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ran技术简介

ipran技术简介


技术 PTN
保护项 RNC/BSC双归
IP RAN
PW业务 LSP路径 RNC/BSC双归 PW业务
L3VPN业务 LSP路径
保护技术 MC-LAG MC-LMSP
VRRP
PW APS
LSP APS
E-VRRP E-APS PW Redundancy ICB PW
VPN FRR
LSP 1:1
收敛时间 50ms
Page 4
分组技术缓解承载压力
SDH 硬管道
VC1
SDH
VC2
VC
VC3
分组弹性管道
Flexible Tunnel
Tun1 Tun2 Tun3
Free Bandwidth
MSTP
二层 静态 点到点连接 通道交换 无复用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TN
二层 静态 点到点连接 包交换 统计复用
Backhaul
EPC
eNB
带宽 LTE单站
超过150M 1G
1
150M+
3.1M 153.6K
1X
EVDO RA LTE
LTE-Advanced
5
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eMBMS业务涌现,
承载网络要支持组播
Page 14
LTE要求承载网具备灵活带宽扩展能力
大带宽
三层
同步
IPv6
组播
空口技术
CDMA2000 1x
X2
eNB
X2
X2
eNB
网络扁平化,引入S1-Flex和X2接口,点到多点业务模型 使用点到点二层技术会产生类N2问题,造成无线与回传网紧耦合
二层组网
三层组网
Page 16
地面时间同步解决方案需重点考虑
大带宽
三层
同步
IPv6
组播
无线标准 GSM
WCDMA TD-SCDMA CDMA2000 WiMax FDD WiMax TDD
PTN与路由器通常均采用“带内网管”的方式进行管 理,管理安全等级相当
Page 12
目录
1 IPRAN技术基本原理 2 LTE承载需求分析 3 LTE承载解决方案 4 国内分组技术应用介绍
Page 13
LTE业务对承载提出更高要求
同步 网络规模增加, GPS部署困难,LTE阶段需重点考虑地面时间
2、什么是分组技术?
答:伴随3G/LTE无线业务需求增大(尤其是数据业务),MSTP带宽有限,需采用基于统计 复用的分组交换技术缓解承载压力,新的分组技术包括PTN和IP RAN。
2G
2G
2G
2G
3、IP RAN和PTN的区别是什么?
3G/LTE 3G/LTE
3G/LTE
3G/LTE
答:IP RAN和PTN的相同点是都支持分组交换,都能满足3G承载要求;不同点在于,PTN是 二层技术,只能支持3G和少量大客户业务,而IP RAN是二、三层都具备的技术,可以承 载3G、LTE、大客户、NGN、IPTV等综合业务。
Mobile Servers
Multicast Deployed
组播技术可有效降低承载成本、带宽消耗,提升传送效率
Page 20
大带宽
三层
同步
IPv6
组播
IP三层组播技术是承载eMBMS业务的最佳选择
组播可选方案优劣分析
方案
方案
三层组播 PIM SSM
优点
简单 易部署
VPLS菊花链 暂无
Daisy Chain
IPRAN技术简介
Page 1
目录
1 IPRAN技术基本原理 2 LTE承载需求分析 3 LTE承载解决方案 4 国内分组技术应用介绍Paຫໍສະໝຸດ e 2小贴士:移动承载一页通
BSC
BSC/EPC
移 动 TDM技术 分组技术
承 MSTP
IP RAN/PTN

1. 什么是移动承载技术(网络)?
答:在本地网范围内,对移动业务(2G、3G、LTE等)进行承载的技术(网络)统称移动 承载技术(网络)。在2G阶段业界普遍采用MSTP承载。
DL:153.6Kbps UL:153.6Kbps
EV-DO Rev.0 DL:2.4Mbps
UL:153.6Kbps
EV-DO Rev.A DL:3.1Mbps UL:1.8Mbps
EV-DO Rev.B
DL:6.2-9.3Mbps UL:3.6-5.4Mbps
LTE-advanced
DL: 1000 Mbps(?)
IP/MPLS
PTN设备:
基于子协议MPLS-TP,二层 转发
MPLS-TP
MPLS子集:
✓MPLS转发 ✓MPLS/PWE3架构 ✓GMPLS/PWE3
控制平面(可选)
根据传送需 求增加的功能
Page 7
IP RAN技术特点一:动态分布式技术
PTN:网管集中控制 •设备无控制层面,不进行拓扑学习, 转发路径由网管人工下发; •保护路径预先配置,网络异常时收敛 速度快。
Mobile Servers
Unicast Scenario
Backhaul Network
MCE/MME/ MBMS GW/BM-SC
Cell
P1
Edge
Users P2 P3
MBSFN分发 Signal Gain
组播SINR=
P1+P2+P3 Pn
信噪比提升=单位Hz的带宽提升
eNodeB eNodeB
可维护性差 GPS失效需要现场硬件更换,无法远程维护
存在安全隐患 战争情况下GPS可能被关掉,从而造成整网的瘫痪
Page 17
LTE制式上要求承载网全面支持IPv6
大带宽
三层
同步
IPv6
组播
LTE国际标准上已要求全面支持IPv6
中国政府要求运营商部署IPv6
2011.02 IPv4
TS 36.414: S1 data transport TS 36.424: X2 data transport
LTE
UL: 500 Mbps(?)
DL:100-280Mbps
UL:34-68Mbps
<5Mbps
3~10Mbps
3~10Mbps
10~50 Mbps
100~300 Mbps
2001-2004 2004-2007 2007-2009 2009-2012 2013-??
LTE阶段对承载带宽能力提升需求更强烈
全球主流运营商承载网标书中明确要求IPv6特性
Page 18
eMBMS创新商业模式
大带宽
三层
同步
IPv6
组播
1
• LTE单播数据
• 互联网、SNS、购物…
2
• Live TV(3频道)
• 24小时标清频道直播
• 晚间VoD推送
3
• 闲置带宽~50G Byte in
8H
• 体育赛事直播
4
• 关键时段充分利用空余资
IP/MPLS
IP/MPLS:(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为路 由器的主要协议
MSTP 静态二层网络
主要应用于2G、大客户专线等 较小颗粒的价值型业务承载
PTN 静态二层网络
静态MPLS(PWE3 )技术,应 用于2G/3G移动回传
路由器
动态二/三层IP网络
主要应用于互联网、固定宽带 业务承载,向综合业务承载演 进
二层组播
mVLAN
简单 易部署
缺点

1、方案复杂,逐跳配置PW、LSP保护;需引入 P2MP简化配置,但支持厂商少 2、配置错误形成环路后有广播风暴风险 1、环路广播风暴风险 2、二层设备必须支持IGMPv3 Snooping,支持厂 商少
2G
3G
LTE
CS
G
IP RAN:设备分布式控制 •设备有控制层面,进行拓扑学习,经
过同步后所有设备的转发表一致;
•网络异常时靠协议收敛,也可预先配
UPE
RS
G
置保护路径。
Page 8
IP RAN技术特点二:天然支持多业务承载
引入三层技术的必要
➢多点业务:固定互联网、三层大客 户专线、IPTV、LTE等。 ➢能否用点到点技术模拟多点需求?

• 广告
5
• 增值业务反向收费
• 分类可订阅不扰民
100% 80% 60% 40% 20% 0%
不同时段基站下行带宽分配
单播数据 多媒体推送 体育赛事 电视直播
✓ 使用10%空口资源开展多种增值业务,增加ARPU
Page 19
eMBMS业务要求承载网端到端支持IP组播
大带宽
三层
同步
IPv6
组播
投资
+
+
+
+
+
+
+
+
+
+
+
+
+
+
+
+
+
+
➢IP RAN:动态建立 非面向连接
•原理:设备启动协议掌握全网拓扑,指导业务转发; •优点:支持点到多点业务模型,适合多业务承载。配置工 作量小;网络自愈能力强。 •缺点:业务路径不可见。维护压力大,设备成本高
Page 10
IP RAN技术特点四:可靠性满足业务要求
P1 Cell Edge Users
P2 P3
单播 广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