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JGJ98—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70—90 《砌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中所采用的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基本性能试验。
三、仪器设备:1、砂浆搅拌机顺时针80±4r/min UJZ—15型2、砂浆稠度仪试杆及试锥总重300g SE—145型3、砂浆分层度仪内径150mm,上节高200mm,下节带底净高100mm4、恒温恒湿全自动设备温度表±0.1℃湿度表±1% HWB—6型5、压力试验机0~100KN 精确度0.25KN0~200KN 精确度0.4KN6、天平0~20Kg 精确度1g四、设计过程:1、砂浆配合比的计算1.1、计算时,所有数值均以干燥状态(是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为准,砂宜选用中砂,含泥量小于5%,以4.75mm筛过筛;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石灰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5mm,所有用料以质量计。
1.2、砂浆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a、计算砂浆配制强度(f m,o)。
(f m,o=f2+0.645σ,精确至0.1MPa)其中,f m,o——砂浆的配制强度,精确至0.1MPa;f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即砂浆设计强度),精确至0.1MPa;按表1选取。
σ——砂浆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
按表2选取。
表1砂浆强度等级M5 M7.5 M10 M15 M20砂浆抗压强度平均5.0 7.0 10.0 15.0 20.0值(MPa)表2砂浆强度等级M5 M7.5 M10 M15 M20施工水平优良 1.00 1.50 2.00 3.00 4.00一般 1.25 1.88 2.50 3.75 5.00较差 1.50 2.25 3.00 4.50 6.00 注:一般施工水平的可按下式计算:f m,o=1.15f2b、按公式(Q c=1000(f m,o+15.09)/3.03f ce)计算出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精确至1kg),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 kg /m3。
其中, Q 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f m,o——砂浆的配制强度,精确至0.1MPa;f ce——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当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值时,按下式计算f ce:f ce=r c* f ce,kf ce,k——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见表3r 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无统计资料取1.0表3水泥强度等级32.5级42.5级52.5级f ce,g值(MPa)32.5 42.5 52.5c、按水泥用量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掺加料用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石灰膏总量取350 kg, 石灰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5mm。
砂浆掺加料用量按下式计算:Q f=350- Q c其中Q f------砂浆掺加料用量(kg)d、确定每立方米砂浆中砂的用量。
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kg),一般为1460 kg /m3。
e、按砂浆稠度选用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
根据砂浆稠度(见表4)要求选用,一般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为270~330 kg,通常情况下,水泥混合砂浆用水量小于水泥砂浆用水量。
表4砌体种类砂浆稠度(mm) 烧结普通砖砌体70~90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砌体60~90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砌体60~80烧结普通砖平拱式过梁空斗墙、筒拱50~70 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加气砼砌块砌体石砌体30~502、试配2.1、试配准备:(1)试配时试验室的温度保持在20±5℃,所用材料提前24h置于试验室中,温度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
(2)根据委托检验单认真填写配合比原始记录,并记录试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看其是否满足要求。
(3)采用机械搅拌,搅拌量取大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搅拌时间应自投料结束算起,不得小于120s。
(4)试配材料的称量:A、用电子天平称取试配料,称量精度:砂为±1%;水、水泥均为±0.5%。
B、称量步骤:a、接通电源,观察电子天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打开电子天平开关,观察其状态是否正常。
b、把盛料器放在电子天平上,然后清零。
c、依据计算出的试配用量,依次称出砂、水泥量,精确至1g,d、用盛水容器称出水的质量,精确至1g。
2.2、拌合步骤:a、用湿布擦搅拌机筒轴及叶片,接通电源。
b、打开立柱上的防护板,放下搅拌系统。
c、启动电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无异常做记录后关机。
d、将称好的砂和灰等倒入搅拌筒内,启动电机和秒表,然后徐徐加水(10秒内完成)。
当时间达到2.5分时停机。
e、右手握上齿轮箱处手柄把搅拌系统提起,左手用小铲清理搅拌叶上的砂浆,然后左手把防护板关上,右手把搅拌系统翻转放于支撑上。
f、用门型钢管架插入底座上钢管内,把搅拌筒翻转90,将砂浆倒于铁盘上,用小铲清净筒内砂浆。
g、如继续使用,把搅拌筒上翻90,与底座牢靠结合。
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如果不再用时,用水将搅拌系统冲洗干净,擦净搅拌机内的砂浆待用。
2.3、砂浆拌合物性能检验:2.3.1、稠度试验步骤如下:(1)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用湿布擦干净,并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然后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2)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左右,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3)打开试锥滑杆的固定螺丝,向下移动滑杆,直至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好接触,拧紧固定螺丝,使齿条侧杆下端刚好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
(4)打开固定螺丝,同时计时,待10秒立即拧紧固定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此值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5)试锥内的砂浆,中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重新取样测定。
(6)稠度值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计算精确至1 mm;如两次之差大于20 mm,另取砂浆搅拌后重新测定。
并作好试验记录。
(7)试验完毕后,清洗试锥和锥筒,干燥后涂防锈油脂一层。
2.3.2、分层度试验步骤如下:a、将砂浆拌合物按稠度试验方法测定稠度A1;同时,润湿分层度筒,经稠度试验测定达到设计要求的砂浆再次拌和均匀后,一次装入分层度筒,待装满后,用木锤在容器周围距离大致相等的四个不同地方轻轻敲击1~2下,如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须随时添加砂浆拌合物,然后刮去多余的砂浆,并用抹刀抹平。
b、净置30min后,去掉上节200mm砂浆,然后取出底层10mm砂浆重新拌和均匀,再按2.3.1稠度试验方法测定砂浆稠度A2。
两次砂浆稠度的差值(A1- A2)即为砂浆的分层度(cm)。
c、做两次分层度,其平均值即为该砂浆的分层度值,如两次之差大于20mm,须重做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d、试验完毕,将分层度仪清洗干净,然后涂一层机油。
3、配合比的调整3.1、和易性的调整:为了满足施工要求,砂浆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易性良好的砂浆不易产生分层、析水现象,能在粗糙的砌筑表面上铺成均匀的薄层,能很好地与底层粘结,便于施工操作和保证工程质量。
砂浆和易性主要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砂浆流动性又叫砂浆稠度,用砂浆稠度仪测定;砂浆稠度的选用,应考虑砌体材料的种类、施工条件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一般可按表4选取。
砂浆保水性是指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以分层度表示,用砂浆分层度仪测定。
通常情况下,分层度小的砂浆,其保水性能较优,其粘结强度也较好,因此,砂浆分层度是砌筑砂浆的必检项目(因为砂浆的粘结强度较抗压强度更为重要),是评定砂浆施工时保水性能是否良好的主要指标,砂浆分层度在10~20mm时保水性好,分层度大于20mm时砂浆易离析,不便于施工;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水泥混合砂浆的分层度一般不会超过20mm。
如砂浆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层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调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确定为砂浆基准配合比。
一般以调整用水量为主:每立方米砂浆的用水量一般在270~330 kg,采用细砂时,其需水量要大一些,可取其上限;采用粗砂时,可取其下限;稠度小于70mm时,用水量可小于下限。
如砂浆稠度过小,可增大用水量,同时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如砂浆稠度过大,可减小用水量;如砂浆分层度过大,说明其保水性差,可增加水泥或掺加料的用量。
3.2、砂浆强度复核:砂浆在砌体中主要作用是传递压力,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影响其强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与底面材料及施工温度有关。
3.2.1、底面材料不同,吸水性也不同,如砌筑砂浆用于吸水性好的底面(如砖、砌块等),其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等级和水泥用量;如砌筑砂浆用于吸水性差的底面(如密实的石块等),其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3.2.2、砂浆强度增长与施工温度有关,在不同施工温度下,砂浆强度增长速度不同,因此,随着季节的不同,砂浆试配强度须作适当调整。
3.2.3、为了验证砂浆强度,以基准配合比为基准,提出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他二个配合比的水泥用量比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10%;在保证稠度、分层度合格的条件下,将用水量、掺加料用量作相应调整。
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分别重复上面1、2的操作,分别测定每一个配合比的稠度和分层度,并分别留置立方体试件(6个/组),待7天、28天做强度试验。
3.4、试件的制作:a、将无底试模放在预先铺有吸水性较好的纸的普通粘土砖上(吸水率不小于10%,含水率不大于20%,砖的使用面要平整),试模内壁事先涂刷薄层机油。
b、向试模内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为防止留下孔洞,再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使砂浆高出试模顶面6~8mm。
c、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时,将高出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
3.5、试件的养护:试件制作后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和长,但不得超过两昼夜。
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水泥混合砂浆放入温度为20±3℃,相对湿度60%~80%的标准养护室中标养,水泥砂浆放入温度为20±3℃,相对湿度90%的标准养护室中标养,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小于10 mm,养护至7天、28天,按2.6做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3.6、抗压强度试验:a、适用于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b、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及时进行试验,试件的承压面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