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学习个人心得
前言:经过这一学期管理学的学习,我最想说的一句话便是:管理学一点都不水!说给曾经的我听,说给一些学长学姐们听。
我在学习管理学的一年时间中从三大方面获得了令我惊喜的收获。
一、知识学习
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从一开始管理职能这个POLC这个观念就牢牢印在我的脑海。
我在社团担任活动组织者的时候,总会回忆起管理学上的理论知识,在活动方案确定的基础上,考虑活动的前期如何决策,分工,中期统筹兼顾各部分的工作,执行时如何发挥艺术领导和激励作用。
每一次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都让我心情愉悦,获益匪浅。
在老师每一次课后,我都会将老师讲过部分书上对应的内容过一遍,在笔记本和脑海中形成自己的框架图,将书上的知识联系到我的现实生活,将其化为自己的知识吸收。
印象很深刻的是陈老师让我们课后写下自己的临终反思,我做完自己的临终反思之后一直寻找它和课本内容的契合点而不得,便发邮件咨询了陈老师和助教姐姐,二位的回复都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助教姐姐重点阐述了此次作业和课本的契合点——决策的思路和过程:陈老师从人生的高度对我进行了引导——在极端的情况下认清自我,坚定自身的信念。
此后每次作业我都百分百投入,因为我相信收获和付出是成正比的,我希望收获很多。
二、良师挚友
老师的管理学是我进入大学以来课堂氛围最贴近我心目中大学的课堂——老师与同学充分互动,课堂的一半是由同学们主宰的。
这让我在课上思维一直是跳动富有生机的。
一方面陈老师让我们学生自己上去展示课本上的知识。
很大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因为我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
另一方面陈老师上课的时候对书上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或原理都会配上陈老师亲身经历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贴切的阐述了书上的知识点。
特别是陈老师对于我们面试管理学院的面后辅导,堪称一绝,完美得应用管理学3种基本思维方式回答了面试官的问题。
这样的授学方式总能激发我的很多思考,让我个人也得到许多成长,可谓良师。
管理学还进行了分组,组员们基本每周都会聚一次,探讨我们的小组作业,这时候大家的思想就会碰撞交流,这更进一步的深化拔高了我在课上学习所得。
此外我们小组同学的关系都不止与课堂,我们还经常交流选课,复习等话题,可谓挚友。
三、综合素质
因为管理学课堂需要同学们上去展示,所以外力和内驱力的共同作用下这一学期我的ppt技术大大提高了,更为关键的是我上台对众演讲也不那么怯场了,这是最为一个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同时我也知道了面对问题如何思考解决,如何将团队合作起来,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事情。
这些我都应用在了现实生活中——社团活动。
此外,我还结识了一帮好朋友,一群在学习上互相促进,生活上互相帮助的真正的朋友。
这个是我大学一年里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