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范围 (1)三、工程概况 (1)四、施工工艺流程 (2)五、技术要求 (3)六、施工要点 (4)七、人员配置 (6)八、材料要求 (7)九、机具设备配置 (8)十、质量控制及检验 (9)十一、安全及环保措施 (10)晋中站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及局部修订条纹(6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 J1154-2011(7)《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8)《太原南站-晋中站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07(9)《晋中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08(10)《晋中站-太谷站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09(11)《接触网高速段硬横跨支柱钻孔桩基础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基础-101-01~12(12)《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构造安装图》图号:叁化(2010)1176 (13)《关于大西客专路基段CPIII 布设要求的函》三设大西指(函)字[ 2012] 61号二、工程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铁十局大西客专第三项目经理部晋中站DK18+243.84- 改DK304+055.63 段内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工程施工。
三、工程概况新建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晋中站工程,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境内与既有线相邻,其右侧既有线分别为货联左线、太中银线、货联右线。
本段路基地段接触网基础有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接触网高速段硬横跨基础及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三种。
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根据接触网支柱容量的不同,分为ZH140(A)、ZH160(B)、YZHJC-2、J15-15 ZM35 锚、ZM55 锚等6 中基础形式,各基础数量如下表。
无砟轨道施工前,接触网立柱未架立时,利用接触网基础设置辅助立柱,安装CPIII控制点。
四、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总流程五、技术要求(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采用C10混凝土。
(2))基础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强度不小于45mm。
(3)、地脚螺栓每根配三个螺母、两个垫圈。
(4)、钻孔灌注桩施工应符合有关规范和工程设计具体要求,施工时应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心组织施工。
(5)、接触网支柱基础钻孔灌注桩定位时,定位以相应的接触网基础位置预留表或接触网基础平面布置图为准。
(6)、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的完成,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
(7)、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8)、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吊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
( 9 )、基础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地脚螺栓和纵向钢筋底部的弯钩应指向基础内部。
(10)、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作业法施工,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避免污染道床。
(11)、在无咋轨道施工前,接触网立柱已经架设,CP皿控制点应设在接触网立柱基础的辅助立柱上,辅助立柱与接触网立柱基础同时浇筑。
(12)、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一侧设置辅助立柱,安装CP皿控制点。
(13)、设置CP皿辅助立柱要求接触网基础加长,应不影响接触网基础的承载能力,不得改变原接触网基础配筋。
CP皿辅助立柱、CP皿辅助立柱基础及接触网原基础应一次施工完成。
六、施工要点( 1)、接触网支柱基础应在路基级配碎石碾压完成后施工,采用洛阳铲开挖,基坑直径为700mm。
ZH160 型基础从基础顶至原地面以下1.2m 深度范围内采用方桩,YZHJC-2 型基础从基础顶至原地面以下1.5m 深度范围内采用方桩,施工时应做适当的人工开挖并加模板,在地脚螺栓定位无误后一次浇筑混凝土。
(2)接触网基础顶的定位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
(3)每个基础均需设接地极,接地极施工参见《通号(2009)93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接地。
在制作基础时,应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大)里程侧面预制2个桥隧型接地端子;在区间,底面以下的接地端子与电缆槽内接地端子连接,另一个接地端子供无砟轨道板及附近金属设施就近接地。
因此要求电缆槽内,对应每个接触网支柱处应设有接地端子;在站内支柱基础地面以下的接地端子接接地扁钢。
(4)地脚螺栓体应工场加工,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定位钢板采用热浸镀锌防腐,采用热浸镀锌时,地脚螺栓、垫圈要求二级镀锌,螺母要求一级镀锌,地脚螺栓的定位尺寸允许误差为+1m m。
螺母和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螺栓相匹配。
(5)钢筋笼的主筋应通长,若需接长时采用焊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在钢筋笼子内侧每隔2m左右设一道架立箍筋。
先安装好地脚螺栓,在焊接钢筋笼最上面的一道架立箍筋。
地脚螺栓的定位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地脚螺栓底部的弯钩应指向基础内部。
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基础顶面外露的地脚螺栓。
(6)、钻孔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应会同工程有关各方对成孔深度等级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钻孔灌注桩基础混凝土采用C25,钢筋保护层不小于45mm。
(7)、地脚螺栓布置具有方向性,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施工,施工进行中及施工完毕时均需不断进行检查和校正。
(8)、顶帽混凝土养护时,注意保护外露的地脚螺栓并用油布或聚乙烯薄膜裹扎等措施进行防护,以避免支柱与拉线安装前损坏螺纹。
(9)、基础施工完毕后,应以沥青混凝土填实基础与路基结合,防止从结合部位渗水,并恢复路基防水坡。
(1 0)、控制点标识应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别和使用。
(11)、CP皿辅助立柱设置在接触网基础的小里程端,避免其与拉线基础干扰(12)、在接触网下锚基础设置CP皿临时基桩前,站前施工单位应与接触网下锚柱补偿坠砣坨位置、开关柱操作机构箱。
七、人员配置(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组建作业队。
(2) 施工人员应结合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图如下附:施工组织机构图铁十局大西客专第三项目部组织机构图八、材料要求(1)、基础埋设在盐渍土地段时,根据盐渍侵蚀类型基础必须使用相应的抗硫酸盐、氯盐混凝土或其它防腐混凝土制作。
(2)、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3)、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极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砂石,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 的规定。
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4)、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 -40mm 连续级配的石料。
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 规定。
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5)、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JGJ 63 规定。
(6)、混凝土中掺用得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 8067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兼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7)、基础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箍筋采用HPB235级。
(8)、焊条应采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9)、地脚螺栓的材质为16Mn钢或35号优质碳素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T 1591、GB/T699 的规定。
螺母和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螺栓相匹配。
(10)、基础中的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均热浸镀锌防腐,锌层附着量不低于350g加,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50um。
地脚螺栓的加工要求见相应的零件图。
(11)、本工序引用的材料标准1、GB175- -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GB1344- -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3、GB/T14684-- - 《建筑用砂》4、GB /T 14685- -- 《建筑用卵石、碎石》5、JGJ 63- - -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6、GB8076- - -《混凝土外加剂》7、GB1499.- -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8、GB 13013- --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9、GB700- - -《碳素结构钢》10、GB/T 699- -- 《优质碳素结构钢》11、GB/T 1591- - -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九、机具设备配置(1)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2)模板配备及准备情况根据工期及进度的要求,模板投入情况如下:模板:根据工期要求,拟投入10套模板。
十、质量控制及检验(1)、钢筋笼应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霓质赣捻验称准(2)、施工中应严格遵守《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接触网支柱施工作业指南》(TZ371-2009 )有关规定,严格工序控制,即使进行中间质量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
(3) 、基础施工误差规定基础施工误差要求卜一、安全及环保措施(1)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安全要求1•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制度。
2. 现场警示标志要明显。
3. 配备专职电工进行电线路的设计与架设;用电要规范,施工现场用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配电箱)4. 施工前应对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5.各机械设备应由专人操作,且持证上岗。
(2)环保要求1.现场无扬尘,运输无遗洒现象,主要施工便道及加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或洒水降尘。
2.按环保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3.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弃渣场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