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9-07-25T15:37:44.9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1期作者:矫桂英
[导读] 乐器是打击乐教学的核心。
在新课改与新观念的冲击下,教师更应将打击乐材料和游戏情境匹配起来。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幼儿园266109
幼儿正值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现如今幼儿园教育涉及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全面,打击乐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很新颖的教学改革方向。
活动中对音乐灵感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分析也都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打击乐教学的方式方法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探索和一点思考:
一、打击乐教学材料选取游戏化
乐器是打击乐教学的核心。
在新课改与新观念的冲击下,教师更应将打击乐材料和游戏情境匹配起来,匹配故事角色、匹配音乐的节奏与音色;同时,尽量选取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更有效地开展打击乐教学活动。
二、营造良好的打击乐活动氛围,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促进幼儿学习的原动力不是老师,而是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幼儿学习的好坏,与老师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学习的材料有较强的内部动力驱使,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
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上课时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学习打击乐,可先让幼儿欣赏、熟悉、感受、理解音乐的内容、性质、风格及乐器结构,让幼儿熟知与了解各种打击乐器并会操作。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班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打击乐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较难开展。
首先,我们在选乐器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
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孩子自由敲打,使其对这些乐器产生兴趣。
其次,在听音乐敲打中学习和练习演奏技能。
小班幼儿记忆、注意、协调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均欠佳,而轮奏则有轮流演奏及等待的要求。
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在打击乐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为中大班幼儿选择的音乐有较多的专门为打击乐的乐曲。
四、摸索打击乐演奏整体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打击乐器演奏整体教学法主要有三种,即“总谱法”“指挥法”“创作法”。
1.总谱法。
(1)图形总谱。
“图形总谱”主要是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现配器的总体布局,设计时可使用几何图形、类比性图形、形象简化图形或通用乐谱符号。
例如: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第一句采用的是这样的符号:。
在这组“类比性”图形中,不但表现了碰铃等乐器音乐的圆润并有较长的延音、铃鼓等乐器的摇奏有令人兴奋的轻微颤动感、木鱼等乐器的音色短促而明亮,而且对节奏型和节奏型中的音色分布情况也有所暗示。
(2)动作总谱。
“动作总谱”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配器的总体布局,设计时可使用身体节奏动作、模仿动作、舞蹈动作甚至滑稽动作。
例如:乐曲“小红帽”中我们用拍手来表示铃鼓、沙球,拍头表示碰铃,拍肩表示木鱼。
同时也不要拘泥于乐谱含义与动作方式严格的一一对应。
如果设计太复杂,也就失去其作为简易工具的作用了。
(3)语音总谱。
“语音总谱”主要用语音表现配器的布局。
所用的语音可以是有意义的词或句子,也可以是象声词或无意义的音节。
如将《土耳其进行曲》的第一句写成语音总谱:叮——叮—— 啦啦啦啦啦啦梆梆梆……
2.指挥法。
“指挥法”是打击乐器演奏整体教学法中的核心。
教幼儿学习看指挥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必须按规定的节奏来指挥,而决不能只是划拍子。
(2)教师本身的指挥动作必须明确、准确并具有热情。
(3)从小班开始就必须坚持培养幼儿良好的看指挥的习惯。
(4)教幼儿学习分声部看指挥时,教师可以用身体动作指挥或乐器演奏的模仿动作指挥以及语言提示,逐步过渡到用手势指挥和眼神提示。
(5)教师指挥时应注意在声部转换之前提前将自己的头部和目光转向下一个将要演奏的声部。
(6)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迅速、正确地对教师的指挥手势做出反应的能力和即兴看指挥演奏乐器的能力。
3.创造法。
“创造法”是打击乐器演奏整体教学法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法,它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制定音乐作品的配器方案和参加编制变通总谱的过程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音响结构。
在“创作法”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必须建立在以下基础上:(1)一定的演奏技能;(2)一定的节奏语汇,对各种乐器音色一定的了解;(3)运用乐器演奏进行想象、联想和表达音乐的能力;(4)一定的运用乐器进行表达的经验。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总谱法”“指挥法”“创作法”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常常是互相交织、穿插在一起综合使用的。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打击乐器演奏效果。
五、打击乐活动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1.促进了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中,幼儿运用了已有的听音乐拍手的技能。
在一拍一下敲打乐器的同时,巩固了对均匀节奏的掌握及其他时值的学习,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发展了幼儿的类比思维,完整地认识了乐曲结构,音乐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促进了幼儿非音乐能力的发展。
(1)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消极情感的疏导。
幼儿期是低级情感向高级情感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2)有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节奏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
(3)有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节奏活动的教育价值,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从而推动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