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
(2)列项的标识
① 不带标识的列项 ② 带有标识的列项 有标识列项进一步细分为有标识的列项。示例: 标准中使用的量和单位: » a)小数点符号为“.”; » b)标准应只使用: 1)GB 3101、GB 3102各部分中所给出的单位; 2)在GB 3101中给出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我国 法定计量单位,如分(min)、小时(h)、天(d)、度 (°)、分(′)、秒(″)、升(L)、吨(t)、电子伏(Ev) 和原子质量单位(u); » …………
三、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
(1)适用性的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在标准中需要规定产品的相关特性 ,如外形尺寸的、机械的、物理的、力学的、声学的、热学 的、电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人类工效学的等等特性的 技术要求。 例如:化学试剂—氯化钠标准的技术要求: » 只包含相关的化学组分,如纯度、杂质最高含量等; » 不可能涉及外形尺寸、机械的、力学的……等技术要求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
2.章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或部分中划分出的第一 层次。 章的编号应从“范围”一章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编写,编 号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 每一章都应有标题。
3.条
条是对章的细分。凡是章以下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条” 。 条可分到第五层次 。 条的编号 条的标题
三、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
例如:家用电冰箱的技术要求可以包括: » ——外形尺寸的:应保证能通过普通房门,否则家用电冰箱进 不了“家”; » ——热学的:应有具体的制冷和散热效率; » ——声学的:噪声指标不能太大,否则太吵人; » ——电学的:电源要求应符合当地的市电,绝缘及对地漏电流 要求应保证安全; » ——化学的:塑料件的稳定性要好,挥发物的毒性最好没有; » ——力学的:箱门与箱体连接用的绞链要经受住门上贮物的重 量,开启与关闭要轻松省力; » ——人类工效学的:要考虑门的开启方向及握把的形状和安装 位置让使用方便,不别扭; » ——生物学的:要考虑保鲜和抑制细菌滋生。
一、标准化基础知识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三、标准内容的确定
三、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
(一)标准内容的确定原则
在确定了需要标准化的对象之后,需要解决三个问 题:
1
对该对象的哪些内容 进行标准化
2 3
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 标准化
哪些内容可以标准化
三、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
规范性技术要素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要求 …… 规范性附录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
(二)标准的层次
名 章 条 条 段 列项 附录 称 英 文 编号示例 9999.1 3 3.1 3.1.1 [无编号] a) A 部分 part clause subclause subclause paragraph lists annex
2011-112011-11-12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6
强制/推荐/ 强制/推荐/指导性
强制有全文和条文之分 推荐被强制引用时为强制,自我声明采用的推荐性标 准(标签上),认证用的标准 指导性技术文件:
不能通过被引用使其具有强制性; 三年后
特殊—— 特殊——指导性技术文件 ——指导性技术文件
基本定义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
1.部分
部分是一项标准被分别起草、批准发布的系列文件 之一。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顺序号,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项标准。 部分的编号
GB/T ×××××.1—×××× GB/T ×××××.2—×××× GB/T ×××××.3—××××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 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 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 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 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 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 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 文件。 文件。
本和用户获得经济效益的焦点,也就是寻找平衡点的问 本和用户获得经济效益的焦点, 题,达到双赢); 达到双赢)
3.标准的划分 3.标准的划分
按标准的层级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按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按标准的属性 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按标准的对象 基础标准 安全标准 卫生标准 环保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管理标准 其它标准
公安
特殊—— 特殊——指导性技术文件 ——指导性技术文件
特点
(1)是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以《ISO/IEC导则 笫1部分: 技术工作程序》为依据; (2)(技术尚不成熟或意见暂无法统一)提供指南或 信息,不能作为“要求”;
范围:“规定了”->“提供了”或“给出了”; 推荐性语气,如“宜”、“不宜”
(3)每3年必须复审; (4)编写规则可参照GB/T1.1。
一、标准化基础知识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三、标准内容的确定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
(一)标准的结构
1.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
规范性要素: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 要素。 资料性要素: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 附加信息的要素。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
2011-112011-11-12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8
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性技术文件
当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GB、GB/T满足不了:
① 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 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 准; ② 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 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 告的项目。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
封面 名称 前言 范围 除四个必备要素 外的所有其他要素
必备要素 标准的要素 资料性要素
资料性概述要素 封面 目次 前言 引言 资料性补充要素 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可选要素
规范性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 名称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标准时应严格遵守 遵守、执行相关的法律、法 遵守 规 标准支撑 支撑法律法规(如:有毒的本意是过量, 支撑 量是由标准判断的)
标准偏向于技术细节,可随技术发展进行调整, 而法律、法规相对稳定。
4.标准与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4.标准与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程 标准与法律
标准、法规、技术规范、规程都是规范性文件 法规: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 术要求的文件 规程: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 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结构 ——
3.根据要素的状态来划分
(1)必备要素:在标准中必须存在的要素。标准中的 必备要素有:封面、前言、名称、范围。 (2)可选要素:在标准中不是必须存在的要素,其存 在与否视标准条款的具体需求而定。标准中除了 “封面、前言、名称、范围”这四个要素之外,其 他要素都是可选要素。
5.标准化与管理工作 5.标准化与管理工作
1)标准化使管理经验规范化、科学化 ISO 9000的原则理论早已有之,只是形成标准化后才被 广泛使用 2)标准的权威性使管理更加容易 用标准明确谁做、做什么、怎么做,管理者只处理例外 事务。乐队指挥的权威性是使队员按照乐章演奏 饭店分级标准 3)标准把各环节有机连接起来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
4.段
段是对章或条的细分。段没有编号,这是区别段与 条的明显标志。 在标准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悬置段” 。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
5.列项
列项是“段”中的一个子层次,它可以在章或条中的任意 段里出现。
三、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标准内容的确定——确定原则 ——
(2) 相互理解的目的
需要: » ——列入有关分类和命名的内容; » ——对标准中用到的术语下定义; » ——对标准中的符号和标志予以解释; » ——对标准中规定的每项技术要求确定统一的抽样(或 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 共同效益为目的。
2.标准有什么用 2.标准有什么用
一般 防止混乱、避免重复、高效益、方便专业化社会化生 产、发展新技术、满足贸易需求(减少障碍) 法律 保护环境、人体健康、安全、防止欺诈等 经济
(垄断性技术标准可带来垄断利益,DVD) (微观:指标高成本就高,标准上的指标一般是生产成 微观:指标高成本就高, 微观
(1)列项的引出形式
使用一个句子
» 下列各类仪器不需要开关: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功耗不超过10 W的仪器; ——在任何故障条件下使用2 min,测得功耗不超过50W的 仪器; ——用于连续运转的仪器。
使用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该句子由列项中的各项来完成。
» 仪器中的振动可能产生于: 转动部件的不平衡; 机座的轻微变形; 滚动轴承; 气动负载。
二、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标准的结构与层次——标准的层次 ——
有标识列项进一步细分为无标识的列项。示例: 可按下列两种方式对一项标准的要素分类: » a)由要素的规范性或资料性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标准中 的位置来划分,可分为: ——资料性概述要素; ——规范性一般和技术要素; ——资料性补充要素; » b)由要素的必备的或可选的状态来划分,可分为: ——必备要素; ——可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