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航运中心项目环境管理策划书编制: _审核: _审批: _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工程项目部二零一六年三月《项目环境管理策划书》审批表目录1 项目概述 (5)1.1 基本概况 (5)1.2 工程难点 (5)1.3 工程重点及措施 (6)2、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定位、特点、难点分析 (6)3、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控制目标 (7)3.1 工程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目标 (7)3.2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目标分解 (8)4、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组织结构 (9)4.1环境管理领导小组、主要工作内容。
(9)4.1.1项目经理环境管理职责: (10)4.1.2环境主管环境管理职责: (10)4.1.3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人的环境管理职责: (10)4.1.4物资采购、保管方面环境管理人职责: (11)4.1.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环境管理人职责: (11)4.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图 (11)4.3环境管理专(兼)职人员 (12)5、环境管理制度清单 (12)5.1 管理制度清单 (13)5.2 人员培训与教育计划 (13)5.3 环境管理检查制度 (14)5.4环境管理交底和环境因素告知制度; (14)6、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措施 (14)6.1项目环境管理主要技术措施 (14)6.2 项目重要环境因素识别 (16)6.3 施工区环境管理主要措施 (17)6.3.1施工区环境管理主要技术措施 (17)6.3.2施工区重要环境因素识别 (20)6.3.3 绿化措施 (22)6.3.4 节能环保措施 (22)6.3.5 污水排放措施 (23)6.3.6 施工扬尘措施 (23)6.3.7 施工噪声措施 (24)6.4 办公区环境管理主要措施 (25)6.5土方工程环境管理主要措施 (25)6.6 主体工程环境管理主要措施 (26)6.7 装饰工程环境管理主要措施 (27)7、应急预案 (27)7.1 应急小组人员组成与分工 (27)7.2 应急预案的演练计划 (28)7.3 应急预案的实施计划 (29)7.4 危机公关的团队组成与分工 (28)8、相关奖罚 (28)1 项目概述1.1 基本概况工程名称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工程建设地点汉口沿江大道民权路与民生路交汇处建设规模1#主塔楼65层,高约330m,2#裙楼高约27.9m。
设4层地下室;5#、6#楼高约163.5m;7#楼高约59.25m;8#楼高约21.9m;建设单位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实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基坑设计单位:上海现代集团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结构建筑: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武汉鸿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功能服务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高档居住1.2 工程难点序号特点项目内容1 高塔楼该工程最高达330m,在汉口长江边属在建最高建筑物。
超高层主楼1.3 工程重点及措施2、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定位、特点、难点分析3、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控制目标3.1 工程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目标4、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组织结构4.1环境管理领导小组、主要工作内容。
4.1.1项目经理环境管理职责:a.全面负责项目部环境管理工作。
b.负责项目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c.负责项目部环境评审工作。
d.审定环境管理策划、环境因素控制计划,并指定人执行。
e.审批环境管理方面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f.负责环境因素的持续改进工作。
4.1.2环境主管环境管理职责:a.具体负责项目部日常环境管理日常情况。
b.负责项目部环境因素调查工作,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c.对项目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上报项目经理。
d.建立环境因素台帐。
e.提出重大环境因素控制计划。
f.负责现场环境管理方面日常检查工作。
g.提出环境管理方面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h.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环境管理方面法律、法规、条件等,提高项目部全员环境保护意识。
i.负责环境管理方面的宣传工作。
4.1.3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人的环境管理职责:a.按照项目部制定的环境管理策划、计划,落实职责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并对专业分包、指定分包、劳务分包负责人进行环境管理方面的规定、标准的详细交底。
b.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因素,及时向环境主管汇报,协助环境主管进行识别。
c.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控制提出积极建议。
d.安排、落实、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控制工作。
e.提出用于环境管理方面的物资需求计划。
f.编制生产过程中环境因素控制措施和方法。
4.1.4物资采购、保管方面环境管理人职责:a.严把物资采购及物资进场验收关,不得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影响的产品。
b.负责有害、有毒等可能污染环境的化学品的采购保管、发放、废弃工作。
c.负责现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工作。
4.1.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环境管理人职责:a.负责对化学品、易燃易爆品使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防止因使用不当造成环境危害。
b.配合环境主管对作业环境、生活环境、办公环境进行检查识别,评价现场环境因素。
c.负责污染源及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作业场所的安全防护工作。
d.按照安全操作规范对危险作业进行监督、检查,杜绝违章,防止违章操作对环境带来危害。
4.1.6现场、生活环境管理人职责:a.负责现场生产及生活环境污水排放工作。
b.收集废复写纸、墨盒、色带、磁盘、日光灯、废电池等办公生活用废弃品,并送总公司处理。
c.定期检查食堂、厕所、浴室、办公、生活区、现场卫生环境并做出评价。
d.专项检查现场粉尘排放,噪声排放,食堂油烟排放,空调氟里昂泄露等污染环境因素。
4.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图4.3环境管理专(兼)职人员环境管理专职人员部门职务张通渠安全部安全总监蒲通文安全部安全员金波安全部安全员孙学涛工程部安全员程源东旭劳务分包安全员魏自立安程劳务分包安全员5、环境管理制度清单5.2 人员培训与教育计划5.3 环境管理检查制度检查的形式1、不定期检查:安全部将不定期对某一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检查2、定期检查:每周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工作的流程1、检查人员将检查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请责任人进行签字或口头确认;2、检查人员可以组织其它部门领导一起参与检查。
3、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当面指正并协助责任人进行限期改正;4、将检查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日常工作检查通报》,并在公示栏张贴。
关于工作不力的要限期整改(明确整改时间,以备复查);5、《日常工作检查通报》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检查结果处理等各项内容。
5.4环境管理交底和环境因素告知制度;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责任工程师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环境因素、环境技术措施对施工班组长和操作工人进行详细交底,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环境管理员负责监督实施。
6、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措施6.1项目环境管理主要技术措施6.2 项目重要环境因素识别6.3 施工区环境管理主要措施6.3.1施工区环境管理主要技术措施1、扬尘控制措施土方施工阶段:(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特别是沿江大道。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采取密封布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2)现场道路浇筑混凝土硬化,一方面便于场内交通的顺畅,另一方面覆盖了裸露的地面,防止人行或车辆行驶等产生灰尘。
(3)场内回填土区及时覆盖绿色密目网,防止尘土飞扬。
(4)施工现场4#大门和5#门出口设置洗车槽、三级沉淀池。
沉淀池定期请人清理。
车辆冲洗有专人监控,实行动态检查。
结构施工阶段:(1)随主体结构施工进度,主体结构外架设置全封闭阻燃密目安全网及踢脚板等防护措施,防止楼层内粉尘撒到外面,1#楼外架采用整体提升式架体,其封闭式的爬架体系可有效的防止扬尘扩散。
(2)楼层清扫时,洒水降尘,垃圾袋装集中通过风井道井道垂直运输。
(3)每日下班前清扫木工房锯末并装袋存放。
(4)切割的防尘措施:齿锯切割木材时,在封闭木工房内进行,使锯末在内部沉淀后回收。
安装装饰装修阶段:(1)袋装水泥、腻子粉、石膏粉等袋装粉质原材料,在现场设置密闭库房,下车、入库时轻拿轻放,避免扬尘。
(2)禁止使用砂、碎石等原材进行现场搅拌,现场砂浆全部采用预拌砂浆,避免起风扬尘。
(3)石材、釉面砖、砌块砖等现场切割采用湿作业集中加工。
2、噪音与震动控制(1)本工程采用BX300焊机、UNT-100闪光对焊机、ZN50插入式振动器等低噪音设备,场内并对车辆采用安装排气消声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分的方法降低噪声。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2)土方工程采用水力冲挖新工艺与机械开挖相结合的开挖方式,机械开挖土方40万m3,水力冲挖土方量20万m3,减少机械开挖造成的噪音污染。
(3)内撑梁地下负四层至负二层采用静爆法,地下负一层采用水钻切割技术,尽量减少啄木鸟及风镐使用,减少噪音的产生。
(4)优化场区布置,将噪声源放置于核心筒内或地下室内;场区放置2个警示标牌,禁止车辆鸣笛。
(5)机械开挖主要集中在沿江达大道,远离居民区的黄陂街、民生路16#老居民楼、民权路长航大厦办公区采用水力冲挖,尽量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将产生大量噪声的工序(桩头破除、混凝土浇筑、材料切割、电焊)尽量放置在白天进行。
(7)现场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石材加工棚、安装管道、支架加工棚、风管预制车间等全部采用双层木制板进行防护,减小噪音扩散。
(8)结构施工期间,混凝土泵车设置隔音棚,减少噪音污染。
现场混凝土浇筑一般选择在白天,振捣设备为ZN50插入式振动器,性能良好,低噪音。
(9)装饰材料、机电管道切割等产生噪声工序均在封闭房间内进行。
(10)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防噪扰民的自觉意识;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时间,使产生噪声大的工序尽量在白天进行。
(11)本工程附近有居民居住,故对其实施动态监测,早、中、晚各测量一次,噪声控制应符合噪声限值的要求。
(12)在居民密集区进行有噪声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可能安排在白天进行,晚22时至凌晨6时不得作业。
特殊情况需连续(夜间)施工,如砼浇筑时,必须经过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在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并采取降噪措施。
通知小区居民施工需要对居民夜间休息造成影响表示歉意,并且把夜间施工许可证张贴到让居民看得到的地方。
(13)施工场区内四周全部设置4m高的全封闭宣传围挡墙,尽量较少场内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光污染控制(1)夜间照明光线控制:工地周围及塔吊上设置大型罩式灯,随工地的进度及时调整罩灯的角度,保证强光线不射出工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