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OS™用户配置指导手册WEB配置目录第一章Web配置指导 (3)1.1 进入Web管理 (3)1.2 Web管理设置 (4)1.3 各个菜单项说明 (6)1.3.1 快速配置 (6)1.3.1.1 快速配置 (6)1.3.2 接口设置 (11)1.3.2.1 LAN口设置 (11)1.3.2.2 WAN口设置 (13)1.3.2.3 公网模式配置 (14)1.3.2.4 端口监控 (14)1.3.2.5 WAN口线路检测 (15)1.3.2.6 电信网通线路选择 (16)1.3.3 网络安全 (17)1.3.3.1 防火墙设置 (17)1.3.3.2 病毒防御 (19)1.3.3.3 防攻击 (20)1.3.3.4 Telnet/Web访问保证 (22)1.3.3.5 WEB端口配置 (22)1.3.4 ARP安全 (23)1.3.4.1 免费ARP设置 (23)1.3.4.2 可信任ARP设置 (24)1.3.4.3 ARP表 (24)1.3.4.4 ARP欺骗嫌疑主机设置 (27)1.3.5 网络选项 (27)1.3.5.1 DNS设置 (27)1.3.5.2 路由设置 (28)1.3.5.3 负载均衡 (29)1.3.5.4 NAT参数设置 (30)1.3.5.5 域名过滤 (31)1.3.5.6 端口映射 (32)1.3.5.7 时间段设置 (34)1.3.6 带宽控制 (35)1.3.6.1 帮助指南 (35)1.3.6.2 WAN口线路限速 (36)1.3.6.3 游戏识别列表 (42)1.3.6.4 p2p阻断设置 (43)1.3.6.5 流量统计 (45)1.3.7 DHCP服务 (47)1.3.7.1 配置DHCP服务器 (47)1.3.7.2 配置静态IP绑定 (48)1.3.7.3 DHCP服务-查看状态 (49)1.3.8 系统设置 (49)1.3.8.1 系统日期设置 (49)1.3.8.2 恢复出厂设置 (50)1.3.8.3 重启路由器 (50)1.3.8.4 日志服务 (51)1.3.8.5 系统口令设置 (51)1.3.9 系统状态 (52)1.3.9.1 NAT会话数 (52)1.3.9.2 系统信息 (53)1.3.9.3 接口信息 (53)1.3.9.4 日志信息 (54)1.3.9.5 导入导出配置 (54)1.3.10 联动配置 (56)1.3.10.1 联动交换机配置V1版本 (56)1.3.10.2 联动交换机配置V2版本 (58)1.3.10.3 配置联动的交换机 (60)1.3.10.4 安全地址绑定 (75)1.3.10.5 操作重要提示 (76)1.3.11 系统升级 (77)1.3.11.1 HTTP本地升级 (77)1.3.11.2 HTTP远程升级 (78)1.3.11.3 版本主要新功能说明 (82)第一章 Web配置指导本章节说明使用Web管理界面的方法,您可以使用这个Web管理界面来管理您的路由器的常用功能。
说明:本章中所描述的功能特性规格可能随产品的升级而发生改变。
如有出入请以随机附带的CD-ROM上的相应文档为准。
1.1 进入Web管理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路由器LAN口或WAN口的IP地址,您的PC的IP地址必须与路由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
复位或初始情况下,在浏览器中输入默认地址:http://192.168.1.1。
系统初始页面如下:初始页面点击“进入WEB管理平台”或“进入监控页面”后,浏览器可能会弹出安全警告对话框,这是路由器上WEB页面的脚本执行引起的,是没有任何危害的,请放心点击按钮“是(Y)”,否则WEB页面无法正常打开。
安全警告,请点击“是(Y)”点击“进入WEB管理平台”或“进入监控页面”后,都会弹出系统登录对话框,请在此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其中用户名是可选的,但密码是必须的。
默认情况下,WEB管理平台和监控页面用户名都为admin,密码都为admin。
登录验证对话框注意:要使用web管理,还必须确认路由器的flash上存在web页面文件(后缀名为htm和js),否则也不会出现下面的管理页面,这些文件缺省已经安装在路由器上,如果没有安装,请按说明书中提到的升级文件的方式安装这些文件。
点击“进入监控页面”后可以查看当前系统的一些监控信息。
点击“进入WED管理平台”后就可以进入Web管理界面了。
1.2 Web管理设置路由器监控页面可以对CPU利用率情况、内存利用率情况、接口流量情况和IP地址流量情况进行监控。
在首页点击“进入监控页面”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监控页面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
进入后,页面如下图所示:监控页面WEB管理平台主页面如图下图所示:WEB管理平台主页面页面主框架显示了一些系统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软件版本、硬件版本和运行时间。
点击左侧菜单栏可进行相应的设置,设置的内容包括快速配置、接口设置、网络安全、ARP安全、DHCP服务、网络选项、带宽控制、系统设置、系统状态、联动配置和系统升级。
1.3 各个菜单项说明1.3.1 快速配置1.3.1.1 快速配置通过菜单“快速配置/快速配置”使用该功能。
为了简化您的配置工作,我们建议您使用NBR针对网吧应用特别提供的配置向导对路由器常用的功能参数进行设置。
以下是配置向导主要的界面:设置向导首页首页提供了配置向导的说明。
点击“下一步”进入LAN口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设置LAN口输入LAN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单击“下一步”进行WAN口的设置。
注意:如果您修改了LAN口的IP地址,配置向导完成后,您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新的IP地址才能重新访问WEB配置系统。
选择WAN0线路类型WAN口的线路类型分为三种:静态IP、动态IP和PPPoE。
根据您的第一WAN口的线路类型,选择其中一种,单击“下一步”进行第一WAN 口的具体设置。
如果您选择的是“静态IP”,将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设置页面:设置静态IP在页面中输入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带宽(网络运营商分配的实际带宽)后,单击“下一步”就会出现第一WAN口设置完成页面,如下图所示:WAN0静态IP设置完毕在“选择WAN0线路类型”页面中,如果您选择的线路类型是“动态IP”,单击“下一步”则会直接出现第一WAN口设置完成页面,如下图所示:WAN0动态IP设置完毕在“选择WAN0线路类型”页面中,如果您选择的线路类型是“PPPoE”,单击“下一步”则会出现PPPoE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设置虚拟拨号ADSL虚拟拨号需要您输入用户名、密码和带宽。
其中带宽值范围为1-10000000Kbits。
如果带宽是10Mbits,则需要输入10000,表示10000Kbits。
设置完毕后单击“下一步”出现WAN0设置完毕页面,如下图所示:WAN0 PPPoE设置完毕WAN0设置完毕后,如果您需要继续配置WAN1,则单击“下一步”,如果需要结束配置,则单击“完成”。
单击“完成”后,您的所有配置将会生效。
注意:如果您更改了LAN口IP地址,需要重新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新的IP地址才能访问Web配置系统。
如果要继续配置第二个WAN口(WAN1),操作步骤和配置第一WAN 口相同。
第二WAN口配置完毕后,预览页面会显示出您的所有配置,如下图所示:双WAN口配置完毕两个WAN口都配置完毕后,单击“完成”,所有配置将会生效。
注意:如果您更改了LAN口IP地址,需要重新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新的IP地址才能访问Web配置系统。
1.3.2 接口设置“接口设置”包括LAN口配置、WAN口配置、公网模式配置、端口监控、WAN口线路检测、和电信网通线路设置六个部分。
根据设备的不同,以上菜单项会动态显示。
如果您的设备只有一个WAN口,则“接口设置”不会显示“WAN口线路检测”和“电信网通线路设置”子菜单。
1.3.2.1 LAN口设置通过菜单项“接口设置/LAN口配置”使用该功能。
LAN口设置LAN口设置页面如上图所示。
其配置同配置向导中的“LAN口配置”。
1.3.2.2 WAN口设置通过菜单项“接口设置/WAN口配置”使用该功能。
WAN口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WAN口设置步骤如下:选择要进行设置的WAN口。
WAN0代表第一个WAN口,WAN1代表第二个WAN口。
选择要设置的WAN口线路类型。
线路类型有静态IP、动态IP、PPPoE线路三种。
根据线路类型,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WAN口设置-静态IP静态IP线路设置:其中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带宽是必填的,其他内容是可选的。
PPPoE线路设置:默认情况下只显示用户名和密码设置内容,其他内容采用默认设置。
点击“高级设置”可进行PPPoE高级功能的具体设置。
注意:由于pppoe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配置不同的mtu值,否则就不能正常的上网,您可以通过修改mtu的值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常mtu是采用默认的1488。
WAN口动态IP配置:其配置方式同“配置向导”中的“动态IP配置”。
WAN口设置-PPPoE1.3.2.3 LAN / WAN口转换通过菜单项“接口设置/LAN / WAN口转换”使用该功能。
(注:该功能为NBR12000G特有)可以将LAN1~LAN3的口转换为对应的WAN口,具体的转换对应关系见下图,LAN0不可转换。
选择要进行转换的的LAN口,用单选框来进行对当前接口状态的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
LAN/WAN切换配置注意:在进行完上述操作后,并不能立即使其生效,需要重启设备后,该接口对应的关系才会转变。
另外,在转换并重启之后,所有与该接口之前状态相关的配置都会自动对应删除。
1.3.2.4 公网模式配置通过菜单项“接口设置/公网模式配置”使用该功能。
该功能允许用户从NAT模式一键切换到公网模式,并自动配置好相关命令。
说明:公网模式会删除NAT模式下的相关命令。
进入公网模式后,若需要再恢复到NAT模式,需要重新进入“快速配置”中,利用配置向导进行配置。
注意:如果您在NAT模式下能正常上网,切换到公网模式后就可能不能正常上网。
1.3.2.5 端口监控通过菜单项“接口设置/端口监控”使用该功能。
设置页面如图所示。
端口监控设置一个监控端口可以同时监控多个被监控端口,但是监控端口和被监控端口不能设为同一个端口。
端口监控模式包含监控所有数据、监控接收的数据、监控发送的数据三种。
添加端口监控:选择监控的端口和监控模式后,单击“添加”按钮。
删除端口监控:在端口监控表中选中要删除的记录,然后点击“删除”按钮。
注意:只有具备多个LAN口的设备才具有端口监控功能。
1.3.2.6 WAN口线路检测通过菜单项“接口设置/WAN口线路检测”使用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