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方案内容与相关要求

井巷揭煤防突专项设计方案内容与相关要求

井巷揭煤防突设计编报内容一、说明<一)概述。

简述井巷工程用途,施工标高、方位、范围,巷道断面形状、尺寸、支护方式。

迎头位置及测点控制。

周边开采关系<包括煤柱、采空、地面钻孔)及采掘活动。

施工队伍情况。

煤<岩)层倾向、倾角、厚度,所揭煤层顶底板岩性、结构,邻近煤层。

简述区域地质情况<水文地质),巷道前方影响到揭煤范围内的构造及控制程度。

构造单元内及相邻区域煤层瓦斯含量、涌出量、突出指标参数<实测的最大瓦斯压力),历史上突出发生点及基本情况。

预计揭煤处的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

初步评价揭煤区域的突出危险性程度。

巷道掘进供风<局扇、风筒、风量)情况,局部通风系统,揭煤回风影响到的相关区域。

地质说明书。

<二)揭煤工序安排。

简述揭煤防突工序及每道工序的施工组织安排,附防突工序流程图。

二、前探钻孔<一)明确前探孔数量、控制范围和取芯钻孔的孔号,实施时距待揭煤层的法距。

<二)附:钻孔施工钻孔编号、孔径、施工方位、俯角或仰角,预计见煤深度、止煤深度、终孔深度等参数表。

<三)要求:1.前探钻孔控制范围、测斜取芯等内容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2.前探钻孔施工后必须提交的资料:钻孔开孔位置、见煤深、止煤深、孔长、取芯钻孔岩<煤)芯的采取率,以及施工过程有无喷孔、顶钻等异常现象。

三、测压<取样)明确:测压孔数量不得少于3个<具备条件的,哪些前探钻孔兼作测压孔);开孔位置<距待揭煤层的最小法距),选择岩层完整的地方开孔;施工方位、俯角或仰角、终孔深度、终孔点控制范围;哪些孔取样,以及所取煤样测定的内容。

简述测压方法、封孔工艺。

要求:1.测压钻孔必须穿透全煤,一次不能穿透的,必须进入煤层不少于3m。

封孔深度应大于10m。

2.取样时应测定△P、f值及a、b吸附常数值等,并必须计算待揭煤层的瓦斯含量W。

3.瓦斯压力(P>必须测准。

测压孔若出水,必须根据水文地质情况,采取技术手段区分水压和瓦斯压力。

4.加强瓦斯压力观察,设立台帐,绘制压力变化曲线。

四、区域性突出危险性预测明确:揭煤地点的突出区划情况。

区划属突出危险区直接确定揭煤区域为突出危险区;属突出煤层无突出危险区揭煤或非突出煤层首揭的必须在距揭煤层最小法距10m前进行预测,预测同时采用实测瓦斯压力P和瓦斯含量W,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视为突出危险区:1.瓦斯压力P≥0.74MPa;2.瓦斯含量W≥8m3/t;3.前探、预测等各类钻孔施工过程中有吸钻、顶钻、喷孔等动力现象。

要求:必须对揭煤区域测压,并测定揭煤区域瓦斯含量,仔细观察前探预测等各类钻孔施工过程有无瓦斯动力现象情况。

五、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一)简述区域性防突措施实施位置<距煤层的最小法距7m 以外);措施设计方案,如预抽钻孔技术要求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等。

<二)钻孔控制范围,孔底间距,布孔方式。

列表:钻孔编号、孔径、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

附图:钻孔布置<平、剖、断面)示意图。

<三)措施孔要求。

1.控制范围符合《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三)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前”第3款要求,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均匀布置,预抽钻孔的孔数、孔底间距等应当根据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确定,预抽钻孔应一次穿透全煤并进入岩石0.5m以上。

2.所有钻孔必须进行抽采,明确如何保持揭煤期间拦截抽采。

3.设计中可选取部分措施孔采用水力冲孔、深孔松动爆破<仅适用于井筒揭煤)等增透,并配合抽采,以提高抽采效果。

但必须说明具体实施办法。

六、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在采取区域性防突措施位置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必须明确效检孔孔数,如何布置等。

施工参数列表:钻孔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控制范围。

要求:效果检验孔布置必须符合《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三)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前”第6款要求,且效检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预抽区域内煤层瓦斯预抽率η≥45%;2.残余瓦斯压力P C<0.74MPa;3.残余瓦斯含量W C<8m3/t;4.效检时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

效果检验无效时,必须明确补充措施的具体内容,再次效检的指标,直至效检合格。

七、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可以一孔两用。

必须明确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位置<距待揭煤层最小法距5m前)及区域验证施工孔数、控制范围、验证<预测)合格必须达到的条件。

要求:1.说明钻孔如何布置,并列表:钻孔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控制范围等。

2.检验指标是:采取综合指标法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及验证<预测)钻孔有无瓦斯异常情况。

3.钻孔布置符合《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四)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5m前”第2款要求。

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无突出危险可进尺至远距离爆破位置。

八、工作面防突措施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必须明确工作面防突措施的具体内容<钻孔控制范围、孔数、孔底间距、布孔方式等)。

列表:钻孔编号、孔径、施工方位、倾角或仰角、见煤和止煤深、终孔深度等。

附图:钻孔布置<平、剖、断面)示意图。

要求:工作面防突措施必须采取抽采措施。

九、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明确:措施孔全部达到设计施工要求,且控制范围内煤体瓦斯抽采率η≥45%后,再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2)值进行效果检验。

要说明效检孔孔数、控制范围及施工参数,并附施工参数表。

要求:1.效检合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工作面施工至远距离爆破揭煤位置必须再采用S和K1<Δh2)进行验证。

远距离揭煤范围内采取钻屑指标法或复合指标法进行循环效检<验证)。

2.必须明确每次效检不合格后必须采取的具体措施<如钻孔数量、控制范围、孔底间距等)。

十、安全岩柱距待揭煤层最小法距5~2m范围内,必须明确采用何种手段边探边掘,说明具体措施,以保证远距离爆破前工作面到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2m<如果是松软、破碎岩层,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3m)。

十一、远距离爆破揭煤对照规定明确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明确远距离爆破起始和终止位置,爆破地点,停电、撤人、警戒范围,明确每班计划爆破次数。

炮眼布置设计图表。

十二、防突系统及其它安全防护设计<一)通风系统。

简述揭煤前后通风系统差异。

明确揭煤系统安设正反向风门数量、位置、规格质量。

局部供风设计和各交叉点的风量。

<二)抽采系统。

简述抽采系统的构成,抽采管路选型、抽采能力计算等。

<三)供电系统。

简述揭煤区域揭煤前后供电系统,电缆、开关、设备布置。

过载、漏地保护计算。

<四)监测监控。

明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安设数量、位置,设置的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以及断电范围。

<五)安全设施。

爆破喷雾、净化喷雾、隔爆设施、压风自救及避难峒室设置位置及要求等。

<六)避灾。

通风系统图中明确标示避灾路线。

对揭煤队伍及进入揭煤区域个体人员防突知识培训的具体要求。

十三、组织管理<一)成立揭煤领导小组,总工程师任组长,附成员名单。

明确设计贯彻程序和防突、地测、技术、通风、抽采、监测、爆破、机电、安监、调度、生产等部门终端责任。

<二)对照《淮南矿业集团井巷揭煤管理规定》中的其他部分,提出本矿具体的组织管理要求。

十四、揭煤设计附图<一)预计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200)。

<二)所揭煤层巷道地质剖面图<1:1000)、水平切面图<1:1000)。

<三)所揭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1000)或立面图<1:1000)。

<四)综合平面布置图<1:1000)。

<五)设计的前探孔及测压孔<预测孔)布置平、剖面、断面图<1:200),测压封孔工艺图<1:200)。

<六)区域性及工作面防突措施钻孔布置及卸压范围图<1:200)。

<七)通风抽采图<1:2000)。

要求:通风系统图中必须标明从局扇进风至回风井的通风系统、风量、通风设施、远距离爆破的爆破地点、所有警戒位置、救护基地、电话位置、避难峒室、各传感器及断电开关的安设位置,主要相关巷道应标明标高。

<八)供电系统示意图<A3图纸)。

要求:说明供电变压器、进回风电缆敷设、电器设备安设及断电开关位置情况。

供电系统图中必须标明供电变压器、施工单位使用的所有供电设备及相关供电设备<包括监控分站);标明T1、T2、T3、…T n传感器对应控制的断电开关及断电开关型号、编号。

附件2井巷揭煤防突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内容一、概述<一)揭煤巷道工程用途,施工标高、方位、工程范围,巷道断面形状、尺寸,支护方式。

<二)迎头位置及距所揭煤层最小法距<最近测点号),施工过程中基本情况,承担揭煤施工队伍的情况。

<三)简述防突设计执行情况、验收情况,对揭煤准备条件作客观评价。

二、防突设计执行情况<一)前探钻孔。

1.述前探钻孔施工过程的动力现象。

2.前探钻孔施工质量,附钻孔施工记录资料。

3.根据探孔资料,采取<地质作图或几何计算)推算方法,掌握的地质构造情况、煤层赋存情况、层位控制情况。

4.附前探地质资料成果:推测的相关地质图件。

<二)预测预报。

1.测压情况:测压方法、钻孔布置、测压时间及过程描述、压力变化及稳定值、最大瓦斯压力。

客观评价测压值的准确性。

2.煤样实验室测定指标及复印件。

3.测压孔钻进过程瓦斯涌出及其动力现象描述。

4.预测预报结论。

5.测压<预测)报告必须由揭煤单位总工程师签字确认。

<三)防突措施。

1.钻孔开孔、完孔、封孔、抽采的具体日期。

2.简述钻孔施工过程瓦斯涌出、动力现象。

3.简述钻孔验收、成孔情况。

附钻孔验收资料记录表。

4.根据钻孔成孔验收资料,用地质作图或几何计算法反演其控制范围。

附钻孔控制平、剖面图,断面图。

5.简述抽采情况:累计抽采时间,系统抽采浓度,抽采总量。

计算设计卸压影响范围的瓦斯抽采率。

<四)防突措施效果及检验。

1.定量检验方法:钻孔数量、布置参数,指标临界值设定,测定过程及测得指标值。

附钻孔布置。

要求:采用与预测预报相同方法以利于对比。

2.检验孔施工过程瓦斯涌出及动力现象情况描述。

3.总结系统抽采浓度、抽采量变化趋势,单孔瓦斯涌出量变化<抽采前后钻孔孔口、孔内瓦斯涌出情况),巷道瓦斯涌出量。

4.措施效果总体评价和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检验结论。

要求:从措施孔的施工质量和控制范围、瓦斯抽采时间和抽采率以及措施实施前后瓦斯涌出情况对比,综合评价措施卸压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