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比拟与比喻,拟人的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

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请看如下例句:(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徐海东《奠基礼》)(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例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

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

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

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是暗喻、由本体、喻词和喻体。

本体和喻体属于不同类事物,但有相似之处。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喻词和喻体。

相似点:顽皮。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判断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很多同学可能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拟人句,把柳条当作少女来写了,这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了吗?她们说得好像有道理,其实答案都错了。

其实,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

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比喻与拟人的相似与区别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请看下面两个例句: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

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

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

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或用喻体替换本体;拟人用描写拟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在比喻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来描写本体。

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没有出现,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

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

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

如: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比喻:也就是打比方,用某一事物或情节来比另一事物或情境。

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请看下面两个例句: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

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

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人来写。

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二、把下列句子变成拟人句、比喻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拟人句:比喻句:2、小草儿发芽了。

拟人句:比喻句:小草儿发芽了,像钻出的一个个小脑袋。

4、百灵鸟在树枝叫。

拟人句:比喻句:百灵鸟在树枝上叫,如同在唱美妙的歌。

6.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拟人句:比喻句: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好似一个正梳妆的少女。

7.、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拟人句:比喻句:果园里,麻雀叽叽叫,像在唱个不停。

8、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拟人句:比喻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好像弹起了琴。

通过以上比较,可能同学明白了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区别,请自己练习下列句子。

9、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10、天上的星星在闪朔11、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12、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13、桃花开了。

缩句。

啄棠原则是压缩后应当还是句子,不能成了短语,更不能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弘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弘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以上三句都算正确。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B:老人们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

第三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

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A句不妥,B句正确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步骤来完成以下缩句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2、五彩缤纷的烟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图胺3、美丽的贝壳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孩子一般都能够分清楚什么是排比,什么是夸张,什么是反问,什么是设问。

但是,对于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时分辨得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什么是比喻呢?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什么是拟人呢?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把动物拟人化。

把植物拟人化。

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6.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7.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8.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9.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0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3.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5.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9.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20.绿油油的草被风吹弯了腰.22.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2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4.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5.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6.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28.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29.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30.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31.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32.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

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33.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34.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35.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36.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37.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38.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39.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0.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