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篇一:关于XX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选题:农民收入状况和农村基本状况调研XX 村农民收入状况调研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农民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收入结构等,并据以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依据。
调查时间:2014.8.2-8.9调查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调查对象: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的农民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共25 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17 份,还有一份与村委会书记座谈后的访问结果。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严峻问题,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不断加大对“三农” 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但农民的收入依然是增长缓慢。
2014 年的八月份,我就我们安徽省枞阳县里面的一个村子—水圩村展开了农民收入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我们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内容有以下方面:1. 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劳动力数、外出打工人数、受教育人数及程度;2. 每个家庭拥有的农田亩数、是否出租或扭转给大农户;3. 每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哪些,如外出务农、在家务农、在家做生意等等;4. 每个家庭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满意度;5. 影响每个家庭收入的原因有哪些,如资金、劳动力、农产品销售困难、技术、自身文化水平低等原因;6. 每个家庭对于吃穿用住行以及医疗方面的保障政策的看法;7. 每个家庭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如发展大棚蔬菜、招商引资办农副产业等;8. 每个家庭对家庭主要收入有何看法或者希望。
此次调查结果因农村主要劳动力不在家、调查范围不广而有些不全面,但还是可以由样本17 户的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结果得出如下分析:一、农民收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样本17 户(原材料见附带材料)水圩村人均收入分布柱形图由此表可以看出,农民家庭的年收入人均最多的分布在3000-5000 元,次之5000-8000 元,主要集中在人均几千元上,也有一年人均收入过万的,整体来说农民收入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25 户,有效数据为17 户,其中: 纯农业户2 户,半农半外出务工5 户,完全在外务工3 户,半农半在家务工的有1 户,在家做生意的有4 户,依靠基本工资的2 户。
其中,2013 年度家庭年收入1 万元以下的1 户;1 万元(含1 万元)以上2 万元以下0 户;2 万元(含)以上3 万元以下8 户,3 万元以上(含)8户;调查显示:当前,水圩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还是可以支出相关生活教育等费用的,生活水平质量还算良好,如果考虑较高的物价,生活水平应属于中下等,收入一般可以维持每年日常生活的支出。
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一些重要指标的比率由此表可知,农民的收入来源大多数是以务农(包括在家务农和在外务农承包多数田地)为主,次之是外出打工和在家经商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扭转田地给大农户的农民占半数以上,说明农村的田地种植开始规模化、大范围化,最后,在城镇买房的仅占十分之一,农民在村子自己盖的新楼房占半数以上,说明农民在住方面的经济能力还是有限的。
在此次调查的17 户中,总人口79 人,其中,除老人和学生以后有劳动力53 人,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外出务工23 人。
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始的生产模式,以种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等原始农作物为主,二是生产农副作物,三是外出务工,四是在家做点小生意。
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原始的生产模式的收入一般,来源于经济作物的收入较多,其次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较好,如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也在给一般家庭进行了贴补。
所以,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枞阳县水圩村整体农民收入相对去年有了较大增益,收入水平较其他村子为中等水平,水圩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在家务农、在外承包农田、发展农副产业等,收入因承包农田数量、农副产业情况而异,一般来说,在家务农几亩田的年纯收入为几千元左右,在外承包农田的大农户年纯收入约为2~3 万元/100 亩,发展农副产业一般年纯收入在几千元左右。
因为水圩村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务农和在外务工,所以靠种植经济作物就成了收入来源的重中之重,故农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当年的收入情况。
此外,从调查出的在家劳动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57%的比率来说,农民不仅在家务农,在外打工的也居多,农民各自看法不一,大农户即承包多数农田的人们认为务农带来的收入大于务工,而更多的农民倾向于去大城市务工来增加收入,这也是为什么大城市里农民工增多的原因。
1 根据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的情况,我认为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不是很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
在农民素质方面,我觉得农民普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水圩村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几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所以能写字的人也不是很多,问卷调查好大一部分都是我自己帮农民代写的。
其次我还询问了农民有没有引进机器以及相关技术种植生产农作物,普遍都说没有,都是采用传统经验来进行农业生产,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十分之一。
最后是问到农民对吃穿用住行等方面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因农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水圩村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之一。
2. 农民绝对收入水平相对物价上涨来说较低。
虽然被调查的17 户中,年收入2 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所以每年农民的纯收入几乎是没有剩余的。
3. 城乡差距加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到制约。
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农民生活水平没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因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特别多,造成接受的教育文化知识不全,起步就远远落后于城市。
4. 交通不发达。
农村不如城市,交通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没有机会去发展农业企业,就算可以发展各种小企业,也是无利可图的,所以,国家应该鼓励在农村里面招商引资,让农民发展农副产品企业或者扶持私营企业,让农村的各种小企业带动当地的交通和经济发展。
5. 农民的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技术与生产严重脱离,农民学不到新技术,一味地采用传统技术生产,导致农业产品质量不高,增收渺茫。
6. 增收速度缓慢。
农民受传统的生产模式左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
其次,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无法更新生产观念,无法提高生产技术。
7. 农民对于增收的积极性和干劲不高。
大多数农民没有得到国家的鼓励和扶1 此为与村委会书记交流后的总结合集二:关于我省农民收入现状的调查报告关于我省农民收入现状的调查报告——皖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农民收入调查分析作者:蒋宗秀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内容提要: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全国上下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的农民收入现状为例,分析我省农民收入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农民收入,收入结构,收入变动,保障农民收入正文:为响应我校关于开展合肥师范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工作调研活动暨2013 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号召,切实增自我实践与创新能力,更多地了解社会,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我在今年暑期利用5 天时间对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的60 户农民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收集了大量农民收入的数据和信息,并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分析,现将有关内容报告如下:一、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还不够高。
我走访调查的60 户农民的年人均收入约6000 元,收入水平较低。
而且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多数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因为受到自然灾害、天气变化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也是不固定的。
在我调查的农户中,甚至有3 户农民由于收入过低无法保障基本生活,仅仅依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维持生计。
由此可见,本地的农民收入水平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收入差距造成一定的贫富差距。
而不同因素对家庭收入差距具有不同的影响。
1 、收入来源的不同。
收入的来源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不同。
在我调查的农户中,有的农户依靠农田种植或承包收入,年收入5000-20000 元;有的农民收入来源于经商,如开办个体经营的商店或摊点,年收入2-3 万;有的农户常年外出打工,到比较富裕发达的城市(昆山、上海等)做一些流水线工作,如食品加工、服装生产等,年收入3-8 万;有些农民常年在家做杂工,如泥水匠、服务员,年收入1-3 万;还有的农民在本地拥有正式稳定的工作,如从事教育工作者、通信公司工作人员、银行职员或行长等,其年收入3-20 万;可见不同的收入来源,对农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大的影响。
2 、家庭劳动人口数量的不同。
不同的劳动人口数量无疑对家庭收入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有些农户家庭中,虽然有家庭成员拥有稳定正式的工作,但由于其他家庭成员不具有或具有较低劳动能力,就造成了家庭人均收入较低的情况。
如有的农民家庭,父亲是观堂镇上一名正式的邮政公司职员,母亲务农,家里有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爷爷奶奶年迈失去劳动能力,那这样的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就比较低。
而有的家庭,即使一家人都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但孩子已就业,一家人都在挣钱,家庭收入也自然不比前者低。
3 、家庭劳动人口的劳动能力不同。
在拥有相同的劳动人口的情况下,不同的劳动能力也造成收入水平的不同。
据调查,若农民家庭中的劳动力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技能,其更容易找到有较好待遇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
(三)农民的收入结构还有待优化。
1 、就农民个体而言,单一的收入结构还较多,需要扩大收入来源、优化收入结构,实行多元化的收入结构。
原因在于收入结构对农民的收入具有较大影响。
在调查走访的农户中,有的农民仅仅依靠务农所获得的收入远远低于收入来源较多、收入结构多样化的农户收入。
2 、就农村整体发展而言,农民收入结构中包含农民种植业收入、农民务工而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农民在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而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性收入。
而据调查,农民整体的收入结构并不协调,其改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农民的种植业收入只占了总体收入的20%,比重很低,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有减无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