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4分)
2、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恩格斯
请回答(1)我国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哪一远古居民?她们那些技术为人工取火提供了条件?在此之前我国哪一远古居民已会使用天然火?
(2)恩格斯为什么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
3如果你去西安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A半坡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 大汶口遗址D 河姆渡遗址
4 如果你去半坡原始居民家做客,主人招待你的主副食会是什么?
5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的出现
B 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
6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其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2)“天下为家”局面出现的影响如何?
7据报道,在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A 10万年B20万年C 100万年D170万年
8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生活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 人们之间相互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9材料一: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时候,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长满了各种树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剑齿虎和狼,熊等野兽,聚生与森林中,出没于山野间,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
北京人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她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用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
材料三: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啊,没有军队,没有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家,总督等,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谈谈这种“美妙”氏族制度有什么特点。
(3)山顶洞人过着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因此,有人称之为“天堂的生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 王亮正在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他的介绍与史实不符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夏朝
D 周武王率领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2 从夏桀,商纣,周厉王暴君的统治被推翻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 2006年7月,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安阳殷墟列为世界遗产,这一遗产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依据提供了依据,
A 夏朝
B 商朝C西周D 东周
4 下列那位人物是姜尚的“伯乐”
A 汤
B 盘庚
C 周武王D周文王
5下列不属于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A 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B那是在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C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D西周初期的畜牧业非常发达,平民普遍都有了专门的牧场
6作为夏,商,西周时期的平民,在耕种农作物时会使用哪些技术
①选种②嫁接③施肥④治虫害
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
7据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连丧葬费都筹集不出,即位后周恒王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办好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 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 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 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 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8 下列历史人物不可能在战场上“PK”的是
A 晋文公与楚庄王
B 夫差与勾践
C 周武王与商纣王D白起与赵括
9“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为什么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材料中的“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材料二中的“不以兵车”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
通过齐桓公称霸的事件,你得到哪些启示?
10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
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春秋战国出现这种诸侯混战的局面,主要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埋下的祸根,这种制度是什么?
12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13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重要方式是
A诸侯争霸B各国的变法和改革
C 生产力的提高
D 牛耕的推广
1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 各国实力的增强
C 限制商业的发展
D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15商鞅生活在什么时代?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内容最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
16商鞅变法中的措施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是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建立县制③奖励军功④奖励农耕
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17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8 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9中国的“农历”,他来源于A夏朝B 商朝C西周D战国
20下列关于我国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相传在夏朝,我国就有了完备的历法
B 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C 商朝时,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分、
D 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二十四个节气,这是历法的重大成就
21请列举出两个殷墟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22你认为最适合担任《人与自然》栏目主持人的是
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D老子
2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法B 乱世出英雄
C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D这些人出生卑贱,都想借此出人头地
24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 以“德”教化人民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25军队最早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6山西“黑砖窑事件‘经媒体报道,你认为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去处理此事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7商鞅变法中,不准确的是
A商鞅得到秦孝公的重用,于公元前356年开始变法
B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耕织耕战奖励
C完成统一是商鞅最重要的结果
D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变法的重要结果
28关于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
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29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最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A儒家B法家C墨家D 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