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科学易错题和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易错题和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易错题和提纲3、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58米,用来测量的尺子最小刻是()A、毫米B、厘米C、分米D、米4、下列对温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B、0℃的冰跟0℃的水温度是一样低C、测量温度的仪器有很多种D、温度的单位只有吧“摄氏度”5、一般家庭用热水瓶的容积约为()A、20分米3B、2米3C、2分米3D、2厘米36、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0℃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0℃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0℃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0℃以下,无法读数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7、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改变,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改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改变,体积和形状不变8、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克一个,20克两个,游码最大刻度是3克。

该物体的质量是()A、90克B、93克C、87克D、73克9、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因为他们能()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10、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1.8米=1.8×1000=18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11、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A、0.5吨B、50 000克C、500 000毫克D、500千克12、在运动会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运动员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13、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测同学跑步的时间常用停表而不用一般的机械手表,原因是()A、手表不具备计时功能B、通过手表无法读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C、手表计时无法看清刻度D、手表无法及时停下来14、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①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称出烧杯的质量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④把盐水倒入烧杯中⑤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中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你认为排出合理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⑤①②③④D、③②④①⑤15、下列有关天平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拿取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B、已经调节好的天平位置移动后,称量钱必须重新调节C、称量完毕应将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子)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C、毫米刻度尺;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17、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小时)A、60B、1440C、86400D、4320018、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19、有两只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A、准确度高B、准确度高C、准确度一样高D、无法确定20、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⑥⑤③②①C、④③②⑥⑤①D、③④⑥①②⑤科学复习提纲1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①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可以这样说: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②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③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④长度的主单位是米,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很多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⑤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越往上越大。

⑥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⑦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

⑧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

⑨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科学复习提纲看袂落去出品冒者必究罚现金1万元整(不支持支票付费)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①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可以这样说: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②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③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④长度的主单位是米,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很多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⑤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越往上越大。

⑥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⑦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

⑧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

⑨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⑩液体温度计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测量范围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纪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11.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1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 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

1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见的是托盘天平。

14.使用托盘天平;(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天平放水平。

(2)调平衡,用平衡螺母调节。

(3)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先大后小,最后移游码(调好后,只能移游码或加减砝码)。

(4)读数,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称量完毕, 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15.有算天平重量的题目,先要看清楚砝码有没有放错盘,再算。

16.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交流和评价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要点:①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没有生命: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它具有生物结构,新陈代谢现象,生长发育现象,生殖,繁殖后代的能力遗传和变异等特征。

②判断动, 植物的主要依据;一是生物体能否能否快速自由运动, 二是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椎骨。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胚珠外有无子房壁包被.④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 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节肢动物,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⑤植物界里,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⑥鱼类(4.5亿年前,现有2.4万种):终生水生,用鳃呼吸,身上有磷片,体温不恒定,属卵生、水中受精。

如:鲫鱼。

两栖类(3.5亿年前):幼体水生,成体两栖;幼体用鳃成体用肺;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属卵生、水中受精。

如:青蛙。

爬行类(3亿年前):陆生动物,用肺呼吸;身上有鳞片或甲,体温不恒定,属卵生、外有硬壳。

如:蛇。

鸟类(1.5亿年前):陆上飞翔,用肺呼吸,身上被羽毛覆盖,体温恒定,属卵生、外有硬壳。

如:鸽子。

哺乳类(2亿年前):水陆,用肺呼吸,身上被毛覆盖,体温恒定,属胎生、哺乳。

如:兔。

⑦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眼和口器,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

⑧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也称是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蕨类植物;只有茎,叶的植物是苔藓类植物,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⑨等级分类的七个等级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

⑩显微镜的使用;(1)安放(2)对光(3)放片(4)调焦(5)观察。

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11. 生物体的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整体。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1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13.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胞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4. 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具保护作用的是细胞膜;具有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

15.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间的不同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其中叶绿体是动,植物细胞间的主要区别。

.16. 组织:(1定义: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2 动物体内的四大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植物体内的组织有:机械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

(2生物体生长的原因:是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产生不同组织的原因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7.细菌和真菌,统称微生物,细菌:属原核生物,有球菌, 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

真菌有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丝形成的子实体。

18.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