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指标
一、市场类
市场类指标主要用于描述行业情况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情况,是企业制定经营决策时需要参考的重要内容。
1.行业销售量:在一定时间内行业产品的总成交数量。
2.行业销售增长率:行业销售量增长率=行业本期产品销售总增长数量÷行业上期或同期产品销售总数量×100%(行业本期销售量—行业上期或同期销售量)÷行业上期或同期产品销售总数量
3.行业销售额:在一定时间单位中行业内所有成交数量对应的花费额度,同一交易类型,行业成交数量越大,行业总销售额就越大。
4.行业销售增长率:行业销售额增长率=行业本期产品销售增额÷上期或同期产品销售额×100%
5.企业市场占有率:企业市场占有率=企业销售额÷行业销售额×100%
6.市场增长率:企业市场扩大率=(本期企业市场销售额-上期企业市场销售额)÷上期企业市场销售额×100%
7.竞争对手销售额:竞争对手销售额是指企业竞争对手在单位时间内所销售产品数量对应的总销售金额。
8.竞争对手客单价:竞争对手客单价=竞争对手成交金额÷竞争对手成交客户数
二、运营类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客户数据、推广数据、销售数据,以及供应链数据,整理并分析各类数据,对企业运营策略的制定与调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户指标:
1.注册用户数:曾经在平台上注册过客户的客户总数
2.活跃用户数:在一定时期内有购物消费或登录行为的客户总数
3.活跃客户比率:活跃客户数占客户总数的比例
4.重复购买率:在某时期内产生两次及两次以上购买行为的客户数占购买客户总数的比例
5.平均购买次数:某时期内每个客户平均购买的次数
6. 客户回购率:上一期末活跃客户在下一期时间内有购买行为的客户比率
7.客户流失率:一段时间内没有消费的客户比率,回购率和流失率是相对的概念。
8.客户留存率:某时间节点的客户在某个特定时间周期内登录或消费过的客户比率。
9.消费频率:在一定时间内客户消费的次数,消费频率越高,说明客户的忠诚度及价值越高。
10.收藏人数:统计日期内通过对应渠道进入店铺访问的客户中,后续有商品收藏行为的客户去重数
11.加购人数:统计日期内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的客户去重数
12. 新访客数:指首次访问网站的客户数。
新访客数占访客数(UV)的比例即新访客占比
13. 回访客数:指再次光临访问的客户数。
回访客数占访客数(UV)的比例即回访客占比。
14. 浏览量(PV)又称访问量,指在统计周期内,客户浏览网站页面的次数。
客户每访问一个网页即增加一个访问量,多次打开或刷新同一页面,该指标均累加。
15.平均访问量:又称平均访问深度,指在统计周期内,客户每次访问浏览的页面平均值,即平均每个UV访问了多少个PV。
16.停留时间:客户在同一访问周期内访问网站的时长。
实际应用中,通常取平均停留时间。
17.入站次数:在统计周期内,客户从网站外进入网站内的次数。
在多标签浏览器下,访客对网站的每一次访问均有可能发生多次入站行为。
18.跳失率:在统计周期内,访客入站后只浏览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的次数占入站次数的比例,分为首页跳失率、关键页面跳失率、具体商品页面跳失率等。
19.关注数:统计日期内新增店铺关注人数,不考虑取消关注的情况。
20.展现量:统计日期内通过搜索关键词展现店铺或店铺商品的次数。
21.点击量:某一段时间内某个或者某些关键词广告被点击的次数。
22.转化率:电商营运的核心指标,也是用来判断营销效果的重要指标。
转化率=(进行了有价值行为的访问量÷总访问量)×100%
23.注册转化率:在统计周期内,新增注册客户数占所有新访客数的比例。
注册转化率=(新增注册客户数÷新访客总数)×100%
24.下单转化率:在统计周期内,确认订单的客户数占该商品所有访客数的比例。
下单=(产生购买行为的客户人数÷所有到达店铺的人数×100%。
25.收藏转化率:在统计周期内,将网站或商品添加收藏或关注到个人账户的客户数占该网站或商品总访问数的比例。
收藏转化率=(添加收藏或关注的客户数÷该网站(商品)的总访问数)×100%。
26. 咨询转化率=最终下单人数÷询单人数
27. 付款转化率=最终付款人数÷下单人数
28. 成交转化率=(完成付款的客户数÷该商品的总访问数)×100%
销售指标:
29.销售量: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促销出去的产品数量
30. 销售额=访客数×成交转化率×客单价
31.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
32.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33. 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增值税—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34.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额×100%
35. 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投资总额×100%
36. 订单转化率=有效订单数÷访客数×100%
37. 订单退货率=退货数量÷同期产品成交数量×100%
38. 客单价=成交总金额÷成交客户总数
39. 件单价=产品单价之和÷产品种类数量
40. 连带率=销售量÷交易总次数×100%
41. 动销率是评价企业综合得分的指标,动销率不一定越高越好,需要结合企业情况具体分析。
动销率=(动销品种数÷仓库总品种数)×100%。
(品种:指产品种类;动销品种:指企业有销量的产品种类)。
42.滞销率=滞销产品数÷企业总产品数×100%
供应链指标:
43.库存周转率=360÷库存周转天数;
库存周转天数=某时间单位天数×(1/2)×(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某时间单位销售量
44.售罄率=销售量÷总采购数量(某一时间单位内)×100%
45.平均配送成本=单位时间内配送货物总成本÷单位时间内配送货物总数量
46.订单满足率=单位时间内已完成订单数量÷单位时间内已接收的订单总数量×100%
47.平均送货时间=总送货时间÷送货次数(某一时间单位内)
三、产品类
产品分析需要通过对产品在流通运作中各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来指导产品的结构调整、价格升降,决定产品的库存系数以及引进和淘汰,它直接影响到店铺的经营效益,关系到采购、物流和运营等多个部门的有效运作。
1. SKU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以件、盒、托盘等为单位。
2.SPU是一组可复用、易检索的标准化信息的集合,该集合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特性
3.产品搜索指数:选定日期下,该产品通过搜索进入产品详情页访客数指数化后指标,反映搜索趋势,不等同于搜索次数。
4.产品交易指数:根据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核心指标如订单数、买家数、支付件数、支付金额等,进行综合计算得出的数值。
数值越大反映交易的热度越大,不等同于交易金额。
5.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6.重复购买率:所有购买过产品的顾客,以每个人为独立单位计算重复购买产品的次数,比如有10个客户购买了产品,5个产生了重复购买,则重复购买率为50%。
7.跳出率:统计时间内,在商品的浏览量中,没有进一步访问店铺其他页面的浏
览量占比,该值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