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文字

语言学概论文字

海上舰船联系用的灯语、旗语

聋哑人用的手势语等
均 非 书 写 符 号
一、什么是文字

其次,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人类用来表达意义、传递信息的书写符号也
不仅文字一种,如:
♠ ♠
电报代码
—— 文字符号的符号
生物学中的“雌性符号(♀)”和“雄性符
号(♂)” —— 生物学符号
以上均不是用来书写语言的,因此不是文字。

云南陇川县的景颇族有一种以实物代替信息的习惯。 假如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他就用树叶包上树根、 大蒜、柴梗、辣椒、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 根表示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代表 炽烈的爱,火柴梗表示男方态度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 话要说。女方收到此信,如果同意,即将原物退回;如 果不同意,便在原物上附加火炭,表示反感。如果还要 考虑,便加上奶浆菜。

学知识的前提下自发地形成的。
事。
1. 实物记事
实物记事就是用一些实物表示某些事物或意 义。实物记事最常见的办法是结绳和刻木。

古代秘鲁的印第安人的结绳方法:在一条主
绳上,相隔一定距离结上不同颜色的细绳。各种
颜色都有含义,比如红色表示火,黄色表示金,
白色表示银,绿色表示谷物。一个单结表示10,
两个单结是 20,一个双结表示 100,两个双结表 示200,等等。
一、什么是文字

再其次,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
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联系的
符号,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 统,一个由一定数量的文字符号按照组合 规则和书写规则构成的系统。
一、什么是文字
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符号系统。例如:
♣ ♣
汉字系统包括笔画、笔顺、偏旁(形旁、声
旁)、偏旁的组合规则、标点等。
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
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下面结合造字的方法来看文字体系的发展过 程。
(二)文字的发展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象形的表
第二个阶段是表音字的出现。由象形字和会意字构 意字,可以分成象形字和会意字两种。 成的表意字尽管可以通过形体知道它所表示的意义,但 是有两个弱点:
另一方面,文字的形体和语言之间又没有必 然的联系。语言的特点要制约文字的特点。但是 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件事情,用什么形体记录 语言,其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同一种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如属 于突厥语族的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等都是同一语族的语言,但使用不同的 文字。

有的语言在同一时期使用两种文字,如塞尔 维亚文有拉丁文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两种拼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字起源于图画, 所以有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字”。
二、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 以考察:一是语言记录文字的完备程度, 一是造字的方法。
从造字的完备程度看,早期源于图画 的文字是原始文字,它不能够全面完整地 记录语言。原始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 才能成为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的科学 的文字体系。
1. 实物记事
在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中还保留着结绳的方
法,如:

独龙族出门远行时,用结绳计算日子,每打
黔东南苗族曾用黄豆记工分,一例黄豆代表
一个结算一天。

一个工分。木条上拴着辣椒传送出去表示“事情 紧急”。
1. 实物记事
刻木是在木头上刻上各种花纹或图案,也包括在器 物上刻花纹或图案。现在没有文字的民族有的还使用这 种方法。
二、文字的发展
(一)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文字的发展过程
(三)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一)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1. 每一个图画对应于语言中的一个语
素或词,有一个固定的读音。这样的图画 才能真正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

2. 每一个图形可以重复使用并保持意
义不变。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图形和词 的一一对应。
一、文字的起源
和实物记事相比,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丰 富。实物记事通常记录的是事物,图画记事不仅 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较方便地记录事件的过程。 实物记事和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联系,图画 记事正是文字产生的前身。如果把图形简化,一 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而且图形的 排列顺序和语言中语素或词的排列顺序一致,图 画就成了真正的文字。
(一)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3. 图画中有些图形或记号是纯粹表音的,因
为语言中的有些语素或词是没有图形可画,如否
定词、各种虚词、大部分副词、好些抽象名词和
动词都不好通过图画来表示。

4. 图画的排列顺序和语言中语素或词的排列
顺序相同。这样的图画才能真正记录语言中的句
子。
(一)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文 字
第五章
第一节
文 字
文字的性质
第二节 第三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书 面 语
第四节
第五章
教学目的要求:
❀ ❀
文 字
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正确理解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了解文字起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
正确认识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第五章
❁ ❁ ❁
文 字
【教学重点、难点】
当文字具备了上述 4个条件,才能
完整地、全面地记录一种语言,使原 始文字发展为独立的、科学的文字体 系。 汉字大概在商代后期就已经成为
能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二)文字的发展过程
从最早的记事图画发展成今天许多民族的完
整文字,中间经历了相当复杂的过程。
从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发展经历了表意、
表音、表意兼表音(意音)三个阶段。
词,比如用像鸟形的“隹”来记录语气词“唯”。
(二)文字的发展过程
假借字都是由早期的表意字转变过来的,如 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苏美尔(古美索不达米亚) 的钉头字(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中国古 代的汉字、中国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和中国 西南地区彝族的彝文,都能证明这一点。 单纯的表音字或假借字的出现表明人们开始 认识到文字可以通过声音直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 或词,不必依赖表意。这是文字早期的的一种表 音方法,是形成独立文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造字 方法。
四、文字的作用

2. 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的记录人类
的文化活动。
文字的出现为记录人类文化活动提供
了更好的手段。如果说语言使人类摆脱了 动物的本能生活方式,那么文字则使人类 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
四、文字的作用

3. 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有了文字,人类不仅通过表音符号思
维,而且可以通过表形表意文字思维。文 字使思维有了表象。设想不用文字符号来 完成一个简单的方程运算是多么困难。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一、文字的起源 二、文字的发展 三、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一、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创造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语言学家专门为某一语言制定的文字, 文字的另一种创造过程是在人类还没有语言 文字的起源指的是文字的后一种创造过程。 文字产生前的记事方法:实物记事和图画记
这种文字一般是拼音文字。
一样,各地的(方言区)人都认识,但读音却并 不一样。
四、文字的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出现比语言的出现要晚
得多。世界上现有的文字不过几千年的历史,但语言的 出现相当早。语言和人类一样古老,有了人类就有了语 言。

语言是通过口、耳交际的,本质上是通过声音来实
现交际过程。因为声音是一发即逝的,所以人们说话要

不同的语言又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 英、法、德、西班牙语都采用拉丁字母。
三、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
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是与拼音文字比较
而言的。

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
语言中一个符号的语音面貌,人们基本上按字母 的 拼 法 就 能 读 出 音 来 。 比 如 英 语 ph 读 [f] , elephant、photo、philosophy。

而汉字的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相联系,读
音可以不同,但字形却不变。
三、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
汉字的特殊性表现在两方面:

1. 汉字形体的跨时代性。从古汉语到现代汉
语,汉语的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拿
《广韵》系统的语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相
比较,差异就很大,但字形却没有改变。

2. 汉字形体的跨地域性。同一个汉字,形体

一是这种由形知义的过程往往不是很准确的,有时
候人们不一定知道象形字和表意字代表的是哪一个语素 或词。

二是语言中有很多虚词和意义抽象的词是很难象形
会意的。
(二)文字的发展过程

表意字必须和语言中的语素、词等对应,有 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步。当人
明确的读音,才能真正表达语言中的单位。 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后,就可以借用 同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另一个同音 这就出现了单纯的表音字,中国传统文字学把这 样的表音字称为假借字。(见教材p162例)
左图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墓碑
上的图画文字。他的图腾是鹿
(倒画的鹿表示死去),左边 7 条横线表示他出征过 7 次, 3 条横线表示3次负伤;右边9条 横线表示经过 9 次战役,两个 半月形表示历时两个月,在白 天被人用斧子砍死。(大意是: 这位首领出征过七次,经过九
次战役,在连续两个月的征战
中被人用斧子砍死。)
四、文字的作用
文明社会靠口语和文字文本来交流和传承文化,原
始社会仅仅靠口语来交流和传承文化。文字的出现,人 类不仅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 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可以说,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