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罐基础专项施工方案-海晶石油新建油库

油罐基础专项施工方案-海晶石油新建油库

广安市海晶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新建油库油罐及消防水罐基础专项施工方案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二0一七年八月十日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1)第2章工程概况 (1)第3章施工准备工作 (2)2.1 前期准备工作 (2)2.2人员组织 (2)2.3施工机械及工具 (3)第4章油罐基础施工方案 (3)3.1 油罐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3)3.2 基坑开挖顺序安排 (3)3.3 基础定位放线 (4)3.4 基坑开挖 (4)3.5 基坑验收程序 (4)3.6 基础换填 (5)3.7 钢筋砼环墙施工 (5)3.7.1垫层 (5)3.7.2环墙 (6)3.7.3钢筋制作与绑扎的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7)3.7.4模板支设保证措施 (8)3.7.5主要分项工程验收标准 (9)3.8罐心施工 (11)3.8.1罐心结构层 (11)3.8.2沥青砂绝缘层的施工 (11)第5章试验检测频率 (13)第6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第7章雨季施工措施 (14)第1章编制依据[1] 工程设计施工图。

[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50107-2010;[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1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11;[1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12;[12]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规范》(SH/T 3528-2005)[13]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453-2008)第2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广安市海晶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新建油库项目,新建立式储罐8座,其中:4座5000 m3内浮顶储罐、2座3000 m3内浮顶储罐、2座2000 m3内浮顶储罐,消防水罐2座。

其中5000m3两座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本方案仅用于油罐及消防水罐基础工程。

第3章施工准备工作2.1 前期准备工作1、做好施工场地排水工作,全面规划场地,平整各部分的标高,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

2、临时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材料堆场已完成。

3、技术准备:首先熟悉图纸和勘探报告,并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对准备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消防方面的教育及技术培训。

4、材料准备:砂、碎石、模板、方木、钢筋、钢管、商品砼等进货厂方已落实,并做好砼、级配砂石、沥青砂配合比。

5、检查验收座标桩及水准点。

现场设水平标高、方位控制点,浇砼妥善保护,设在明显位置。

对工程轴线位置、标高相对库区已建建筑物位置进行复测、复核。

6、明确土建队、专业施工队、土方队各自的责任及配合事项,并已进行交底。

2.2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安排在总施工方案中已详述,这里只对罐基础项目主要作业人员计划进行安排:钢筋工:8人架模工:9人砼工:6人杂工:10人电工:1人焊工:1人测量:2人资料员:1名2.3施工机械及工具1)、1.5m3反铲液压挖掘机1台;2)500型钩机1台;3)、大型压路机1台(大面压实),电动振动夯(边角部压实)。

4)、铲车1台及自卸翻斗车3台。

5)、圆盘锯1台。

6)、钢筋加工机械1套。

7)、电焊机1台。

8)、振动棒4台,平板振动器2台。

8)、水准仪1套,经纬仪1套。

10)、污水泵2台。

11)、砼搅拌运输泵送设备由搅拌站提供第4章油罐基础施工方案3.1 油罐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基坑开挖→人工检底→超深换填→触探试验 (压实度检测)→环墙垫层→环墙施工→中部砂夹石回填夯实→砂垫层铺设→沥青砂铺筑→验收。

3.2 基坑开挖顺序安排根据现场开挖条件,决定每4座为一个施工段,逐渐推进,依次施工。

3.3 基础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前,要根据罐基中心坐标采用全站仪定位放样,设置“十”字形坐标控制网,以便于放样和施工过程中的复核,放样结果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签字确认,然后根据开挖半径用钢尺及白灰洒出开挖边线,开挖边线要考虑到施工工作面和放坡系数,并在开挖边线外设置控制桩以便开挖时和以后各工序施工中校核。

开挖边线确定好后,即可依据开挖边线进行基坑开挖。

3.4 基坑开挖罐基基坑采用1.5m3挖掘机,人工配合进行开挖,基底0.2m以上应一次性挖到位,留0.2m深采用人工捡底、人工修坡,或采用0.6m3小挖机清平基底,总体按1:0.6机械开挖放坡,然后请有资质部门现场做钎探和地基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其承载力特征值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否则继续深挖,或请设计等相关单位处理,直至承载力特征值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最后人工清底。

由于现场地势平坦,罐基开挖土方全部外运至到渣场。

3.5 基坑验收程序施工放样要经监理、甲方验收,开挖完成后先要通过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业主、检查或验收,由于罐基施工是本项目工程的关键,因此,基坑开挖完成符合要求后,经自检、监理检查合格,还要及时报请业主、地勘、设计等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3.6 基础换填本工程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处理,应采用天然级配砂石分层换填。

砂石料现场按配比搅拌,采用机械车二次运到基坑内分层摊铺,分层厚度不能超过30厘米,并且要层层夯实,采用以压路机压实为主,蛙式或立式打夯机为辅夯实,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材料宜采用质地坚硬(符合建筑用砂标准)的中砂、粗砂、碎(卵)石,其掺量应符合级配。

级配砂石材料,要清除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换填时要根据基底设计标高控制好换填层高程,换填过程中和换填到位后,及时请监理和业主代表检查验收,最后做触探和密实度检测,换填层的地基承载力要达到设计值以上,密实度0.96以上,每层检测和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如有基底标高不同,依次由低到高按设计进行置换回填,每挖到一个基底标高都应由勘探部门进行勘探,确定换填部位和换填深度。

基坑换填施工时,基坑中间向外留2%左右的坡度,基坑外均匀设4个排水井,以免施工期间遇到雨天,以方便排水,避免基础受水浸泡。

3.7 钢筋砼环墙施工3.7.1垫层置换基础经验收合格,即可进行垫层浇筑,砼标号为C20,厚度100mm。

3.7.2环墙垫层施工完后,确保环墙圆顺,一定要在垫层上弹出,模板定位要准确。

环墙模板也是采用15mm竹胶盒板,由于罐基环墙为圆形,为确保浇筑的圆弧自然圆顺,为使模板尽量符合环墙弧度,采用胶合板竖放(单块胶合板宽度为0.915m),外模拼缝如发现有缝隙大于3mm或圆弧不圆顺时,在外模内侧面用薄铁皮补缝。

内模的内侧和外模外测每隔250mm采用3.5×7.5cm方木作为立档,再用弯好的Ф20钢筋随环墙圆弧对拉杆加固。

用Φ48钢管作为立档和斜撑,为保证斜撑的稳定性,设置水平拉杆和垂直拉杆。

由于环墙宽度最大为400mm,为保证几何尺寸准确不爆模,模板除用木方加固外,内外模板还要用Φ14埋墙对拉螺杆拉紧,对拉螺杆最底排距底面不大于250,每排对拉螺杆间距不大于650,模板内外圆上层还要用钢管井字对拉牢固,模板内外圆用定型墙体厚度长的砼方条对撑,防止模板偏移,杜绝跑浆漏浆。

模板拆除后将木块凿除,穿墙螺栓沿砼面切断,凹坑采用水泥浆填补,以防钢筋锈蚀。

钢筋施工待外模安装结束后进行,钢筋施工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待钢筋施工完成后,内模板施工,准备浇筑砼。

环墙砼设计要求是C30砼,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砼浇筑时高度分二次周边均匀上升。

砼浇筑前,钢筋、模板、预留安装洞、环梁排污口、后浇带设置位置等一定要经过自检、复检、报检等检查验收,检查合格才能浇筑砼。

浇筑前一天要跟搅拌站联系确认,报清楚砼的标号,避免发错,砼运到现场后要仔细验收,并检查配比单,确认无误后方能浇筑入模,并按规定制作试件。

砼振捣采用两台插入式振棒,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并选用有振捣经验的工人进行操作,确保砼密实。

环墙上口标高每隔0.9m左右设1 个控制点,以控制砼上表面,初凝前用水平仪复测砼墙上表面高度,收光后标高误差控制在5mm之内。

侧模板拆除时,以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

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不要碰坏环墙表面,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大模板配件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以防丢失和损坏。

砼强度达到75%后,就可进行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砼用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灌捣实。

二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将施工缝内垃圾杂物清除干净,剔除浮浆并凿毛,钢筋调整符合要求,提前用水冲洗湿润,先铺水泥浆一层后再浇筑砼。

拆模后在回填之前要加强环墙混凝土的养护,不能受阳光直接照射,暴露面及时用麻袋或草袋覆盖,专人负责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保持混凝土面处于湿润状态。

3.7.3钢筋制作与绑扎的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①、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进场复检报告,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钢筋的焊接头、机械接头按规范要求取试件,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③、用HPB300级、HRB400E级钢筋;箍筋末端135°及平直段10d 和直筋末端180°弯钩。

④、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一般项目:①、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在裂纹、油污颗粒状和片状老锈,钢筋表面应清洁,进场时和使用前严格检查。

钢筋网片和骨架的绑扎和焊接质量应符合GB50204—2015验收规范要求。

②、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每个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3)、环墙钢筋在外模安装好后开始绑扎。

根据设计要求,环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因钢筋用量大,钢筋接头太多,(采用9m定尺钢筋时),焊接工作量大,所以为减少安装时的焊接工作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安装时间,将整圈钢筋分为三段,采用闪光对焊焊接,先将各段焊接好;绑扎好后焊接三个接头,采用电弧焊焊接成整体;电弧焊接头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260mm(12d)。

搭接焊钢筋在制作时预先弯折15°。

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4°,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4d,且不大于2mm;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