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
每小题1分,共44分。
)1.下列说法中,( )代表了孔子的旅游观念。
A.山水比德B.天人合一C.逍遥游D.纵意丘壑2.爱新觉罗·弘历《避暑山庄后序》中有名句“夫居此山庄,日凛敬天法祖,勤政惠民,柔远宁迩诸大端,见之诗文者不和凡几,何尚有未宜之深衷乎?”其中的“柔远宁迩”最初见于 ( )。
A.《春秋》B.《诗经》C.《论语》D.《史记》3.萧诗的名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中的“辽海”指的是( )。
A.渤海B.东海C.黄海D.南海4.吴兆骞《长白山》诗句“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中的“二流”指的是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形成的( )。
A.两条冰河B.两道霞光C.两条溪流D.两道瀑布5,严长明《华山玉泉院联》上联“三峰三霄通”句中的“三峰”指的是华山的( )。
A.莲花峰、玉女峰、玉屏峰B.翠微峰、莲花峰、朝阳峰C.莲花峰、玉女峰、朝阳峰D.朝阳峰、白云峰、莲花峰6.戴梓《天坛松月》中有“深夜冷溶溶,圜丘露气浓”的诗句,其中“圜丘”是皇帝( )的地方。
A.祭天B.祭祖C.封禅D.赏景7.钱谦益曾赞誉( )的游记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古今纪游第一”。
A.李白B.徐霞客C.陆游D.袁枚8.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中的“六朝”指的是 ( )。
A.东汉、东晋、宋、齐、梁、陈B.东吴、东晋、宋、齐、梁、陈C.夏、商、周、秦、西汉、东晋D.秦、西汉、—东晋、齐、梁、陈9.佚名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描述的是( )的风光。
A.嘉峪关B.居庸关C.玉门关D.雁门关10.赵朴初“高山为谷谷为陵,三亿年前海底行”诗句描写的景观是( )。
A.滇池B.五指山C.石林D.月牙岩11.“青山留胜迹,有层峦叠嶂宜晴宜雨,此地重吟道韫诗”出自( )。
A.彭祜的《蝴蝶泉联》B.刘德宜的《龙隐洞联》C.佚名的《长城居庸关联》D.罗哲文的《题写长城联》12.“盘山盘泉盘崖壁,百折犹难望岭头”出自《盘山道中》,其作者朱之蕃为( )诗人。
A.唐代B.明代C.宋代D.清代13.康有为《登万里长城》中有“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的诗句,句中“清时”指的是( )。
A.清明节B.清秋时节C.清朝D.没有战争的年代14.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A.秦皇岛外打鱼船B.一片汪洋都不见C.东临碣石有遗篇D.热风吹雨洒江天15.郁达夫在诗句“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中,将( )的清溪与西湖作了比较。
A.洞庭湖B.武夷山C.九寨沟D.黄果树16.杜甫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景点是( )。
A.滕王阁B.岳阳楼C.洞庭湖D.鄱阳湖17.爱新觉罗·溥杰《颐和园》诗句“放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中的“放棹”是指 ( )。
A.放下船桨B.摇动船桨C.划船D.放下桅杆18.赵孟頫《杭州灵隐寺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岩桂月映湖光”在写作方法上属于( )。
A.反对B.正对C.串对D.流水对19.“聚五千年浩气,凝四亿众深情,化万仞泰山,而成烈魂”是陈谦为( )题写的对联的上联。
A.人民英雄纪念碑B.太和殿C.昭君墓D.南京雨花台20.“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联句中的“池”指的是( )。
A.镜泊湖B.太湖C.趵突泉D.月牙泉21.杨慎的诗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概括的是风景名胜( )四季如春的特点。
A.大理B.滇海C.洱海D.苍山22.联语“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妈阁钟声”出自( )。
A.《妈祖阁联》B.《青山禅院联》C.《松山风雨亭联》D.《塔尔寺联》23.“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是为( )题写的对联。
A.沧浪亭B.狮子林C.留园D.拙政园24.邓克劭的诗句“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写的是“( )第一奇观”悬空寺。
A.普陀山B.衡山C.恒山D.五台山25.“日上山,月上山,山上日月明”写的是“西海屏风”日月山,该山位于( )东部。
A.太湖B.洞庭湖C.镜泊湖D.青海湖26.刘凤诰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中的“城”指的是( )。
A.无锡B.杭州C.镇江D.济南27.毛泽东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的“山”指的是( )。
A.黄山B.庐山C.武夷山D.嵩山28.描写九华山的著名诗句“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作者是( )。
A.汪萃B.李白C.杜甫D.李渔29.“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出自唐诗( )。
A.《登金陵凤凰台》C.《望庐山瀑布》D.《黄鹤楼》30.“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中的“阊阖”原指神话中的“天门”,在此联中指的是故宫中的( )。
A.午门B.太和门C.神武门D.东华门31.曾巩的诗句“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中的“水乡”指的是( )。
A.大名湖B.太湖C.微山湖D.洞庭湖32.“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湾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是李求真为著名景点“天涯海角”所题的对联,此景点位于海南省的( )。
A.海口B.万州C.琼山D.三亚33.王循的“女子英雄泪,琵琶壮士歌。
一心争不朽,莫谩蹙双峨”诗句描写的古代女性是 ( )。
A.梁红玉B.花木兰C.王昭君D.穆桂英34.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出现于( )时期。
A.西周B.东周C.先秦D.殷商35.“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是著名的孔府大门联,其作者是( )。
A.赵孟頫B.纪昀C.爱新觉罗·弘历D.党怀英36.杜牧《过华清官绝句》中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诗句,句中“次第”的含义是( )。
A.府第B.多次C.一个又一个D.一个接着一个37.王维“古墓成苍岭,幽宫像紫宫”诗句中的“幽宫”指的是( )。
A.昭君墓B.秦始皇陵C.黄帝陵D.乾陵38.西安碑林中现今存量最多的碑刻是( )的碑刻。
A.唐代B.晋代C.汉代D.秦代39.在汉字形体演化过程中,( )实现了形体和结构上的重大突破,成为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
A.石鼓文B.小篆C.行书D.隶书40.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王羲之的《兰亭序》B.王殉的《伯远帖》C.怀素的《自叙帖》D.张旭的《残千字文》41.“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
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的作者是( )A.苏轼B.白居易C.郭沫若D.郁达夫42.下面诗句中,描写九寨沟风景的是( )。
A.岳悭仙境推兹一,天赐奇观妙无双。
B.行看白云从谷起,坐听绿水绕山长。
C.百处瑶池明似镜,千寻长海色如虹。
D.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
43.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汉字造字方法是( )。
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44.下列四组汉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毳(mào) 秬(jù) 夔(kuí) B.笏(hù) 氲(yùn) 陟(zhí)C.埙(xūn)笈(jí) 宕(dàng) D.笞(chī)磔(jié) 帔(peì)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二至四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
每小题1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20分。
)45.徐霞客的《游黄山记》着重描写的黄山山峰有( )。
A.天都峰B.鲫鱼背C.光明顶D.莲花峰E.玉屏峰46.“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中的“两京”指的是( )。
A.沈阳B.南京C.北京D.洛阳E.开封47.何绍基《岳阳楼联》中“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涉及到下列相关的名人有( )。
A.范成大B.范仲淹C.杜甫D.杜牧E.陈子昂48.下列关于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诗的作者是柳宗元B.该句诗出自《送桂州严大夫》C.诗句描写的是桂林漓江两岸的风光D.诗中的“山”指的是洞庭山E.这句诗比喻贴切新颖,形象地概括了长江三峡山水之美49.下列山水诗中,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白的有( )。
A.《龙门山色》B.《山行》C.《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D.《登庐山》E.《望庐山瀑布》50.“乐山佛大世无双,肩并凌云脚踏江。
”中的“江”指的是( )。
A.岷江B.大渡河C.嘉陵江D.金沙江E.青衣江51.下列关于导游语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导游词要根据对象、目的、背景、场合等多种语境因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B.口语导游中,可以多用日常聊天式的语气,使气氛更轻松C.导游词的语言表现形式主要是科技、文艺语体D.导游员在讲解同一景观时应针对不同游客使用不同的词汇E.导游讲解的话语既要精炼简约又要通俗易懂,讲述一般景观的外形、性能、功能时可以多用介绍型的口语表达方式52.下面的汉字中,注音正确的有( )。
A.氤(yìn)氲(yūn)B.程颢(hào) C.天贶(kuàng)殿D.日喀(kē)则E.郾(yǎn)城53.下列汉字中全部都属“会意”字的是( )。
A.日月B.休武C.本森D.囚信E.忍租54.根据甲骨文的书写方式以及表现内容,甲骨文又可称为( )。
A.篆文B.契文C.卜辞D.贞卜E.籀文55.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之问《灵隐寺》的有( )。
A.楼观沧海日B.山势欲压海C.日月影先来D.天香云外飘E.霜薄花更发56.下列关于中国文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隶书的隶指胥吏,即官府中办文书的小吏B.楷书是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C.小篆是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D.张旭的《自叙帖》是狂草的代表作E.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过渡57.下列诗句中,出自杜甫《蜀相》的有( )。
A.锦官城外柏森森B.云生客到侵衣湿C.不与方袍同结社D.三顾频烦天下计E.隔叶黄鹂空好音58.用改变汉字形体和结构的方法,以增加其隐性文化含义及文化趣味的景观实例有( )。
A.海南三亚海边“天涯”二宇B.曲阜孔府大门两侧对联中的“富”、“章”两字C.广西桂林龙隐岩上的“佛”字D.青岛崂山蟠桃峰上“瑶池”二宇E.泰山万仙楼楼北山路西侧石壁上“虫”、“二”两字59.下面关于《滇池大观楼联》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整副对联共180个字B.对联的作者是孙髯C.对联的上联议论历史,纵横开阔;下联描写滇池风光,气势雄浑D.对联采用了叙述、议论等表达方式E.大观楼因此联而名声远扬60.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体文字,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