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母亲的快递》一文,回答小题。
母亲的快递
①在老家待了几天,返回时因为匆忙,将我的一条紫色丝巾放在浴室的袋子里,忘了取出来。
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帮我寄来。
母亲说我又不是只有一条丝巾,没必要寄来寄去,再说过三个月我就要回家了,她会帮我好好收藏起来,到时绝对会原封不动地还给我。
说了半天,就是两个字:不寄。
②我只好跟她解释:那丝巾是真丝的,质量好,颜色也好搭配衣服。
我把那条丝巾吹得像巴啦啦的魔法棒一样,充满神奇的魔力。
母亲听着虽有些不信,但毕竟还是动摇了,答应帮忙寄。
③我隔三岔五就问丝巾寄了没,母亲总是回复快了,快了。
我真不明白,寄一条丝巾,有这么麻烦吗?
④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她喜滋滋地告诉我,说今天把丝巾寄出了,还告诉我快递单号。
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你要小心地拆包装,可别用剪刀拆哦。
”⑤三天后,快递员递给我一个特大的包裹,让我签收。
我有些不信,这些天没在网上淘宝,唯一需要收的件就是母亲寄来的丝巾,但一条薄薄的丝巾,能装这么大一箱吗?看快递单,的确写着老家的地址,母亲的姓名。
⑥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
我也好奇,马上遵从母亲的教诲,用手一点一点撕开包装盒,便见到里面露出各式各样的袋子来。
取出,一袋干豆角、一袋炒熟的南瓜子、一袋葛粉、一小包花椒、一袋玉米粉、一大袋黄豆、一小袋绿豆……还有两个没有剥皮的大柚子。
我心爱的丝巾,用一个厚厚的干发帽裹着,夹在这堆食品中。
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
⑦从包裹里取出来的东西,足有十三样,大大小小的袋子堆成了一座小山。
我很感动,打电话向母亲报告快递收到,问她怎么寄了那么多东西。
她轻描淡写地说:“反正都是寄,不如多寄点,收着收着就停不住手了,对了,还有两大包花生装不下,等你下次回来拿。
干发帽
...特意为你买的,你洗了头发后就套头上吧,简单,你老是洗了头发懒得吹干,现在天气冷了,......
容易感冒……”
⑧我哽咽着,说不出谢谢,只一个劲“嗯、嗯”地应答着。
⑨我终于明白: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
14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143.母亲给我寄丝巾时为什么“用一个厚厚的干发帽裹着,夹在这堆食品中”?144.文中母亲说“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145.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答案】
142.示例:一条丝巾忘在老家,母亲借给我邮丝巾的机会,又给我邮了整整一大包东西,体现了母爱的深沉。
143.一是“我”在母亲未寄之前反复说那条丝巾的重要性,引起了母亲的高度重视;二是体现了母亲细心和对我的爱。
144.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145.内容上:点明文章的中心———母爱的深沉;结构上:回扣(呼应)文题,引人深思。
【解析】
142.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实际上就是对情节的概括。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
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组织语言时,最好以“母亲”为陈述的主体。
概述出“母亲”借给我邮丝巾的机会,给我邮了整整一大包东西的事件。
这个事件体现了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143.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
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
“用一个厚厚的干发帽裹着,夹在这堆食品中”一句从表层意思来理解,说明母亲对那条丝巾的高度重视。
从深层角度来理解,体现了母亲细心和对我的爱。
一定要答出语句对表现人物情感的意义。
144.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第7段)”的内容,再从前文找到埋下伏笔的语句即可。
如可提取第6段的“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作为答案。
145.题干要求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首先要读懂文章结尾段的大意。
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
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
所以在内容上就有点明“母爱的深沉”这一文章的中心的作用;在结构上就有呼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和引人深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