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机械管理学考试复习

农业机械管理学考试复习

6.弹性原理:管理只有保持一定的弹性,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就是弹性原理。应用中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1)系统整体要留有可塑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系统中的结构要素也要有局部弹性,局部弹性是实现整体弹性的保证(3)弹性原理不是遇事消极的“留一手”,而是遇事“多一手”。
2.整分合原理:即分工协作(如乐队),在整体上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3.能级原理:每一个单元根据本身能量的大小而处于不同的地位,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有效。在设计管理能级时应注意:
(1)稳定的管理能级应是金字塔形,一般分为4个能级或称4个层次。即:决策层:确定整个系统的大政方针;管理层:运用管理方法、手段、技术进行管理;执行层:执行管理命令;操作层:完成具体的任务。2)对于不同的能级授予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3)各能级必须进行动态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干部要能上能下。
农业机械化:用机器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分:1.社会经济战略研究层次2.宏观管理组织层次3.微观经营管理层次4.机器技术层次。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特点及其要求1人多地少,粮食紧张,农业机械化必须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2.作业地块小,与使用机械作业矛盾,农业机械化要有适当组织形式3.幅员辽阔,社会和自然条件差异大,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机械化4.资源相对缺乏,经济力量薄弱,必须实行节水,节能,保护地力的机械化。
6、线性规划问题有两类:
(1)在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条件下,如何合理安排,使得经济效益最大;
(2)在给定任务条件下,如何合理安排,使得资源消耗最小。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其实质都是寻求某些经济函数的优化。
12、约束方程的类型:作业量约束方程、拖拉机配备量约束方程、农具配备量约束方程。
11、线性规划主要解决的几个典型问题:(收益最大、消耗最小)
7.动力原理:就是正确的运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推动管理运动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信息动力:是获取信息资料并与其自身比较后而产生的赶超动力)
8.行为原理:了解人的需求、以需求激发人的动机,产生正确的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目标,这就是行为原理。应用中应注意:(1)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需求(物质、精神);(2)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能借助主要需求的的满足来激发动力。
代耕服务型企业:不经营土地的农机站、机务队等,拥有机械装备,为他人搞农业机械化服务,并收费。
4、定义求一组变量非负值,满足由变量的线性方程式或线性不等式构成的约束条件,且使作为变量线性函数的目标函数取值最大或最小。这样的问题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5、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解决:1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如配备问题、土地利用问题);2生产合理组织问题(如计划问题、规划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影响
1借助于运筹学、控制论中成熟的方法和模型,解决农业机械化管理中有关决策问题,由经验定性决策向优化定量决策发展。2.从生产管理向经营管理的内容扩展3.强化系统分析能力,发展出机器系统管理决策的方法与模型4.随机模拟技术、仿真技术的应用使得非确定性复杂问题的研究、分析、决策成为可能。
维修时间系数Rik=
机械作业适时性损失分产量损失和质量损失两部分。
适时性产量损失:作物产量最高时对应的作业期称最佳作业日,不在最佳作业日作业导致的产量损失称为适时性产量损失。
适时性产量损失的构成:
适时性产量损失的构成:a、生物物质损失(指收获时期对千粒重的影响);b、机械作业损失(是与机械质量、操作技能和收获期均有关的损失);c、自然损失(是与风吹、雨打、虫吃、鸟害等有关的损失)
4.反馈原理:就是以反馈信息调控系统运转,已达到系统预期目的实现。应用中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反馈系统灵敏度要高;应高度重视调控效果。
5.封闭原理: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行为,发挥管理的效能,这就是封闭原理。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管理系统要相对封闭,即系统应包括决策指挥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2)管理机构也要相对封闭,这样才能保证各自功能得以实现。(3)对管理中的可控因素也要相对封闭,如果不对可控因素加以封闭,那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就不一定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经营管理的功能:1.决策功能是管理最重要的功能2.组织功能3.用人及其指导功能4.协调控制功能
管理的原理:1.系统原理:构成特定功能的系统,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子系统。因此,在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应树立如下观念:(1)目的性观念,系统是一个有目的性的有机整体。管理是围绕目的而展开的。(2)整体性观念,系统是由许多单元或子系统构成的复合体。每个单元或子系统都追求自身的最佳效益,就不一定能保证复合体的整体效益。(3)层次观念,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体,系统效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层次的是否分明、职责是否分清
13、机械化流水作业法:一项作业开始后,不等其结束,像流水一样紧接着开始第二项作业,然后开始第三项作业,依次进行,作业有交叉。分段作业法:一项作业完成后再开始下一项作业,每一时刻只有一类机组工作。
1、A.在土地资源和装备受限的情况下,从最佳效益的角度出发,经营什么项目?配备什么机具?收支如何?作物产量、价格变化对规划的影响如何?B.在资金或机具受限的情况下,经营规摸多大?经营什么项目?收支如何?已有机具配套是否合理?如何改进?C.根据现有机具,确定服务项目和规模,预计收益——代耕服务。
单纯线性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计算步骤:1设变量2编约束方程组3编写目标函数4调用计算机程序根据程序中提到的提问输入:变量数n约束方程数m目标函数符号值-1为求最小+1为求最大。5输入约束方程系数矩阵A(m,n+2)输入目标函数方程系数C(n数的主要因素:1.作物类型(如:玉米、小麦、棉花或大豆等)2.同类作物不同品种;3.作物生长地域(如:不同国家)。
3、机械化农业企业是指用机器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也称农业机械化生产企业。包括生产型和代耕服务型两类。
生产型企业:拥有机械装备的农场等,从事本企业所经营土地的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