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机运用管理学复习

农机运用管理学复习

名词解释:1.农业机器作业工艺: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加工对象进行加工的方法、步骤、组织、监控等称为农业机器作业工艺。

2.农业机器作业生产率:农业机器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质量标准完成的作业量称为机器作业生产率。

3.试运转:拖拉机的试运转也叫磨合期或走和期。

凡是新的或大修后的拖拉机,应在投入使用之前,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逐渐加速的空运转和逐步加载的负荷运转的过程叫试运转。

4.农机作业贡献值:指使用农机与不使用农机两种情况下的收入变化之差,使用及不使用农机的成本变化。

5、农业机械化: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6、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7、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农业生产中用机器完成作业任务的度量,具体可以理解为机械代替用工量在全部用人畜力作业的用工量的百分比。

填充题1. 机械化生产对农业机器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优质)为前提、(高效)为基础、(低耗)为核心、安全作保证2. (机组)是进行农机械化业生产的基本作业单位,主要有(发动机)、(传动机构)、(作业机具)组成。

按照动力种类可分为(柴油机机组)、(汽油机机组)、(电动机机组)三类。

3.田间作业过程中农业机器转弯评定指标有(转弯路程长度)、(转弯时的操向次数)、(地头宽度)。

4.农业机器在田间作业时主要有(直行法)、(绕行法)、(斜行法)三种基本行走方法。

5.农业机器的技术状态参数主要分为(结构参数)、(诊断参数)。

6.拖拉机技术保养的类型可分为(班次保养)、(定期技术保养)两类。

7.技术保养周期的计量方法有(按工作时间(小时)计量)、(按主燃油消耗量计量)两种。

8.机组的变动成本主要有(油料费)、(劳动报酬费)、(日常维修费)、(大修费用)等几种。

9.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分为(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

10.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业经(2003年6月26日)农业部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9月1日起施行。

11、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12、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

13、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类(机器)和(农具)的总称。

14、农业机械化的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对(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改变;二是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变;三是对农业生产工艺的改变。

15、(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评价农业机械化的两项重要指标。

16、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把农业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技术体系。

判断题(10分)1.(X )《作业证》由农业部统一制作,全国范围内使用长期有效。

2.(V )不得对没有参加跨区作业队的联合收割机发放《作业证》。

3.(X )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境内成立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从事跨区作业中介服务活动,经过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审核认定即可。

4.(V)拖拉机所有人申请拖拉机转入的应当填写《拖拉机注册登记/转入申请表》,交验拖拉机,并提交下列证明、凭证:(一)拖拉机所有人的身份证明;(二)拖拉机登记证书。

5.(X )《作业证》可以跨行政区颁发。

6.( X)拖拉机考试距离不少于3公里,考试满分为100分,设定不及格、扣20分、扣10分、扣5分的评判标准。

达到60分以上的为及格。

不及格7.( V)大中型拖拉机(发动机功率在14.7千瓦以上),驾驶证准驾机型代号为“G”。

8.(V )拖拉机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每年检验1次。

9.(V )拖拉机按发动机功率分,14.7千瓦以上的为大中型拖拉机,不足14.7千瓦的为小型拖拉机。

10.(V )气门间隙过大将使气门开度减小,会使气门迟开早关闭,开启时间缩短,造成进气不足,排气不净。

11、农业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 V )12、农机拥有量是衡量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唯一标准。

( X )13、农业机械化程度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

( X )14、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 V )15、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X )16、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 V )17、单位面积上的农机动力少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重要因素。

( X )18、机组的时间利用率、速度利用率和幅宽利用率均小于1。

( X )19、技术生产率与理论生产率相比要低。

( V )20、田间效率主要取决于时间利用率,所以又把田间效率称为时间效率。

( V )21、机组作业费用中,维修费属于固定费用。

( X )22、机组作业的最低收费标准或成本与作业量无关。

( X )23、在机组作业盈亏平衡图中,只要服务规模达不到最低年作业量,就必定会亏损。

( X )24、为了节省资金,应该尽量延长农业机器的自然寿命。

( X )25、由于技术的进步,有些农业机器虽未到达自然寿命或经济寿命期,也要及时淘汰。

( V )26、机组作业费用中,管理费属于固定费用。

(V )27、机组作业费用中,劳动报酬既可以是固定费用,又可以是变动费用。

(V )28、确定机械化作业工艺方案时,只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生产率。

( X )29、在一定的机组条件下,地块愈小,作业面积完整率愈低。

( V )30、为了保证作业质量,作业时优先选择拖拉机Ⅰ挡。

(X )31、复式作业机组和联合作业机组一次进地作业可完成多道作业工序,既减少压地次数,也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

( V )32、降低机组驱动装置的滑转率可以减少机组对土壤的压实。

( V )33、田间土壤含水量大于50%以上时,进行耕翻作业将会严重地破坏土壤。

( V )34、在干旱时应采用复式作业边耕边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V )35、为了达到较好的碎土和平土效果,整地方向最好与耕地方向一致。

( X )36、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直径小的地轮滑移率大,直径大的地轮滑移率小。

( V37、对于单台播种机的机组,具有奇数开沟器的比具有偶数开沟器的稳定性能要好,因为中间的一个开沟器具有平衡稳定作用。

( V )38、使用联合收割机时,在作物产量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减少割幅的方法来保证正常作业。

(X )39、汽油蒸发性越好,就越容易汽化,则汽油的使用性能越好。

( X )40、汽油长期储存时可以用用铁质容器。

( X )41、储存时汽油不能放在暴晒处,应该放在暗光处。

(V )42、随着柴油粘度的增大,喷射时形成的雾化油滴的直径就大,不易受热,导致混合气不均匀、燃烧不完全等,所以柴油黏度越小越好。

(X )43、一般说来,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其燃烧性能较好,所以十六烷值越高越好。

( X )44、轴针闭式喷油器则因针阀伸出喷孔外,可借针阀疏通喷孔,即喷孔不易被杂物和积炭堵塞,故可使用安定性稍差的合格品轻柴油。

( V )45、不同牌号的轻柴油可以掺兑使用。

( V )46、在低温条件下缺乏低凝点轻柴油时,可以采用预温措施,以便使用高凝点轻柴油( V )47、润滑油除起润滑作用外,还在摩擦面间起冷却、保护、密封、清洁及减震降噪等作用。

( V )48、高粘度机油有利于保证润滑和减少磨损,所以一般选用高粘度的机油。

( X)49、为了保证润滑效果,在添加机油时,应把机油加满。

(X )简答1.什么是折旧,直线折旧法的原理是什么?2.提高机组生产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机组的有用机械能,另一方面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每亩面积上作业机械消耗的机械能3.农业机器的作业成本主要有哪些项目构成?油料费、工资、维修费、资金利息、折旧费和管理费。

各项费用中油料费居第一位,其次是维修费。

4.农业机器作业方案制定的步骤是什么?•1根据农艺技术要求确定机械化工艺•2配比机组•3确定组织方案•4方案组优•5技术实施•6方案优化•7确定方案v5.拖拉机发生故障时的征象主要有?• 1.作用异常• 2.温度异常• 3.声音异常• 4.外观异常• 5.气味异常• 6.消耗异常6.喷油器试验台检测主要有什么项目,并叙述检测方法?7、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良好,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1)农业机械化发展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2)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3)农业机械化投入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薄弱•1、农业机械化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农机动力机械增长速度过快,尤其是小型机械增加多,大中型机械和农田作业机械增加少。

•2、农机利用率低,农用油料供应不足•3、农业机械中相当数量已经陈旧,技术经济指标落后,技术状态差,更新缓慢,农业机械化经济效益差。

•4、农机管理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农机化发展需要。

8、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有什么关系?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9、什么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两者有什么不同?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都是评价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指标,但两个指标的含义却是有差别的。

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农业生产中用机器完成作业任务的度量,具体可以理解为机械代替用工量在全部用人畜力作业的用工量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即为:机械化水平反映的是作业效率。

表明机械化水平高低的指标常用劳均生产粮食数量,或生产1千克粮食的用工量等。

10、什么是机组生产率,影响机组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机组生产率是评价农业机器作业效果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定义为:机组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质量标准完成的作业量。

影响机组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机组时间利用率、机组速度利用率和机组幅宽利用率。

• 机组在单位时间内供的有用机械能量与完成单位作业量需要消耗的有效机械能量之比值就是机组生产率。

发动机标定功率• 发动机标定功率利用率• 拖拉机牵引效率• 作业时间利用率11、田间作业时,如何提高机组田间效率?田间效率等于时间利用率和幅宽利用率的乘积。

由于幅宽利用率较之时间利用率的影响较低,因而田间效率主要取决于时间利用率,所以又把田间效率称为时间效率。

因此为提高田间效率就要尽可能提高纯作业时间,减少非作业时间。

非作业时间包括:不实现作业量的转弯空行时间,用于加种、加肥或农药及停车卸粮等工艺停车时间,班内用于机组检查调整的停车时间,班内用于排队机器故障的停车时间,班内因组织不善引起的停车时间,班内因自然因素影响引起的停车时间,班内操作者生理需要引起的停车时间(如吃饭、休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