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广州市南沙区,位于广州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镇隔江相望;西与中山、佛山顺德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番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

南沙区下辖6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占广州总面积的11%。

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图1.南沙地理位置一、总体简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三大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和珠海横琴自贸区)、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自建设南沙自贸区以来,得益于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大力支持,南沙投资环境大幅优化,交通配套日益完善,重大项目频繁落地,商业氛围渐趋浓厚,各项指标发展较快。

截至2016年末,南沙经济发展大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2016年度南沙最新经济数据在2010年末,广州南沙的经济发展各项数据以及在广州市的占比情况如下:表2.2010年度南沙经济数据指 标 名 称 单 位 金额同比增长(%) 在广州市占比(%)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78.76 13.8 6.5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3,055.63 8.0 15.6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69.18 1.74.96税收总额 亿元 386.53 15.5 8.5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亿元 813.15 31.014.26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30,393 7.9 55.91 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1,273 8.167.57进出口总额 亿元 1,694.28 10.7 19.78 进口总额 亿元 637,10 27.4 18.85 出口总额亿元 1,057.182.620.38指标名称单位金额同比增长(%)在广州市占比(%)2016年在全市占比增量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85.68 17.08 4.58 +1.9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1,407.35 24.309.56 +6.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5.29 25.29 2.90 +2.06税收总额亿元215.21 46.04 6.43 +2.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122.42 -29.463.75 +10.51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1.23 11.56 29.08 +26.83集装箱吞吐量万TEU725.00 9.32 57.22 +10.35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00.55 10.79.69 +10.09进口总额亿美65.10 76.4211.75 +7.10由上述两表对比可知,南沙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各项指标在广州全市的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固定资产投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等方面在广州全市日益重要。

此外,和广州其他各区对比,可知自建设南沙自贸区以来,南沙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投资等方面的增长一直位居全市各区前列,具体如下表所示:表3.2016年广州各区GDP 及增速广州各区 GDP 总量(亿元) 占比(%) GDP 同比增长(%)荔湾区 1,080.76 5.51 6.3 越秀区 2,909.32 14.84 7.5 海珠区 1,550.34 7.91 8.2 天河区 3,801.18 19.38 9.0 白云区 1,640.80 8.37 7.6 黄埔区 3,005.68 15.33 5.6 番禺区 1,753.98 8.94 8.3 花都区1,168.625.968.1元 出口总额亿美元35.4642.937.33 +13.05南沙区1,278.76 6.52 13.8 增城市1,046.83 5.34 8.5 从化市374.68 1.91 7.519,610.94 100.00 8.2 广州全市表4.2016年广州各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速广州各区金额全市占比(%)同比增长(%)荔湾区340.15 5.96 1.6 越秀区337.65 5.92 -15 海珠区641.24 11.24 -3.5 天河区546.66 9.58 -20.8 白云区489.57 8.58 9.0 黄埔区856.55 15.02 8.4 番禺区604.36 10.60 4.3 花都区318.15 5.58 15.2 南沙区813.15 14.26 31.0 增城市526.02 9.22 33.0 从化市230.08 4.03 10.6 广州全市5,703.59 100.00 8.0二、国家政策1、中央和省市政策自2015年中央批复建立广东三大自贸区以来,中央各部委、广东省政府以及广州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南沙自贸区的加快发展,将其打造成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

南沙围绕门户枢纽定位,全力推进“一城市三中心”建设,成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支撑和引领全省新一轮对外开放。

广东与香港将在南沙自贸区建立“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

近两年,中央和省市政府相关发文汇总如下:序号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1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8号国务院建立广东三大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国家战略。

2 《海关总署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总署创新海关监管制度,促进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支持新兴贸易业态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展,促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支持发挥区域产业优势,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3 《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港澳办、台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和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银发〔2014〕337号中国银监会探索研究港澳地区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南沙新区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支持资质良好的信托公司到南沙新区开展业务。

支持包括港澳在内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在南沙新区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外资股权投资企业在资本金结汇、投资、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新模式,发行多种币种的产业投资基金。

4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南沙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新区加快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南沙新区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等管理权限;支持南沙新区开展金融创新;支持南沙新区构建区域交通枢纽,适时研究新建机场。

6 《广东银监局关于印发《关于简化中国(广广东省银监局简化银行机构及高管的准入方式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相关机构和高管准入方式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7 《广东省商务厅关于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商务厅促进进口业务发展,建设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和保税展示中心;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和商业保理行业发展。

8 《广州市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穗府办〔2016〕24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依托南沙新区、南沙自贸试验区和广州港的国际航运枢纽以及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打造国内主要商品口岸贸易集散中心和转口贸易中心。

构建国际资本集聚高地,吸引更多企业在穗设立总部、区域总部、跨国运营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共享服务中心,构筑总部经济高地。

汇总和归纳中央及省市的政策文件,我们可知广州南沙的国家定位、功能及发展方向为:国家战略定位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

省市广州城市副中心发展现代服务定位及功能业和高端制造业,开展国际贸易和保税服务等业务。

重点产业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发展高端装备、航运服务、特色金融等现代产业,做大钢铁、有色金属、粮食、塑料等交易中心, 打造国家级跨境电商示范基地, 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项目落户。

2、区块划分作为广东三大自贸区里面积最大的自贸区,南沙自贸区共有7个区块划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具体如下表及图片所示:序号名称面积1 海港区块15平方公里(其中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区5.7平方公里)2 明珠湾区块9平方公里3 南沙枢纽区块10平方公里4 庆盛区块8平方公里5 南沙湾区块5平方公里6 蕉门河区块5平方公里7 万顷保税港区块10平方公里(其中含南沙保税港加工区面积1.36平方公里)三、发展现状1、交通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截至2017年4月,南沙区高快速公路已建成169公里,连通南沙至东莞的虎门大桥二桥主塔基础施工全面完成。

在道路和机场建设方面,区内蕉门河“双桥”建成通车,凤凰一、二、三桥及凤凰大道全线贯通。

广州第二机场商务机场已完成立项选址工作。

在轻轨和地铁建设方面,根据广州市规划局2013年公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未来南沙区将配备一张密度堪比老城区的轨道交通线网,在轨道交通方面,南沙将建成4条国家铁路、4条城际轨道、5条城市地铁线路组成的轨道网络系统。

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规划包括10条地铁新线路,总长度258.1公里,总投资2,196亿元。

预计到2023年,广州将形成18条线路、总长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通车里程约为现在的2.5倍。

支持南沙发展是本轮地铁规划的最大亮点,在现有4号线的基础上,南沙再收获18号线、22号线,这是广州地铁迄今为止首次采用市域快线的模式,选用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的列车,实现30分钟由天河到达南沙的时空目标。

而且,这两条线也将是本轮规划中最早开工、最早完工的线路。

在新一轮地铁线网规划的10条线路中,有2条直通南沙区,加上在建的4号线南延工程,南沙未来将有三条南北向连通市区的地铁。

地铁18号线已于2017年开工建设,以实现30分钟内直通广州中心城区以及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邻近城市,1小时到达珠三角其他城市为目标。

18号和22号线将有力支持广州“南拓”战略,促进南沙新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实现南沙自贸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2、重大项目投资2016年,南沙全年安排1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2.4亿元,在建项目371个,涉及投资额1,557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