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 、“拍蝇”、“猎狐”,( A.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初步实现,()的笼子越扎越牢,()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2.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 D.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4. 十九大报告提出,( A.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 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D.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6. 十九大报告提出,(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7. 十九大报告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 D.共同愿望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所在。
8.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成立中央全面( B.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9.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 B.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0. 《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B. 社会主义制度)。
11.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遵循( 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12.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自治机关的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13.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两种以上)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应当予以奖励。
14. 《民法总则》自(.2017 年10 月 1 日)起施行。
15. 《民法总则》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6. 《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7. 《民法总则》规定,处理民事纠纷,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18. 《反间谍法》规定,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是(国家安全机关)。
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网络安全法》。
20. 《国防交通法》规定,民用交通资源的征用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1. 根据《地图管理条例》,我国实行地图(审核)制度。
22. 《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接受)。
23. 根据《环境保护法》,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的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4. 根据《广西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小餐饮登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登记的决定。
25. 根据《广西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广西的敬老活动月是(农历九月)。
26.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7. 《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8. 《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29. 《反间谍法》规定,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 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0. 根据《网络安全法》,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违反规定,将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中获取的信息用于其他用途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1.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大时,(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并根据网络安全风险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相应措施。
32. 根据《国防交通法》,民用交通资源征用范围不包括( D.交通抢修器材)。
33. 《工作机关条例》规定,(A.党委办公厅(室))负责推动党委决策部署的落实,按照党委要求协调有关方面开展工作,承担党委运行保障具体事务。
34. 《统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机关应当( A. 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
35. 《广西实施消防法办法》规定,广西的消防日是( C.11 月9 日)。
36. 《广西安全用电管理办法》规定,受电电压等级为( B.10 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用户应当履行规范设置用电设施安全警示标识等安全用电义务。
37. 《广西贯彻落实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党的领导干部被问责,受到诫勉处理的,(A.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
38. 《广西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广西建立( C. 八十)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
39. 根据《广西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参加自治区本级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其职工的工伤认定由( B.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
40. 《民法总则》规定,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41.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42. 根据《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并将检测评估情况和改进措施报送相关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
43. 根据《国防交通法》,不属于公民和组织应履行的国防交通义务的是(义务参与修建国防交通设施)。
44. 《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 C.两一)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次。
45. 《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 )日内分别处理。
46. 根据《民法总则》,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47. 《民法总则》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8. 根据《反间谍法》,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49. 《网络安全法》规定,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
50. 《地图管理条例》规定,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20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51. 《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52. 《工作机关条例》规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党的工作机关领导班子一般应当经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专业评估、合法合规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
53. 根据《反间谍法》,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54. 《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55. 《统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申请之日起(20 )日内作出决定。
56. 根据《民法总则》,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
57. 《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58. 我国城市的土地归(. 国家)所有。
59. 根据《宪法》,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60.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61. 《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62. 《宪法》规定,我国的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63. 《民法总则》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64. 《地图管理条例》自(201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65. 《国防交通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国防交通义务。
66. 制定《地图管理条例》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67. 《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
68. 《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生育或者依法收养的子女取得中国国籍的,其民族成份应当依据(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
69. 《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公民民族成份在户籍管理过程中被错报、误登的,由公安部门按照(纠错程序)更正其民族成份。
70. 《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71. 《民法总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72. 《信访条例》规定,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73. 《信访条例》规定,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再行提出信访要求的,应(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74. 《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 15 )日内分别根据不同情况依法处理。
75. 《信访条例》规定,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 (15) 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76. 《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 30 )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 政机关请求复核。
77. 《信访条例》规定,信访督办的对象是( 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