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法律基础知识》练习题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判断正误:(1’×20)
1、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行政合法性原则中的“法”,仅指宪法和法律。
4、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关系上,自己、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
5、行政主体的行为就是行政行为。
6、行政行为必定是合法行为。
7、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8、依法给以50元以下罚款的,执行人员可以当场收缴。
9、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国家需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10、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扣押人质解决纠纷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由此造成的损
失国家负责赔偿责任。
11、分立、合并后的法人为新的法人,因此对原法人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12、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
13、无因管理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
14、债的客体具有广泛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物都能成为债的客体。
15、违反合同的一方只要承担了违约责任,就可以不履行合同。
16、善意占有就是合法占有。
17、知识产权是对同一客体同时可以享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民事权利。
18、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世,止于死亡。
19、依法核准登记的法人可以进行各种民事活动。
20、任何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2’×10)
1、具有最高地位的法是:
A党章B宪法C刑法D民法
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之一,是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通过
B由专门委员会起草,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数票通过
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仪案,全国人大半数以上的多数票通过
D由全国人大常委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
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通过
3、人治与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方式,两者是:
A相辅相成的,互相补充的B根本对立的
C不分优劣D人治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4、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
A行政法律关系B行政关系
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D监督行政关系
5、某税务局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A征收税款B购买办公用品
C租用办公用房D分配内部公用车辆
6、市人民政府批准,市节水办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对某企业进行了处罚这里的
行政主体是:
A市人民政府B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C市节水办D实施处罚的公务员
7、甲、乙为亲兄弟,父母双亡。
甲在县城工作,乙年满14岁,弱智。
乙在父母死后
一年内住属父丙家。
现甲、丙都不愿担任乙的监护人,依照《民法通则》,乙的监护人应是:
A甲B丙C甲或丙D乙所在的村民委员会
8、不能作为物权客体的是:
A地下矿藏B江河湖泊C行为D飞机
9、下列财产不能抵押的是:
A房屋B机器C土地使用权D土地所有权
10、支付违约金只适用于:
A对知识产权的保护B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C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D对人身权的保护
三、不定项选择:(2’×20)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它有自己的特点:
A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B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C宪法的
阶级本质与普通法律不同D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与普通法律不同
2、在我国,下列人员中没有选举权的是: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B智力发育不正常的人
C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D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社会经济权利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下列情况下,公民有从国家和
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年老B疾病C丧失劳动能力D失业
4、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常委会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及常委会
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常委会
D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5、下列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A省、自治区B设区的市
C县、不设区的市、直辖区D乡、民族乡、镇
6、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许可行为的有:
A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B司法部颁发律师资格证书
C公安机关发放居民身份证D卫生管理部门颁发的开业行医许可7、行政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
A权力机关B司法机关C审计机关D行政主体
8、行政行为合法的要件包括:
A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B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
C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的程序和形式D行政行为的权限合法
9、下列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有:
A某劳动局规定:本辖区内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应报本局签证
B某劳动局对本辖区内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予以签证
C某公安局规定:非机动车辆不得上桥
D某公安局对违反规定上桥的的人员罚款50元
10、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
A通报批评B赔偿损失C行政处罚D行政处分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种协议不适用合同法:
A婚姻B委托C收养D监护
1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C行为不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D行为人意思表示必须使用书面形式13、下列行为不能委托他人代理的有:
A签定合同B婚姻登记C演讲D企业法人登记14、由于下列情形,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不承担民是责任的有:
A不可抗力B受害人自身的过错C正当防卫D紧急避险15、下列机构中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有:
A某公司人事部B某省财政厅C某校物理系D某县政府16、物权具有以下特点:
A独占性B排他性C追及权D统一性
17、我国法律规定的担保方式有:
A质押B保证C抵押D留置E定金
18、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
A停止侵害B恢复名誉C消除影响D赔礼道歉E赔偿损失
19、下列民是责任方式中,属于财产责任方式的有:
A停止侵害B赔偿损失C消除影响D赔礼道歉E消除危害
20、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推定原则
D共同过错原则E公平责任原则
四、案例分析:(10’)
1998年4月,某公司职员王某因不遵守公司纪律被扣发当月奖金并被通报批评,王某因此对公司领导李某怀恨在心。
某日,王某下班后到李某家中讨说法,后与李某发生争吵,王某盛怒之下乱砸李某的家具和电器,李某在阻拦时被王某推倒并受伤。
附近派出所闻干
警讯后赶赴现场,将王某带回派出所,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200元。
李某住院半个月,住院费2000元,交通费100元,并因未正常上班,损失奖金200元。
李某出院后,要求
王某赔偿他上述损失及家具损失1700元。
而王某认为自己已承担行政责任,不同意再赔
偿李某的损失,李某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本案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五、模拟签订一份借款合同:(10’)
要求:1)格式正确
2)内容具体明确
3)要有担保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