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ppt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ppt


防范措施 :如果护士忙得实在顾 不上巡视,可在输液时对病人及其家属 说:“输液处千万不能肿!否则会坏 死!” 如此,若输液处有渗漏,病人 家属会心惊胆颤地跑来告诉你:肿了!” 经验是:忙时,有劳家属代观察!
1、2010年6月29日上午, 常州一家医院一名护士在给 病人挂盐水时,误将打入食道的营养液当成了盐水输入 了病人的静脉,虽经医院积极救治,但病人还是不治而 亡。护士未做好三查七对。 2、有一位无名高热病人,极度衰竭,“恶液质”状态。 一日,病人烦躁,进修医生医嘱:冬眠灵一支肌肉注射。 一位老一点的护士值班。护士说:医生,请你写上剂量。 医生急眼了:让你打一支就打一支,你是医生还是我是 医生!!!护士拿了一支50mg的冬眠灵给病人肌肉注 射。结果病人血压下降,再也没升上来。
教训:1.处理医嘱时要养成好习 惯,先转抄各种执行单,核对后再签字。 2.任何时候不要有侥幸心理,查对制度 不能走过场。
事件8:有个护士上夜班,很忙,给 病人的脚上打上甘露醇,也没巡视,到拔针 时,病人的注射部位都肿了,甘露醇都输在 血管外,也没处理,到第二天,病人的脚又 红又肿又痒,上白班的护士给他马上用50% 的硫酸镁持续湿敷,一直敷了3天,才消肿, 没导致坏死。
3、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 点,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 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 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 静点。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 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 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 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4、医院停电后,护士把婴儿放在暖气片上,后来电后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
1、责任心不强,对病人关爱不够。
2、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欠缺。
3、违反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分级
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输液流程、吸
氧,手卫生等)。 4、医患沟通、护患沟通不到位。 5、其他因素。
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1.操作过程中专心致志,操作结束再查一下是否一切 已处置妥当。 2.患者有异常征象,即使医生在旁边也应汇报并记录。 3.健康指导应体现人文关怀,并了解患者的理解和接 受能力。 4.各种操作前切记查对姓名,并向病号说明床位不可 随意调换。 5.常用药物的剂量应牢记,对不熟悉的药物应向医生 核对剂量。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 国人帕布斯· 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 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 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 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 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 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 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分析原因: 1、紫外线的开关安装的位置不合适。 2、护士巡视不到位。 3、护士的安全意识不强。
事件2:一患者做B超检查显示有 尿,但患者自述排不出,于早晨7 点行导尿术。晨会8点护士交班说: 患者行导尿术后无尿液排出。交 班后到患者床前查看,发现尿管 和尿袋内无尿液。检查后发现导 尿管的管道堵头未拔,拔出后, 尿液顺利排出。
提示:在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 性的人群当中,仍然有7%的人有发生 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事件6:一位个体医生,用挺便宜的价 格买了一批“先锋霉素5号”。一天,他病了, 他躺在自己诊所的诊察床上,自己为自己静 点他自己诊所的刚买的“先锋霉素5号”。不 一会儿他夫人从里屋出来,发现丈夫静静的 躺在床上没动静,走进一看:已经死了。结 果:个体医生买进的、价格便宜的“先锋霉 素5号”安瓶内实际装的是“青霉素”,而标 签却是“”先锋霉素5号。
真实案例:新生婴儿洗澡被烫伤
事发在今年2月28日上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坂田雪 象医院。 新生儿父母称儿子刚出生不到一天,被护士抱去洗 澡时不慎烫伤严重,目前正在市二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
烫伤面积为7% 小婴儿的屁股两侧均被严重烫伤
7、有一位年轻帅气的男性糖尿病病人,饥饿难忍,很难 控制饮食,也就很难控制病情,本人很痛苦。一天他 和一位护士交流:医生,求你治好我的病吧。护士说: 糖尿病在世界上都治不了,我有啥法。病人说:那我 就得饿着吗,护士说,那可不,吃多了就不行!!! 那时是80年代中期,还没有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说 法。结果,病人自杀了。
分析原因: 1、护士未做好三查七对。 2、护士未执行操作流程。
输液流程:医生下长期医嘱 → 主班护士 转抄到治疗本上并与治疗班护士查对医 嘱 → 护士抄写巡视卡和输液贴 →治疗 班护士查对姓名、药物,配制药液 → 责 任护士再次查对姓名、床号,进行输液 操作,在巡视卡上签名,注明时间 → 护 士更换液体,每瓶要签名注明时间 → 液 体滴完,查看巡视卡,拔针。
事件4:一位甲状腺术后的病人, 感觉憋闷,医生吩咐护士带其去 走廊活动,次日清晨,病人窒息 死于床上。护士承担所有的责任。
分析原因: 1、护士首先执行了口头的 错误的医嘱。 2、未及时巡视病房。
事件5: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男性病人,到一个职工医院 看病,医生医嘱:青霉素试敏。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配置 了试敏液并做了试敏。结果“阴性”。按医嘱为病人静点 青霉素。扎上针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慌、心难受,呼吸 费劲,护士赶紧叫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心脏问题,急检心 电,测量血压,并立即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无效死亡。家 属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专家讨论认定病人 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作无误,但医生、 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诊断有误是病人死亡的原因。 假如当时就确定是青霉素过敏并按青霉素过敏实施抢救, 病人有可能免于死亡。
提示:护士有职业护士证不假,但是, 当不知道药物的确切来源时,千万不要随便 为别人注射药物,出事就糟糕了。 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
事件7:有个鼻中隔术后患者,主班护士 处理术后长期医嘱时只抄写了一张输液卡, 而未按医嘱更改治疗单,而当天全科总医嘱 已核对过了,第二天,第三天是休息日,主 班都未按常规核对医嘱,致使患者两天未用 止血药,她们执行的仍然是术前的长期医嘱! 好在患者并未出现切口出血的情况。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部-***
护理不良事件:因护士责任心不强、 不执行操作规程、不执行核心制度, 给病人未造成伤害、造成轻微伤害、 造成严重伤害,引发或未引发投诉 纠纷的事件。
事件1: 22:00一患儿以发烧收入传染 病病房,入院后两名护士给予入院介 绍,并告知紫外线灯的开关不能随意 打开。早晨6点护士巡视病房,发现紫 外线灯开着,赶紧关了,并问了一句: 什么时间打开了?事后,患儿和陪人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多次到 医院要求赔偿。
婴儿被烤死。原因是护士交班内容不全不细。
5、一病人请假到时间了未归,护士没有及时催返, 病人意外死亡。原因是护士没有及时告知家属,没 有采取任何措施。
6、香港玛嘉烈医院发生护士烫伤男婴事件,院方 成立调查小组结果批评该名护士“走快捷方式”, 只用手掌无用手肘试水温,铸成大错。采取的改正 措施是购入洗澡用的温度计,检讨护理程序,培训 及监督年资较浅护理人员。
分析原因: 1、护士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操作结束后,未有尿液排出,应 查找原因。 3、患者1小时没有尿液排出,应该 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应考虑患者 病情异常。
事件3: 患者常规输液,液体未滴完, 护士拔了针(情况一患者未挂输液卡, 情况二患者悬挂输液卡),发现还有 液体后给患者解释,并重新进行输液。
护理工作环环相扣!
护理安全人人有责!
任何阶段、任何护理人员都是关键!
任何不良事件都是可以预防的!
11.不要为任何人注射来源不明的药物。 12.明确不执行的医嘱及时请医生“DC”。 13.手术过程中“要求医生必须针不能离针持,不能离手,不 能空针送回”;“关腹前和关完腹、缝合切口完毕都要 仔细清点各数”。 14.牢记250ml液体加钾不超7.5ml,500ml液体加钾不超 15ml。 15.药盒里的药也有装错的时候,抽药前、抽药后、用药 前切记保留安剖查对。
8、2009.05北京海淀区一20岁青年从移植舱内走出自杀。 医院给予赔偿,理由是护士未及时发现心理变化,给 予指导,从移植舱内出走未及时发现。
9、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 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 好吧。两个人换了过来。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O型血和 B型血。护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O型血,一袋 是B型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护士按印象中的病人应该住的床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输上 了血。不一会儿,一位女病人喊到:我腰疼的厉害!!!结果大家知道 了吧?输错血了,其中一位病人发生了溶血反应。 10、一位手术后病人死于心脏病突发。医生很纳闷:不记得病人有心脏 病呀。再次检查病例,发现病人的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而在体温 单上脉搏记录每天每次都是80次/分左右。医生每天查房时都要看一下 体温单的生命体征。医生也太粗心了。我不敢说护士有什么责任,但据 说,有很多护士每天在测量病人体温时并不测病人的脉搏,只是靠目测 病人的状态来估计脉搏的次数。这样的护士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 才是偶然的。
6.特殊药物输注过程加强观察,并向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宣 教以协助观察。 7.药物过敏试验阴性者输液过程也应加强观察,首次输液速 度应先调慢,观察一段时间无反应再调整速度。实在忙不 过来时,请家属协助观察。 8.对你记录的每个数据负责。 9.病情观察是护士最富挑战性的一项工作,它需要丰富的学 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10.除抢救过程外不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口头医嘱后及时请 医生补医嘱!
根本问题分析法: 问题:发生了什么事? 原因: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措施:如何可预防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输液事件:液体未滴完拔了针,为什么→不知道还 有液体,没找到,为什么→按照操作规程该有巡视 卡,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为什么还拔错?→ 是护士不想写还是不知道要写?我们有流程吗?护 士都会吗?结果是我们修订完善我们的流程,并且 人人都会,都按规范的去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