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是必修3《文化生活》整书的最后一讲,是全书整个知识的一个升华。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劳动和奉献精神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把握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按照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2、能力目标: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依据: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是本书的最终落脚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义重大。

2. 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依据:很多错误观点认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自我实现”,高二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
所思考,由于现代社会多种价值观的存在,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分析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2. 活动探究法
意图: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
意图: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说学法
1. 自我探究法
2. 合作学习法
3.分析归纳法
4.反思评价法
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⑴学生准备: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四个小组
第一组负责收集笑脸,寻找幸福;
第二组负责查找任长霞先进事迹;
第三组收集尼克.胡哲的资料;
第四组查找刘志军的资料。

⑵教师准备:
收集资料、书写教案、制作课件、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吸引学生走进课堂。

2.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雷锋传人——郭明义》
提问:(1)郭明义是幸福的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的视觉冲击力,调动学习兴趣,并设疑,引发学生思考。

3.讲授新课
【板块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探究活动1:“笑脸看天下”
(1)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
紧接“郭明义是幸福的吗?为什么?”这一问题,由第一组代表展示收集的笑脸图片,多媒体辅助。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幸福即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从社会生活中发掘人生的真谛。

【板块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突破难点
探究活动2:辩论赛:个人与社会的对话
继续进行设问:郭明义完全是靠“个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个人与社会的对话》辩论赛。

正方:个人离不开社会
反方:个人可以脱离社会
设计意图:在激烈的辩论中,在思想的交锋中,在实例的阐述和分析中,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最后通过共同评议得出结论: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进而突破难点。

【板块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探究活动3:人生看台——榜样的力量
由第二、三、四组的同学分别介绍任长霞、尼克.胡哲和刘志军的资料,结合郭明义的案例对比进行设问,请学生思考:
(1)任长霞、郭明义、尼克.胡哲和刘志军那一个是我们的榜样?为什么?
(2)生活中这样的榜样还有那些?
(3)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举出如牛玉儒、袁隆平、霍英东、“无腿超人”约翰.库缇斯、刘翔、刘伟等先进人物。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和鼓励。

由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出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进而得出结论并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得出如何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劳动和奉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磨砺自我中去实现人生价值。

并由学生谈谈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强调重难点。

5.巩固练习:习题见课件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所学知识。

6.布置作业:
(1)适量的同步练习题。

(必做)
(2)拓展学习:采访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撰写一篇调查报告.(选做)
设计意图:反馈矫正,以便于进行教后反思。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文的粗浅认识和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做出调整,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