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德贝尔格曼华通物料输送有限公司气力输送系统介绍现场培训用材料(试行版) 05.3.30前言:气力输送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一:电厂输送的物料(输送对象)1:电除尘的飞灰。
2: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灰。
3: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底渣。
4: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石灰石粉料。
二:电除尘飞灰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对输送的影响1:粒度粒度是对粉煤灰颗粒大小的度量,是粉煤灰的基本物理参数之一。
粉煤灰许多的物化性能与此参数有密切的联系。
测量方法:筛分(范围)和粒度分析仪(范围更小的数值范围)。
粒度大将引起在浓相输送中不容易形成灰栓、导致输送困难并引起耗气量增加。
2:密度密度:单位容积内的重量。
气化密度:灰层处于气化状态下的密度。
在粒度相同时,密度小、孔隙率高,易输送。
3:粘附力粘附力是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距离的)、静电力(带相同电荷和相反电荷之间颗粒的引力和排斥力)、毛细粘附力(2个相邻湿润颗粒之间的拉力)总合。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距离的成反比,距离超过100A(1A=0.00001μM)时,此力忽略不计。
当分子力很大时,粉粒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增加粘性力.静电力:带相同电荷和相反电荷之间颗粒的引力和排斥力.在相邻带电的粒子间的空气介质湿度教大,册静电力的作用就会显著减弱或全部消失.粘附力大,会导致灰的流动性差,导致落灰困难并会增加浓相输送的困难。
4:磨蚀性粉煤灰在流动中对管道壁的磨损。
影响磨蚀性的因素:粉煤灰颗粒的硬度、灰的几何形状、大小、密度、强度、流动速度。
粉煤灰颗粒的硬度:是物料磨蚀性及抗破碎性程度的表征,又是物料强度、流动性好坏的度量。
硬度高:流动性差;导致为输送高硬度的物料需要耗费大的耗气量。
一般:多棱体比光滑表面磨蚀性大、粗灰比细灰磨蚀性大。
在5-10μ的颗粒磨蚀性可以忽略;颗粒增大;磨蚀性增加,增大到极限值后,磨蚀性下降。
磨蚀性与气流速度的2-3次方成正比。
灰的浓度低,磨蚀性大;灰的浓度高、其磨蚀性低。
5:灰斗内的架桥和离析架桥(棚灰):粉料堵塞在排料口以至于不能进行自由落体的排料。
架桥的原因:堆积密度(大)、压缩性(高)、粘附性(粘、软)、可湿性(高)、喷流性(差)、拱顶物料强度(高)、储存时间(长)、出料口(小)括号内是增加架桥发生的诱因变化趋势。
防止架桥的措施:2合理设计灰斗的形状和尺寸,安装时要保证灰斗的密封严密。
3对灰斗进行保温(防潮)。
4减小粉料对灰斗的流动磨擦阻力,在灰斗拼接时,保证钢板之间无突台。
5降低灰斗内的压力,提高负压,防止灰粉被压实。
离析:颗粒状态的物料在高度趋势变化时,出现的颗粒运动,。
1在高度堆积过程:细料从堆积的物料中分离出来。
2在高度下降过程:粗料从堆积的物料中分离出来。
3溜槽造成的离析:在物料斜面上运动时,颗粒大的物料速度快,落下后远离斜面的末断;颗粒小的物料落下后,靠近斜面的末端。
严重的离析直接影响会的流动性、增加落料的困难,导致在进入设备后,流化困难、输送困难、耗气量增加、管道磨损加剧。
防止出现明显离析和溜槽的措施,保证颗粒的差值小,使物料的颗粒粒度分布在一定范围,分布范围小,则离析和溜槽的现象弱。
三:输送1:灰气比在气、固两相流中,固体物料和气量的比值(质量比、容积比)。
灰气比越大,输送能力越高。
但悬浮输送,灰气比大压力损失大,易堵管。
2:实际浓度在输送管道中,单位长度内的物料质量和气体质量之比。
在气流与物料速度相等的时候,实际浓度等于灰气比。
(稀相和栓塞浓相)3:物料在管道中的状态★均匀流(悬浮流):物料均匀分布在管道的气流中;属于稀项输送。
其灰气比低(浓度低)、速度快、对管道磨损大。
输送动力是:气动力★部分流:速度降低后,灰被气流带动。
属于中相输送。
其速度低于均匀流。
★栓柱流:物料充满一段管路,形成栓柱状。
属于浓相输送。
输送动力:栓柱两侧的压差。
流动速度低,对管道磨损小。
四:气力输送特点(与水利输送比)优:1:节省水2:有利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3:占用场地小。
4:减少污染。
5:减少管道结垢和腐蚀。
6:自动化程度高,运行人员少。
7:输送管路布置方便。
8:可以用于长距离输送。
弱:9:对维护要求高。
10:对运行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11:对粉煤灰的粒度和湿度有限制,不宜输送颗粒粗大和潮湿的灰。
五:气力输送分类1:按输送状态分:悬浮流、部分流、栓柱流。
2:按输送压力状态:动压(悬浮流)、静压输送(栓柱流)。
混合(动静都有-双套管)。
3:压力不同:正压、负压(设备和管道磨损大)。
六:栓柱流不宜浮动的物料,堆积在一起并完全充满了一段管路。
输送靠栓柱前后压差产生的推力;属于压差输送。
而悬浮流为气动力输送。
栓柱的产生:一般在管道的某一段上设计有一个脉冲气切刀,当物料经过时,物料被切割成段。
影响栓柱流的因素:灰的粘附性、可湿性、存储时间和灰表面强度,以及脉冲切割刀的强度(气量压力、输送用气的水分、温度)。
保证措施:强化气化风系统、减少水分对灰和空气的侵入、适当调整脉冲切割刀的气量。
我公司主要从事:正压栓柱流输送。
在我公司主要产品AV、MD、PD、TD等输送系统的管道上,均设计有脉冲气切割刀,气量将根据在标准设计下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气的压力一般不低于0.55MPA。
在众多运行的现场中,运行良好,在灰库的入库管道上可以明显辨别栓柱状态的灰栓。
主要特点:和其他系统比较消耗气量小、灰气比高、管道使用寿命强、运行时管道振动小、对管架的要求低。
第一节:气力输送系统基本介绍一:系统图(受不同现场的限制,无法给出具体数据,在培训时需要按照系统图逐一填写。
) 1:从系统图上可以看出,该系统由X台炉的输送系统组成.每台炉设X个电场,每个电场由X台泵组成.其中:一电场由X台XX型号的泵组成,管道为DNXXX.二电场由X台XX型号的泵组成,管道为DNXXX.三、四电场各由X台XX型号的泵组成,由切换阀进行电场运行的切换。
省煤器由X台XX型号的泵组成,管径为DNXXX。
2:灰库上安装布袋除尘器、真空压力释放阀、切换阀、高、低料位计。
3:输送空气来自X台XX立方的空压机及冷干机组成的气源系统。
4:仪用空气来自大厂仪用空气系统(或来自仪用空压机)5:在XX电场的灰斗上设计有高料位计,对灰斗存灰量起到进行监视作用;在XX电场的灰斗上设计低料位计,用于和循环间隔定时器并联起到触发该电场运行的作用。
第二节MD泵工作介绍一:MD泵结构介绍:从示意图和装配图可以看出:1:主MD泵由入口圆顶阀、排气圆顶阀、主输送空气管路、流化空气管路组成。
2:付MD泵由入口圆顶阀、排气圆顶阀、流化空气管路组成。
3:出口MD泵由入口圆顶阀、排气圆顶阀、流化空气管路、泵后补气管路组成。
4:每台MD泵设计有泵内高料位计,泵间管道设计有泵间补气管路。
二:MD泵运行条件1:主电控屏幕上的启动/停止/吹扫开关置于“启动”或者“吹扫”位置。
2:就地主泵的气控箱上程控/就地按钮置于“程控”位置。
3:输送管道压力小于0.03 Mpa。
4:其他联锁条件正确,(在运行状态下)泵内没有高料位信号。
5:输送供气压力大于0.55 MPa 。
6:主泵入口和排气圆顶阀关闭并且密封。
7:所有副泵的入口和排气圆顶阀关闭并且密封。
8:最小循环周期定时器关闭或手动旁路按钮按下。
9:管路确定可用。
10:输送目标灰库有空间可用。
三:MD泵工作步骤:1:在其他条件满足时,当循环间隔时间到时或灰斗低料位触发,所有入口圆顶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得电打开,由于排气圆顶阀和其使用同一个气控阀,所以,排气阀也同时打开。
受重力的作用,灰斗内的积灰落入泵内。
2:当落料定时器到时或泵内料位计触发信号,在延时2秒后,所有入口阀和排气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失电关闭。
3:当所有入口阀和排气阀关闭并发回密封信号后,主输送空气阀和所有流化空气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和得电打开,输送空气分别通过此2种管路进入输送泵内。
4:当输送压力低于设定的结束压力(0.3BAR)后,延时20秒后,所有的主输送空气阀和流化空气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失电关闭,此次的输送结束。
待条件满足时,开始新的输送循环。
四:程序自动疏通若在输送中,输送压力高于设定的压力值,主输送空气阀、主流化空气阀、伏泵的流化空气阀、出口泵的空气阀将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失电依次关闭;但输送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上述阀将陆续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和得电打开,直到输送压力符合输送完成的数值要求。
在设计中,一般关闭所有阀的压力为3.5BAR,重新打开上述阀门的压力为1.5BAR。
在调试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的3个值(既结束压力、关闭进气阀压力、重新打开进气阀压力)有所调整和增加设置。
第三节AV泵工作介绍二:AV泵结构介绍:从示意图和装配图可以看出:1:主AV泵由入口圆顶阀、主输送空气管路、流化空气管路、泵体组成。
2:付AV泵由入口圆顶阀、泵体组成。
3:出口AV泵由入口圆顶阀、泵体组成。
4:泵间管道上设计有泵间补气组件。
二:运行条件:1:主电控盘上的启动/停止/吹扫开关置于“启动”或者“吹扫”位置。
2:就地气控箱上程控/就地按钮置于“程控”位置。
3:输送管道压力小于0.03 MPa 。
4:输送供气压力大于0.55 MPa。
5:主泵入口圆顶阀关闭并且密封。
6:所有副泵的入口圆顶阀关闭并且密封。
7:管路确认可用。
8:目标灰库空间可用。
9:设定的循环周期时间到时,或者就地主泵气控盘的手动旁路按钮被压下。
三:工作步骤为:1:在其他条件满足时,当循环间隔时间到时或灰斗低料位触发,所有入口圆顶阀依次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得电(由主泵开始,间隔1秒)打开。
受重力的作用,灰斗内的积灰落入泵内。
2:当落料定时器到时,在延时2秒后,所有入口阀依次(由主泵开始,间隔1秒)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失电关闭。
3:当所有入口阀关闭并发回密封信号后,主输送空气阀和流化空气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和得电打开,输送空气分别通过此2种管路进入输送泵内。
4:当输送压力低于设定的结束压力(0.3BAR)后,延时20秒后,主输送空气阀和流化空气阀关闭,此次的输送结束。
5:待条件满足时,开始新的输送循环。
四:程序自动疏通若在输送中,输送压力高于设定的压力值,主输送空气阀、流化空气阀将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失电关闭;当输送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上述2个阀将再次通过相应的电磁阀线圈和得电打开,直到输送压力符合输送完成的数值要求。
在初步的设计中,一般关闭空气阀的压力为3.5BAR,重新打开上述阀门的压力为1.5BAR。
在调试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的3个值(既结束压力、关闭进气阀压力、重新打开进气阀压力)有所调整和增加设置。
第四节 D泵介绍一:D泵的结构介绍从示意图和装配图上可以看出:1:主D泵含有入口圆顶阀、出口圆顶法、排气圆顶阀、平衡圆顶阀,流化管路。
并有主进气管路。
2:付D泵含有入口圆顶阀、出口圆顶法、排气圆顶阀、平衡圆顶阀,流化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