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热点聚焦】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会议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律制度。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党分别从建设、改革、法律三个维度一步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
2012年:十八大一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一提出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一一要求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新《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2015生1月1 日,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
新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环保法》。
新《环境保护法》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加重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等方面有了重要突破。
还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考点分析】(一)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说明了什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3)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等。
(还可从环境国情等角度回答)2•“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 启示我们该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解决环境问题;(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环保资金投入;(3)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3.“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体现环境,就是用法律保障人们享用这些生态产品的权利,就是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 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具有什么作用?(1)法律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法律作用:规范和保护。
4.“生态产品是公共产品,生产生态产品的生态空间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这些生态空间不仅是我们当代人所有的,也是我们后代的,是我们子孙的。
”这要求我们在追求发展时做到什么?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即做到可持续发展。
5.“要有效约束开发行为,从征服自然、损害自然、破坏自然,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一观点符合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思想?符合和谐社会哪一特征?(1)老子的“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很多生态脆弱的区域,可以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但做不到‘一方水土养富一方人' 因为无法承载过量的生产和过度的开发。
”这启示我们该如何发展区域经济?(1)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2)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7.“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不仅要求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要实现从改造自然转变为有效约束人的开发行为,也要求经济方面的法律要实现从促进加快发展,转变为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说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要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要落实哪些基本国策?(1)关键:科学技术。
(2)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新《环境保护法》1.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其修订的依据是什么?(1)知识点: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③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等等。
( 2)修订依据:宪法以及我国的环境国情。
2.“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新环保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发展中面临着哪双重压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3.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这要求领导干部在任期间该如何做?( 1 )要依法执政;( 2 )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新《环境保护法》赋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权限,环保部门也将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
这体现出教材中的哪一道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5.环境问题一天两天看不出来,所以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及领导千部在决策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什么要求?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应树立哪些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
从承担责任角度,指出损害生态环境的企业应怎么做?勇担过错。
6.新《环境保护法》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这一做法会给环境违法者带来怎样的影响?环境违法者违背了诚信这一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无法在社会立足,事业难以成功。
请从诚信守则的角度,劝说环境违法者:PM2. 5 (1)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保护环境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应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2)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保护环境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长远利益,我们应该努力保护环境。
7 •为什么要实施“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有何必要性?)(1)环境国情角度: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
(2 )环境问题危害角度: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3)意义角度: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突围“霾”伏,实现“奥林匹克蓝”【热点聚焦】1.“治理雾霾”列为我省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长李强在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布了2015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其中“加大雾霾治理力度”摆在了十大民生实事之首。
2•降雾霾一一中国官员政绩考核的新风向“ PM2.5终期考核不合格将扣减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更影响组织部门干部考评。
”这一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的大气环境考核制度首次将空气质量全面纳入中国地方领导干部考核。
“降雾霾” 有望成为中国官员政绩考核的新风向。
3.2015年我省金华等地烟花爆竹禁限燃2015年1月14日,金华警方开出了禁限燃令实施后的第一张罚单。
当天,警方接到群众报警,某小区有人燃放烟花爆竹。
经查,该小区内有人结婚,家里正热闹迎着新人。
警方对户主进行了教育,并处以300元罚款。
4.“ APEC蓝”已过去,“奥林匹克蓝”会来吗2014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确定在受雾霾污染严重的北京举办。
会议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接近一级优水平,为京城带来了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网络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
“APEC蓝”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
2015年3月22日至29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对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进行实地评估考察。
北京的申奥理念、场馆条件、接待能力和公众支持率等都是加分项目,但北京的雾霾问题着实让人担忧。
环境治理问题成为众多国内外媒体反复追问的焦点问题。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申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北京不仅会有“ APEC蓝”,还会有“奥林匹克蓝”,到2022年,北京将向全世界展示空气治理的成果。
【考点分析】1 •雾霾天气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
2•“治雾霾”列为我省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雾霾具有怎样的危害?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们健康,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注意:雾霾问题的危害,更多时候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得出)3•运用“珍爱和尊重生命”的知识,说说留住“APEC蓝”的必要性。
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应该得到尊重和珍爱。
留住“APEC蓝”是尊重和珍爱生命的需要。
4•说说“人人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的理由。
(1)人人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每个人都离不开大气,大气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 )人人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因为大气污染与汽车尾气排放、燃煤(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 等因素有关,而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离不开汽车和电。
5•针对以下致霾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6.(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实现“奥林匹克蓝”需要我们做出怎样的努力?)(1)政府:①加强管理和引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能力,倡导绿色GDP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发展循环经济;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⑤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等。
(2)企业:①遵守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②依靠科技,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
(3)公民:①积极宣传环保,提高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等。
7•“降雾霾”有望成为中国官员政绩考核的新风向说明了国家对环境的重视,请分析原因。
(1)环境国情角度: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2)环境问题危害角度: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3)执政理念角度: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4)指导思想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一直以来,对官员考核制度指标的设置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政绩观的导向。
如今把PM2.5纳入官员考核,说明中国政府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哪一建设?如何将这一建设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中?(1)生态文明建设。
(2)如何融入:①经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等;②政治建设:完善资源、环保方面的法律,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鼓励公民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积极行使监督权等;③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等;④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