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000大学生教你挑大学选专业-大学篇我毕业于哈工大威海校区,研究生是保送到哈工大本部,现应高考填志愿看看通邀请总结一下我们学校各个方面的情况,供大家报志愿的时候参考一下。
首先声明几点,1.这篇文章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学校80多个人合力完成的,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同学都有,我只是最终执笔做了汇总。
2.我们只是很客观的分析,无任何美化,无任何贬低,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和哈工大的哈尔滨校区比较:很多人都知道哈工大是老牌C9名校,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985名校。
但你报志愿的时候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哈工大与哈工大(威海)在志愿书里边是分开招生的,并且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于是你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哈工大(威海)和平常说的哈工大有什么不同呢?哈工大(威海)还算正式的985么?哈工大(威海)有哪些优劣势呢?哈工大(威海)的毕业证学位证和总校有什么区别么?那我就来详细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一、先说相同的:1.首先,哈工大(威海)确实是哈工大的一个校区,国家没有哈工大(威海)这个学校的注册,只有哈工大,也就是说你到威海上学和到哈尔滨上学,在国家看来都是哈工大的学生,都是985,没有区别。
2.毕业证和学位证与哈尔滨本部的一模一样,章也是哈工大本部盖的章,毕业证不会注明威海。
在校友圈中间,哈工大威海校区,哈尔滨校区,深圳校区,互相认同,没有歧视,因为威海校区的主干专业就是从哈尔滨本部搬过去的,很多老教师还是哈工大的元老。
3.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威海的学生会到哈尔滨校区去参加招聘会,毕业单位都是同等对待,如果单位要求985学校的学生优先的话威海毕业的是可以审查通过的。
二、如果非要说不同,也有:1.两个校区分开招录,录取分数不同。
平常的大学各个校区一般是统一招生,所以录取分数只有一个,但我们学校是分开招生,所以一般专业哈尔滨那边的录取分数线高一些,威海这边录取分数线低一些,但有的专业威海这边也有比哈尔滨那边高一些的。
2.英语四六级证上,还有学习成绩单上能看出不一样来,分别是山东考的和黑龙江的,但在一般企业就业不会有影响的,除非非常计较的企业,不过这样没有胸襟的企业也不值得去工作。
3.让本校人看的话,毕业证上的学院名称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校区开设的学院名称不一样。
三、那选择哪个校区好一些呢?1.虽然威海这边是校区,但整个学校的发展肯定偏向于本部,本部学术氛围,硬件条件要比威海好一些。
而且威海学校少、活动少、地方小、机会少,而哈尔滨是大城市,发展机会,商业水平,眼光,都比威海这个小城市强不少。
但威海校区的录取分数线比校本部要低一些,分数低却也能享受本部大部分的待遇,虽然保研、出国等一些待遇比本部稍差,但也差不了多少的,另外威海环境好,号称青年疗养院,这比哈尔滨强多了,在威海待几年肯定要比在哈尔滨活得长。
另外哈工大是一所工科学校,如果你的分数在哈尔滨只能读个普通专业,像什么企业管理,化学什么的,那我觉得就业率还不如威海校区不错点的专业高。
所以总结来说,如果分数保险的话,还是上本部吧,如果分数有些困难同时比较喜欢舒适一些的生活环境又想占哈工大的名头,来威海也绝对不错,威海校区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相关大学比较:报志愿的时候,提起哈工大(威海),一般都会提起山东大学(威海)。
因为都是一流大学的跨城市校区,都在威海,建校时间差不多,并且威海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大学离的太近了,几分钟就能到。
那选的时候该怎么选呢,其实也简单,我从各方面比较一下:如果喜欢工科,那毫不犹豫你先选哈工大就对了,毕竟哈工大以工科立身,又有有老大哥哈尔滨本部罩着,在工科方面敢跟清华一较高下。
在工科方面校友也是各个行业的顶梁柱,不论是找工作的时候,还是进单位以后,都关照多多。
但如果是要选择文法经管等,我就建议选山东大学(威海)就对了,他们学校在这些方面比我们好些。
哈工大沉谨有余、活泼不足,山大文理均衡,有文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校园生活丰富些!学校环境的话,山东大学(威海)比我们要好一些,两侧海水浴场,背靠玛珈山,校园比我们的漂亮,图书馆比我们的大气,另外他们学校比我们学校大不少。
比较好的专业:威海校区汽车工程学院的专业都是强势专业,毕业一般去大型汽车集团。
信息学院、材料学院的几个专业也很强,就业也很好,还有船舶学院是最近这些年大力发展的。
此外,如果经济宽裕的话,可以考虑报计算机-软件学院,就业率还不错。
下边我会挨个专业做个汇总。
专业介绍:一、汽车工程学院威海校区的汽车工程学院是本部整体搬迁过来的,实力最强。
1.车辆工程专业车辆工程,算是外界公认的我们学校的强力专业,就业很好,好的就业3年后年薪能达到十几万。
但报志愿的时候也得看到这个专业的局限,那就是这个专业就业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对以后转行什么的不方便。
再者,专业里边猛男猛女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
车辆工程的同学给统计了一下,他们那一届的同学最后基本上去的企业有:一汽汽研、一汽大众、东风日产、长安福特、北汽研究院、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江铃汽车(南昌)、厦门金龙、东风裕隆、广州本田、北汽福田、宇通客车、安徽江淮、北京现代等等,还有一些同学去的是汽车的零部件企业的。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是以前的热动专业,能动就是研究热能、机械能、动能、电能、太阳能、核能等的转换并且应用它们来产生动力供我们使用。
在全国范围来看能动的方向比较多,像电厂锅炉方向、内燃机方向、制冷方向、流体机械方向,咱们学校目前两个方向:(1)内燃机方向:研究汽车发动机,主要是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等。
就业主要是整车厂、发动机零部件厂等,比较热门的有一汽、上汽、北汽、东风(二汽)、潍柴、锡柴等等。
至于读研,近几年保研外推的同学主要去北航、天大,保本部的同学应该是去了本部的先进动力所,当然还有许多同学保威海,考研的同学有天大、北航、北理、同济、吉大的,不过数量极少,因为每年找工作的可以占到本方向同学的70%。
(2)能源方向:俗称锅炉方向,这也就是能动或者热动被调侃为烧锅炉的关键,但是其实烧锅炉的活一般人也干不了,况且我们也不是烧锅炉,而是设计和研究锅炉。
这个方向是电厂锅炉方向,往年的去向中考研的同学占到了多数,多数是去本部,因为本部的能源学院全国排名很靠前,不过也就少数同学去了锅炉厂、电厂等单位,核电单位也会到威海招人,据我了解今年四十多名同学有七八个位拿到了中广核的offer,在威海或者哈尔滨校区的能源方向研究生毕业后,去向以航天研究院、电力研究院为主。
能动在咱学校就业还可以,待遇也不错,本科就业两三年能拿10w+年薪的能动学长不在少数。
而且就业面比较广,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挺好。
所以只要你好好努力就可以了。
总之,如果你将来想去汽车类、航天类、核电类、电厂锅炉厂类企业工作,能动都是你很好的选择,尤其是你的分数不是很高,没有信心报车辆的时候,到能动去学发动机也将是很好的选择。
3.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学的内容有一大部分和车辆类似,就业也不错,但相较车辆工程和能动专业的话,总体待遇差点(猛男猛女除外)。
4.交通工程这个专业虽然在汽院,但是与汽车关系不是太大,主要研究交通和道路规划与管制等,可分为智能交通和路桥设计两方面。
毕业后,可以考研,去路桥公司,设计院,考交通方面的公务员,有的还去了汽车公司(汽车公司也招这个专业)等等。
听学长和学姐们说,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后肯定跟车辆找工作是没法比的。
因为这个专业毕业后最好的是去设计院规划院,可是人家不要本科生,一般至少研究生,工作也不是很轻松,据专业老师说经常要加班画图甚至要通宵,用cad 画图的速度要赶上男生打游戏的速度。
一般能吃苦的男生毕业去路桥的比较多,但去施工单位前几年可能会非常辛苦。
正因为上面两个情况,所以这个专业读研的还是蛮多的。
另外来我们学校招聘的大部分是汽车企业,所以这个专业毕业的时候有挺多人要去本部那找工作。
不过就目前的情形看,交通工程还是个朝阳专业,另外如果能吃得了苦,钱还是大把大把的进的,就写这篇文章采访过的学长里就有年薪20多万的。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1.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是船舶工程方向,也就是侧重船舶设计制造。
这个专业在我们学校虽然是新成立的,但是发展很快,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去船企,也可以进入船舶设计研究所等。
前两年有船市不好的情况,不过现在中国的船舶工业已经度过了最低迷时期。
每年、青岛北海船厂、中国船舶,中船重工,熔胜重工等等大的船舶系统单位每年来招收大批毕业生,甚至一些挂科的学生都成了抢手货。
就业薪水的话因为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规则,还要看将来签约的单位,不能笼统的讲,不过如果讲平均水平的话船舶的薪水比一般专业要高不少,可能大家觉得建筑学的工资已经算不错的了,但据船舶专业的学长讲,他们的平均薪水比建筑学的还高。
但也要注意的是船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刚参加工作,特别是本科生,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里,可能一直跟民工或包工头打交道,大家一定不要怕苦怕累,也不要嫌工作环境差,要知道,你从中学到的施工现场的知识是船东们最看重的。
就以这次帮忙写这个专业的学长的经历就能看出来。
他在船厂作质检的,天天爬船洞子,但是他就是瞄准了到现场这条路,现在在作船东代表,月薪2000美元。
不过单说船舶专业的话,上海交大应该算是老大,哈尔滨工程大学(注意是哈工程不是我们哈工大)算第二,你要单说非要上这个专业可以更多的考虑这两个学校,确实要比我们学校好。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在我们学校也是个比较火的专业,每年转专业都能转过来1个班,但机械需要学很多东西,所以比较累,女生也比较少。
宽口径是机械的最大的优势,考研,保研去本部就很好,校本部实力超强。
来我们学校招聘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不要机械的,就业很好,但本科生的待遇并不太高(不排除特例)。
机械专业在我们学校的缺点也必须说下:定位尴尬,是设在船舶学院的,受重视程度几乎为0,因为学校要发展船舶吧,每次院里开会的话,基本上只说发展船舶,基本不会提机械。
船舶一年有N场讲座,机械一年来一场没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很显然是和机械打交道的。
现在的机械专业和以前不一样了。
机电不分家,学机械不仅要学机械方面的东西还要学数电、模电、自控原理等控制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很多人对机械有误区,简单停留在本科阶段的认识,其实只是因为还没到了高层次的阶段,如果你上硕士或者博士之后就会发现机械可以研究的东西非常多。
我认识的我们机械的老师有的是给企业研发一些机器的,有的是做医疗器械的,有的是做航天发动机管理方面的(可以理解为用软件来编写一个管理程序)、还有做智能材料方面的。
校本部的研究就更多了,研究神马的都有,比如机器人、人造骨骼、航天、航空、导弹等等,当然还有不少涉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