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考点整合考点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某某—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考点二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某某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 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 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 喜马拉雅山(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①气温 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 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①降水 特征⎩⎪⎨⎪⎧空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 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3.河流和湖泊 (1)河流①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②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某某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4.自然资源(1)特点: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2)主要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考点剖析1.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其对比分析如下:(1)四大高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A)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某某高原(B)海拔一般在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某某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著名黄土高原(C)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D)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盆地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E)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准噶尔盆地(F)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G) 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某某盆地(H)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某某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某某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3)三大平原平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东北平原(I)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J)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K) 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三中国的经济发展1.中国的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地区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某某牧区、某某牧区、某某牧区和某某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2)①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南稻北麦”。
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主要分布古长城以北;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古长城和秦岭—淮河之间。
②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经济作物差异Ⅰ.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Ⅱ.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2.中国的工业(1)空间分布①铁路沿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哈线等铁路沿线。
②河流流域Ⅰ.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Ⅱ.长江沿线:形成了以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展地带。
Ⅲ.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2)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①产业特点Ⅰ.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Ⅱ.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②地区差异(1)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①南北铁路干线:图中的①京哈线,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⑤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⑥宝成线—成昆线。
②东西铁路干线:图中的⑦京包—包兰线,⑧北疆线—兰新线—陇海线,⑨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⑩兰青线—青藏线。
(3)水运①海运:a.沿海航线:北方沿海航区以某某、某某为中心;南方沿海航区以某某为中心。
b.远洋航线:包括东行、西行、南行、北行航线。
②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某某、某某。
考点剖析1.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作物小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有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玉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谷物华北平原水稻长江流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某某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有利:农业基础好、地势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1)四大工业基地的对比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型企业子等优势便利的海运,便于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能源充足,水运便利,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资源丰富、陆运便利劣势能源短缺交通尚难满足需要干旱缺水,尚待开发3.我国主要铁路及内河航道(1)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①南北铁路干线(五纵)走向意义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沟通了东北、华北和华东的联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②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走向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沟通东部和西北部,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中国段,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航道沿岸港口特点长江航道某某、某某、某某、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