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教敏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每位幼儿彩纸一张、A4纸一张、剪刀一把、胶水一个、铅笔一根、圆形椭圆形塑料杯一个活动过程:一、导入:图形王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选美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图形能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
二、主要活动1、出示图形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梯形)2、找幼儿说一说那个图形最美,出示一幅由各种图形组成的图片,(告诉幼儿其实每个图形都很美,因为可以组合起来变成不一样的图)。
3、出示图片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
4、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粘一粘。
(指导幼儿折纸并剪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画出圆形、椭圆形、然后将这些图形随意组合成不同图案,粘在A4白纸上)。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忽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准备,把更多的时间给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
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1)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2)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3)钟有什么作用?(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1)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我们再看看数字,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3一、活动目标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通过故事,认识“-”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图片放入玩具蛋壳中。
2、《狮子和蛋》幼儿用书。
3、白纸三、活动过程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为。
2、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池塘力,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第二组图:鸟妈妈筑了个窝,生了3个蛋,有两个蛋孵化小鸟,窝里还有多少个蛋?第三组图:鳄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孵化小鳄,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第四组图: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还有多少个蛋?第五组图: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都孵化出小宝宝,叶片还有多少个蛋?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促故事,老师引导幼儿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
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4、幼儿两人一组,师给每组幼儿5个玩具蛋壳,请他们轮流用玩具蛋壳讲述有关动物宝宝出生的故事,并在纸上写下5以内减法算式。
5、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4一、目标:1、快速找出同种蔬菜的不同特征,尝试运用该特征自编加减法式题。
2、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10以内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萝卜10根(白萝卜1根、胡萝卜9根),茄子10根(2根粗茄子,8根细茄子),黄瓜10根(表皮光滑的短黄瓜3根,表皮有刺的长黄瓜7根),番茄10个(大番茄4个,圣女果6个),辣椒10个(黄、绿灯笼辣椒各5个);5个分类筐,记录纸,记号笔,计时器,青菜奖励。
过程:1、蔬菜分类导语:我这有一些蔬菜,请你们把它送回家。
(分类框放在地上,蔬菜放两边的矮桌子上)2、观察不同特征,用不同的数字表示。
提问:你们把那么多的蔬菜分成了几家?哪几家?(开始认读竖形表上的字,翻出数字)萝卜有几个?茄子有几个?小结:原来按照蔬菜种类的不同分成了萝卜、茄子、黄瓜、番茄和辣椒5种,每种蔬菜的总数都是10个。
提问:再来看看每种蔬菜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任意挑选一种蔬菜进行表述)(C:我发现某某不一样。
T:怎么不一样?C:有的x,有的x)小结:原来的大小/颜色/粗细/长短/表皮不一样。
小结:同样数量的蔬菜能根据颜色、大小、粗细、长短这些不同的特征来分家,用不同的数字表示。
同样是10的蔬菜能分成两个不同的数字,10可以分成某某和某某一起来说说看。
二、编题1、示范编题导语:今天我们就用每一组的3个数字来做编题游戏。
先用萝卜家族的三个数字1,9,10来编道题,谁来试试看?提问:他编的你们看得懂吗?"屈,老师,什么意思?小结:原来3个数字可以编出4道不同的算式题。
2、结伴分组编算式题导语:接下来我们来比赛。
赢的那个队会获得一棵青菜奖励。
我们先来进行第一个比赛——分组选菜。
导语: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编题。
等会我说开始的时候,请你们用认领的这种蔬菜里的三个数字来编题,看哪一组编题编的又快又准又全,一个都不能少。
限时2分钟。
小结:原来3个不同的数字可以编出4道算式题,2道加法,2道减法。
三个数字中有两个一样的数字,就只能编出2道算式题,1道加法,1道减法。
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看看比赛结果。
看看在编题游戏中谁获胜了?获胜的那一队有几棵青菜?哦,落后的几队也别气馁,相信在以后类似的比赛中会再接再励,继续加油的。
活动反思:让幼儿的学习回归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创设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想努力做到的。
我认为在一定的情境下,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能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幼儿真正的自主活动,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游戏性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敏感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数学的作用,将数学融入情境化、生活化,让幼儿学习得十分轻松,也越来越爱数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5一、教学课程;1.学习十以内相邻数2.学习二十以内分与合二、教学重点:学习十以内的相邻数,二十以内的分与合。
三、教学目标:1.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的必要性2.让孩子能掌算数的基本能力四、教学准备:两个面具;儿童币,礼品小橡皮擦,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谁啊?幼:喜洋洋师:喔噢,小朋友真聪明,想不想跟我进羊村看看啊?幼:想师:去羊村的路很遥远,我们需要乘着火车去哦!敢不敢啊?幼:敢师:我的小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哦!(跟着老师把小手拿出来,小嘴嘟起来,跟着老师一起说滴滴滴滴笃笃笃火车出发咯)幼:滴滴滴笃笃笃火车出发咯师:羊村到啦小朋友你们会说哈喽吗?幼:会师:等下老师的手开始斗得时候,小朋友就开始说哈喽喽喽……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幼:准备好啦师:开始了哦幼:哈喽喽喽喽师:喔噢,小朋友们真棒,老师给你们鼓掌小宝贝们也给自己鼓个掌吧!幼:一二师:好了,小宝贝们看看图片上面有什么啊?幼:房子师:宝贝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房子吗幼:不知道师:它们分别是喜洋洋,懒洋洋,美羊羊的家,它们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幼:是师:那我们来看看数字和数字之间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小朋友们来看看1的邻居是谁啊?幼:二师:这位小朋友真棒,大家给他鼓个掌吧!师:那2的邻居有谁啊?幼:1和3师:一二师:这么难的都没有难到你们,哼,邓老师太不甘心啦,老师这次要考你们一个难的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6设计意图:进入大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加强,随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幼儿会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与同伴教师的互动。
由于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知识,他们喜欢用数字相互留下电话号码,喜欢用很多常见的字来相互留下地址,加强相互间的交往。
这时,对数字概念的理解都还都处于零碎状态的幼儿,那些知识碎片就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和疑问,比如“我家是102,你家也是102,那我们俩不是住在同一个家里了么?”。
为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以门牌号码为切入口,将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挖掘、梳理和提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了《楼房与号码》这一数学活动,揭示数字和住址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从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正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
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材料:纸盒做的楼房材料人手一份,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写有具体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图像若干,彩色胶带卷(用于标示楼房位置)。
环境:多媒体、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桌椅、地垫人手一块。
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对门牌的已有经验1、(师幼交流)徐老师第一次来东阳,发现我们东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马路又宽又干净,不仅大街上都是高楼大厦,而且住宅小区建设得特别漂亮。
请你告诉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吗?(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2、这是某某住宅小区,我们一起去参观。
(播放多媒体,直观感受小区一栋一栋的住宅)3、这栋楼我们来数数有几层?(镜头到一个单元)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单元。
这是一楼,(镜头到一个门牌)这是什么?(101)你知道它的对面一间门牌号是多少吗?(在幼儿有答案后出现对面的门牌号)它楼上呢?(同法)4、(镜头到小区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看来这个小区里住着很多的人哦。
人越住越多,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楼房才够呢。
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工人叔叔造楼房好吗?二、尝试操作梳理幼儿对门牌知识1、造楼房我们造楼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纸板,(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这里有造3、4、5层楼房的材料,喜欢造4层楼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这些,喜欢3层或者5层的可以选另外的一些。
方法是:每个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楼房后套在你现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楼房正面展示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