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营销实训课程标准

汽车营销实训课程标准

附件1。

3
《汽车营销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401011
课程承担单位(部门):教务处
合作单位(部门):广州华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制定人:制定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一、适用对象
中职二年级
二、适用专业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汽车营销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销售实务》(1402001),后续课程有《汽车营销师考证实训》(1401013).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根据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群)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及教学情景设计上,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和技能实训的一体化。

教学情景设计上,建立了一体化的汽车营销实训中心,包括专业教室、4S店模拟室、资料查询室等;运用多媒体教
学手段,注重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做到实训室里有教室,教室旁边有工位,教学组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1.知识目标
(1)具有汽车营销礼仪与沟通能力
(2)具有汽车市场调研、汽车营销策划能力
(3)具有顾客购车行为分析与引导能力
(4)具有汽车推销技巧二手汽车营销能力
2.技能目标
(1)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实训车间现有条件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质量、环保、效率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4、证书目标
汽车驾驶证、汽车营销师、汽车维修工
五、参考学时与学分
1。

学时
96个
2.学分
6个
六、设计思路
为了使学生对汽车营销的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在本课程中设计了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营销实务(营销礼仪、销售员素质、销售流程、汽车一条龙服务、汽车保险、汽车法律法规等)环节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本课程中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专门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时分配表
2.项目设计
八、课程实施
1。

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引导文法、小组讨论、演讲、角色扮演、四步法、归纳、分析等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辅之以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生产。


任务教学法: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

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它强调教学只有创造条件,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任务型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情意色彩.
2。

师资条件要求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专任教师2名,企业兼职教师1名,是一支校企共建、“双师”特色鲜明的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

3。

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配套实训物资,相关底盘电控系统的零部件,防抱死制动系统实训台,电控悬架系统实训台,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实训台,动力转向系统实训台,轮胎压力监控系统实训装置等。

学生上课宜采用全多媒体授课。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专业名词要规范,技术用语要准确,插图无原则性错误.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阅读。

有一定的补充阅读材料,并向学生提供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引导学生体会并逐步掌握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方法.具备按照本标准制订的测试题,要有一定的知识,帮助
学生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应及时地利用反馈信息,不断修订、新测试题,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推荐选用霍亚楼主编的《汽车营销实训》。

九、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用实践操作及笔试相结合,重在突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平时出勤及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的主动程度等方面作为学习的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对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提出差异性考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肯定学生的突出方面.
十、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2017 年 10 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