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重阳节》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了解重阳节的意义。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意识,培养幼儿尊敬和敬重老人的情感。
3. 学科与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重阳节》
三、教学重点:
1. 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2. 培养幼儿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绘本《重阳节的民间故事》。
2. 泡茶具备。
3. 茶叶和温水。
五、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10分钟)
1. 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农历节日。
2. 引导幼儿观察节日中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从而引出重阳节这一节日。
Step 2:新知输入(15分钟)
1. 出示图片,简单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鼓励幼儿参与讨论。
2. 通过绘本《重阳节的民间故事》讲解重阳节的故事,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重阳节的意义。
Step 3:示范与实践(20分钟)
1. 教师示范泡茶,讲解泡茶的步骤和技巧。
2. 引导幼儿参与泡茶的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
Step 4:小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
2. 教师概括总结,强调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意义,鼓励幼儿尊敬和敬重老人。
六、教学延伸:
1. 带幼儿走出校园,参观附近的养老院,让幼儿与老人互动、交流,增强对老人的关爱意识。
2.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如重阳节的贺卡、纸饰物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泡茶和尊敬老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重阳节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也
发现在幼儿学习中,需要更多的动手实践,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更加注重实践活动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