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萨克斯坦石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郜志雄• 2012-03-27 14:02:42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5期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哈萨克斯坦石油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游勘探开发市场的竞争趋势、中游原油管道外输能力与运输成本以及劳务许可的规定进行了研究,认为哈萨克斯坦石油上游市场竞争激烈,已形成垄断格局,中游的原油外输管道油源不足,同时外国公司间还存在着潜在的劳务许可的竞争,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石油市场;竞争格局;FDI一、哈萨克斯坦油气市场概况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濒临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石油资源丰富。

截至 2009年底,探明石油储量为 53 亿吨,占世界总量的3.0%;天然气储量1.82 万亿立方米(BP,2010)。

目前,142家石油公司在哈全境的241 个勘探、开采项目上作业,其中20 家合资公司、48 家外国公司和74 家本国公司。

在上游市场,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埃克森美孚、英国天然气集团(BG)、埃尼、壳牌、中石油、卢克等石油公司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见表1)。

此外,中国的中石化、中信集团(CITIC)和振华石油、韩国石油公司(KNOC)、韩国财团(股份分别为:KNOC35% 、SK CORP25% 、Samsung10% 、Dae-sung10% 和 LG 20%)、印度国家石油公司、米塔尔投资、加拿大 Tethys 石油、波兰的 Petrolin-vest、Roxi、罗马尼亚石油公司、Zhaikmunai 等公司也活跃在哈油气市场。

在中游,埃尼、雪弗龙、埃克森美孚、卢克、阿联酋的 Oryx 、Rosneft-shell、俄罗斯 Transneft 和东道国的KMG 组成的里海管道财团负责运营阿特劳- 新罗西斯克的输油管道(CPC);中石油与KMG 组建的西北输油管道有限公司、中哈石油管道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建设和运营阿特劳- 肯基亚克输油管道、中哈石油管道(肯基亚克—阿拉山口段);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成立的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AGP),负责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建设和运营。

图1:哈萨克斯坦主要油气公司股权结构及其开发的部分油田(项目)在下游的炼油与成品油销售市场,KMG拥有阿特劳炼油厂99.2%的股份、奇姆肯特炼油厂50%的股份和巴甫洛达尔炼油厂100%的股份;中石油享有对等条件下与KMG 联合管理奇姆肯特炼厂及其所属的61 座加油站、6座成品油库等油品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的权益。

二、上游勘探开发市场的竞争丰富的资源,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外国公司进入哈的油气市场。

1993 年哈萨克斯坦与土耳其成立首家石油公司,此后,外国石油公司不断涌入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市场,目前哈萨克斯坦油气上游市场竞争激烈,呈现四大趋势:即东道国的国家石油公司KMG 加强对重大油田开发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强化市场的垄断与领导地位;美国、中国、俄罗斯及欧洲石油公司继续扩大其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中小石油公司竞相进入,不断地抢占市场;也有个别市场份额小的公司退出或考虑退出哈国市场。

(一)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MG)的主导地位KMG 成立于 2002 年 2 月,是哈萨克斯坦从事勘探、开发、加工和运输的国家石油公司,代表政府对哈国的石油资源进行管理,拥有 8 家全资子公司、上游子公司KMG EP,并在 9 个企业中控股或参股。

此外,KMG 还拥有罗马尼亚能源公司Rompetrol 的资产。

按照哈萨克斯坦新的地下资源法,KMG 今后有权参与哈境内的所有上游石油项目并可占有不少于50%的股份,对其他方出售的油气资产或股权有优先购买权。

目前,KMG收购了管道风险投资公司的股份,在 CPC 的权益增加到20.75%,增持北里海作业公司(NCOC)的权益,以巩固油气领域的领导地位。

KMG还计划购买KIO10%的权益,计划2010 年原油产量达到哈原油产量的28%,市场份额居在哈的美国石油公司(占 24%),中国石油公司(22%),欧洲石油公司(17%)和俄罗斯公司(8%)之首。

表1:2008 年哈萨克斯坦主要石油公司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Kazakhstan Oil & Gas Report Q4 2009,Published by 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 LTD注:* 原油; **2004 年;***2007 年,e = 估计; na = 未收集到资料。

中石油享有PK67%、AMG85.4%的股份,按此折算并考虑北布扎奇的份额,可估算出 2008 年中石油的原油市场份额约为13.4%。

(二)美、欧石油公司的在位优势美、欧石油公司是最早参股哈萨克斯坦特大型油田开发及CPC 管道建设的外国石油公司。

早在1990 年,美国雪弗龙公司就开始与哈协商开发田吉兹油田,1992 年参与 CPC 项目,1993 年组建TCO 和参与 NCOC (Agip-KCO)项目。

壳牌在 CPC、NCOC中有股权,拥有Arman field 的股份、 Mertvyi Kultuk 的勘探许可证以及在哈销售润滑油。

埃克森美孚在TCO、CPC 和 NCOC 有权益。

康菲参股卡沙甘,还将参与N 区块的开发。

1992 年,埃尼、道达尔进入哈石油市场, 埃尼在NCOC、KIO 和 CPC 拥有股份,道达尔在NCOC 中有权益并将与卢克(50% )、GdF-Suez (8% ) 开发Khvalynskoye 油田。

凭借着先进入的优势,利用优先购买权,欧、美石油公司可以阻止其他外国公司进入TCO、CPC 和 NCOC。

2003 年,英、美就曾动用优先购买权,否决了中海油与BG 达成的购买 BG在哈里海北部项目8.33 %权益的协议。

(三)中国、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快速扩张与其他石油公司纷纷进入发展1997 年 6 月中石油进入哈萨克斯坦油气市场,此后通过收购获得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北布扎奇油田、巴斯勘探开发区块、KuatAmlonMuani公司(KAM)、Ai-Dan-Munai公司(ADM)、PK石油公司和曼格什套油气公司(MMG)的权益,还将与 KMG 合资开发乌里赫陶气田(Urikhtau),与中海油(CNOOC)、KMG 共同开发达尔汗(Darkhan)油田。

此外,中石化、振华石油、中信集团、广汇实业也相继进入哈萨克斯坦油气市场。

1997 年 11 月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获得KIO 的股份,通过其合资公司卢克阿科享有TCO、CPC 的股权(2009 年 12 月,卢克收购了BP 在卢克阿科的股份),参股图尔盖石油(TurgaiPetroleum)(50%)、哈油阿克托宾公司(Kazkhoil-Aktobe )(25%),拥有北布扎奇(25%)、卡库杜克(Karakuduk)( 50%)和阿尔曼油田(Arman)(25% )开采权益;拥有Tyub-Karagan (50%)、Atash-sky (50% )、South Zhambai(12.5% ) and South Zaburunye(12.5%)的勘探许可证。

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不断扩大在哈的业务,与扎鲁别日石油公司(Zarubezhnef)、KazmunaiT-engiz 海洋石油公司共同开发库尔曼加齐(Kurmangazy)海上油田,还将与 KMG 协商开发 Ima-shev 海上油田。

2009 年,韩国石油公司收购Sumbe,终获 Sumbe 的 85% 权益,目前韩国石油还有 Ada(22.5% )、Ezigara (25% )、South Karpovsky (17.5%)勘探区块。

此外,韩国财团拥有 Zhambyl 区块27%的权益。

印度国家石油公司与米塔尔的合资公司拥有Satpayev 区块勘探权益;越南石油公司曾参与卡拉让巴斯油田股权的竞购,但最终未能如愿。

此外,其他一些中小石油公司也拥有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

波兰的Petrolinvest 在 EmbaYugNieft和BMB Munai 两个油田开始采油。

罗马尼亚Petrom 公司拥有Tasbulat、Aktas、Turkmenoi、 Komsomolskoe、Zhilankyr 和South Rovnaya 6 个油田的勘探和生产的许可证。

Roxi 拥有 5 个岸上许可证。

加拿大 Tethys 石油已开始对Kyzyloi 气田进行商业开发,并拥有Akkulka 的深、浅层勘探项目和Kul-Bas 的勘探开发许可证。

(四)个别企业退出或减持股份企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出于归核化战略的需要,如 BP转让卢克阿科的股份,退出哈国市场,集中发展在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业务;也可能基于资金、风险、技术等因素的考虑,退出或转让其在哈的股份,如 BG 转让卡沙甘油田的部分权益;还可能是经营陷入困境,如内森斯(nations energy)出售 PK 公司。

三、输油管道油源竞争(一)哈原油产量和出口量近年来,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哈萨克斯坦油气行业发展迅速。

1995 年以来,其石油产量和石油出口量逐年增加,2009 年分别达到7640 万吨和 6730 万吨。

(二)哈原油出口的路径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路线主要有四个(见图 2):一是阿特劳—萨马拉输油管道;二是 CPC输油管道(田吉兹—新罗西斯克),或经 CPC 在阿斯特拉罕(Astrakhan)由铁路运至奥德萨(Odessa)港口;三是在阿克套港经3 条主要运输路径出口,即阿克套(油轮)—马哈奇卡拉港—新罗西斯克输油管道、阿克套(油轮)—巴库—BTC 或巴图米港(铁路)或苏普萨、阿克套港(油轮)-涅加港口(NEKA)—德黑兰;四是经中哈石油输油管道,原油运至中国阿拉山口。

此外,哈原油出口的路径还有经过肯基亚克—奥伦堡(Orsk)输油管道,把原油运到俄罗斯炼油厂;经奇姆肯特- 帕赫塔管道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石油;也有通过铁路把原油运往波罗的海港口,运往俄罗斯或途经俄罗斯运往欧洲,运往中国等。

表2:1995-2009 年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和出口的数量(单位:百万吨)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产量20.6 23.0 25.8 25.9 30.1 35.3 40.1 47.3 51.5 59.5 61.5 65.0 67.1 70.7 76.4 出口量11.3 14.5 16.4 20.4 25.2 27.7 32.3 39.1 44.3 52.4 52.4 54.6 60.8 60.7 67.3数据来源:UNComtrade数据库,哈萨克斯坦统计局,2009 年数据来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