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主要题型与解题技巧课件(共28张PPT)
2018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主要题型与解题技巧课件(共28张PPT)
②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④参加雅尔塔会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分析】本题属于大跨度双序式组合型选择题,时间跨度大 (1776年----1945年)。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时 可以用排除法,①属于华盛顿,②属于林肯。所以选
【例2】2008年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他为中国革命 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史实与周恩来有关 的包括( D ) ①解决西安事变 ②参加重庆谈判 ③组织徐州会战 ④出席万隆会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方法小结】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 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 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 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 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 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 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分析】本题属于考查人物观点,思想主张类人物型 选择题。以材料为载体,要归纳材料的核心思想-----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与强大。所以结合李鸿章作为洋务 派的代表的史实,故选
【例3】电影(右图海报所示)歌颂了中国工人阶级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被誉为“铁
人”的是C( )
的地区性的经济集团是(A )
A 欧洲共同体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分析】本题属于由因导果式因果型选择题,目的 实为主观原因。B C 是军事组织,D是1989年亚洲。
【方法小结】 1)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越近越可能是 原因。2)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
6、概念型选择题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 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述能力。
【例1】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的时
代。这里的“社会巨变”是B指( )
A人文主义取代神学主义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分析】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题干提供了一个 概念“社会巨变”,要求选出其含义。A是指思想 文化运动。C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
4、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 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在题干中一般有“相 同点”“不同的”“共同” “相识”“区别”等提示 语.
【例1】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代表性 文的献最中大,区《别权在利于法(案B》)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A 强调自由平等 B 限制君王权利 C 保护私有财产 D 宣告脱离殖民统治
【例2】日本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 印度,在新家坡和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印上“日本制
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体现了C( )
A世界多极化 B 文化多元化 C 经济全球化 D 资源一体化
【分析】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题干提供了反映现代化社会 生产的国际化现象:所谓日本制造,其实是很多国家的零件的 组合。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分析】本题属于大跨度型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 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因为本题的组合方式 是四选三组合,解题时可以用排除法,③项组织徐州 会战是在正面战场由李宗仁指挥的一次大会战。
【例3】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
的是(D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
【方法小结】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和分析作 为载体和桥梁的题干知识的来龙去脉;运用相关技 术手段,如识图读图、材料处理、计量、阅读和换 算年代的技巧等;充分利用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 发散思维。
8、表述性选择题 表述性 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一半型选择题。其题 干中常有“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内容是 “”性质是“”特点是“”准确表述“等提示语,主 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例】美国罗斯福总统曾说,《产业复兴法》 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渊意义的立法”。 美国实施该法的目的是( A) A实现经济复苏 B改变社会制度 C 增加就业机会 D国家干预经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 提示语是“主要目的”,结合背景分析得出正确答案为 A项。B项表述错误,C项是新政措施,D项是新政特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可由《权利法案》定位在英国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例1】北大一学子在狱中题诗:“痛殴卖国贼,火烧
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充分表达了被捕
学生的爱国情怀。据此推测,该学生参与( B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红军长征
D.一二·九运动
【分析】本题是推断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识记 能力和理解能力。从题干可以提取三个有效信息---北 大、卖国贼、赵家楼,从而推断出
【例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 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 其反映的史实是( B )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法西斯同盟形成 C.慕尼黑阴谋 D.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属于图片式材料选择题,以漫画为载体, 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 以看出狮子脸部酷似希特勒,狮背上的头代表的是墨索 里尼,狮尾的头代表的是东条英机。
【例3】下面的文字是我们常见于报纸上对国家 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这些表述反映了( C )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作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方法小结】审题时抓住题干的提示语是解题关键, 切莫张冠李戴。
9、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
出来的选择题。
【例1】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
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
主要因素是( C )
40%
A.新航路的开辟
31%
农业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分析】本题属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以国与国间的 关系内容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信 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时“伙伴”“合作”
【例4】下图式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 1950.5 斤)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中考历史选择题主要题型与解题技巧
1、组合型选择题。 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 选择题,通常将题干中列出4个或4个以上的历史事 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选项,然后将序号 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例1】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下列
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C )
①起草《独立宣言》
26%
24%
工业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1770 年
1821 年
【分析】审题要抓关键,如时间“1770—1821年”“英国农 业工业”等,柱状图提供的有效信息时“变动”-----工业的比 重超过农业。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确定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因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工业收入比重增加;农 业比重下降。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 14590 (万头)
8227
43.6
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 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中有3个备选项是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 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选出来。
【例1】(2014江西)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
关系不正确的是( C )
A.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B.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D.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
【分析】本题是道否定式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 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清楚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分析】本题属于表格式材料型选择题,审题时的
关键是横看项目变化,纵看总体趋势,由各项目下降, 结合表格标题中的时间可以判段B项正确。(抗美援 朝战争在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发在在1957年到1960年这个时间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文 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 【方法小结】1)阅读材料。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 性选择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 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2)联系教材及相关历 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
【分析】本题属于考查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人物型选择题。
【例2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
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
坚不摧,水路关隘[ài] ,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有强敌。”为“应对”强敌源自他主要的策略是()B
A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A 雷锋 B 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分析】本题属于再现历史人物 活动型的人物型选择题。找关键 信息“铁人“二字。
【方法小结】 1)要准确记忆历史上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 2)除准确记忆、区别不同人物的观点主张外,还能
对其分析比较。 3)要能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客观地全面地对人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