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概况:我方本次投标为鼎城区善卷垸防洪大堤水利综合治理大堤亮化工程第三标段。
工程名称:鼎城区善卷垸防洪大堤水利综合治理大堤亮化工程。
质量标准:确保合格工程。
工期目标:日历总工期为35天(日历天)。
建设规模:第一标段为大堤210米处起至大堤1310米处止(工程内容为楚望楼段及楚望楼);第二标段为大堤1310米处起至大堤2420米处止(工程内容为善卷楼段及善卷楼);第三标段为大堤2420米处至大堤3680米处止(工程内容为仰止楼段及仰止楼)。
(详见施工图)招标范围:鼎城区善卷垸防洪大堤水利综合治理大堤亮化工程,为大堤亮化工程施工(详见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
1.2本工程范围及层次构造、规模:本工程为鼎城区善卷垸防洪大堤水利综合治理大堤亮化工程,本工程工作范围为第三标段施工,大堤2420米处至大堤3680米处止。
他的建成有利于改善鼎城区善卷垸的现状,提高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
1.3施工现场条件:该工程交通条件方便,施工用水、电路、场地及有关勘探资料等均满足施工条件。
1.4技术要求:严格按国家现行的设计、施工、安装标准及技术规范,严格按图施工。
施工时注意密切配合设计人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5材料:所有建安材料均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并达到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品牌均由招标人认可。
2、编制依据:2.1《鼎城区善卷垸防洪大堤水利综合治理大堤亮化工程》和施工图及招标答疑会议纪要及现场踏勘。
2.2国家现行制定的有关亮化工程技术政策、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2.3投标单位的项目法施工管理手册、标准工作程序文件及其它质量体系文件,经批准颁发的《环境保护手册》、《环境体系程序文件》。
3、施工部署:3.1项目管理组织:公司对项目的施工全面负责,推行项目法施工。
选派具有丰富的施工项目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由专业理论较高,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本工程施工的技术负责人,在全公司范围内选调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现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公司为工程的施工提供人力、物力和资金保障,重点抓好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监督,搞好质量安全的跟踪管理,并用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督促项目经理部搞好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生产、进度和工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3.1.2项目经理部部门工作职责:工程部:施工准备,生产调度,计划统计。
技术部:图纸审核,施工方案编制,测量放线,检测试验、技术交底与技术复核,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质安部:工程质量检查监督、评定、验收,施工安全检查监督与文明施工管理。
合约部:合同管理、工程进度月结算、工程施工结算、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收支往来结算。
物资供应部:材料采购、管理、发放;设备与周转材料调度、保养维修。
综合部:对外接待与关系协调,文件信函收发、办公用品及用具管理。
医疗卫生、食堂及生活设施管理。
3.1.3施工管理目标:3.1.3.1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工程。
3.1.3.2安全目标:推行标准化管理,杜绝伤亡事故。
3.1.3.3工期目标:根据招标书的要求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确定总工期为35天(日历天)。
3.1.3.4文明施工目标:按国家标准进行现场管理,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工程、创廉政建设“阳光工程”、创“省施工现场文明工地”。
3.1.3.5环境保护目标:做到“施工不扰民、渣土不乱倒、车辆不粘泥、泥浆不外流、管线不破坏、粉尘不飞扬”,保护周边环境,维护市容市貌。
3.1.3.6施工成本目标:建立严密的核算组织体系,把好材料采购关,减少采购环节和场外运输损耗及场内施工损耗,确保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更要为业主着想,节省建设投资。
3.1.3.7资金管理制度:工程款汇入公司专用账户,确保工程款专款专用,建立民工的工资专用账户,不以任何方式或理由挪用;按时、全额发放民工工资,决不拖欠。
3.1.3.8优质服务,团结协作:“竭诚为业主服务,一切为用户着想”是我公司的服务宗旨。
施工过程中满足业主对工程建设提出的各项合理要求;并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做到积极主动和热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业主方、监理方、设计方协商一致处理,工程竣工后做到定期回访,及时保修。
3.2前期准备:3.2.1技术准备:3.2.1.1在接到施工图纸后,各级技术人员、施工员,要认真熟悉图纸,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争取在开工前办好一次性恰商,使方案在质量、功能、工艺技术等方面均能适应材料、施工的发展水平,为施工扫除障碍,同时确定好各工序的做法、材料、规格,为加工定货创造条件。
3.2.1.2编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复杂的分项施工方案,补充和完善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落实,关键、特别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材料、劳动力计划、材料货源的落实,班组技术交底和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交底等。
3.2.1.3整个过程中以施工计划为核心,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组织好交叉作业,及时作好各专业管道敷设、预埋预留,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展,加强各专业施工生产单位的施工准备工作、现场生产组织、施工质量、安全、施工进度的控制、检查、验收,若发现与计划有偏差,及时调整使之符合计划要求。
3.2.2资金准备:公司安排一定量的专项流动资金,用于本工程周转并确保工程进度。
3.3质量控制:3.3.1项目成立以项目总工牵头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查、评比、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3.3.2现场设立测量放线QC小组,将工程的一些重点、难点作为质量控制点,使质量的管理有的放矢。
3.3.3在业主、监理和各级主管部门监督下,加大施工队伍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3.4工期控制:除按常规方法进行控制外,在现场专门配置一个计算机室,配备专用电脑,并与公司本部实行联网,由专门人员应用微机和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对工期网络和资源配置等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使工期质量、安全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项目各项目目标的实现。
3.3.6其他手续办理:办理交通、城管、市政、环卫等有关手续,准备弃土场,办理运土及渣土消纳手续。
4、施工方案4.1施工指导思想根据工程的工作内容及现场实际情况,整个工程按整体安排,按先土方开挖、管道敷设、手井及路灯基础,后土方回填、灯杆立组、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实施,通过合理的安排进行施工组织。
该工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按合同进行质量、进度等的全面计划安排和控制;按道路主体施工单位的先后顺序组织流水施工作业,合理安排则是指在施工中根据道路主体单位的进度情况,见缝插针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安排,确保总个工程施工有序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总进度目标实现。
4.2施工作业面划分由于本工程工程量大,施工线路长,且工程地处繁华市区,为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特别是施工前期受道路主体施工的影响较大。
我们采取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见缝插针的原则进行施工,为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我们将本工程分成四个施工作业面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4.3第一阶段: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搭设临时设施、水、电等,并组织机械和人员进场。
2)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队长学习设计图纸,规范和操作规程。
3)现场踏勘完善和落实施工组织设计。
4.3.1第二阶段:土方开挖、管道敷设根据情况组织好沟槽土方开挖、管道敷设施工,根据道路主体进度一段一段施工。
4.3.2第三阶段:手井及路灯基础施工根据道路主体工程进度,及时做好手井及路灯基础施工。
4.3.3第四阶段:灯杆立组、电缆敷设施工阶段在完成上述工组后进行灯杆立组、电缆敷设施工。
4.3.5第五阶段:调试、编号及扫尾竣工验收阶段,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合理组织各施工段之间,各施工工序之间的施工流向,充分利用施工工作面,以减少窝工、待工现象,确保施工按工期进度完成。
4.4测量控制网布设及管理:根据勘测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严格执行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测量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施工测量由专职测量施工员负责,测量班进行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路面施工前要做好以下测量工作:导线复测、中线复测、查对和增设水准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等。
4.4.1导线复测:当原测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我单位必须根据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
导线复测要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测量。
对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要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要求:角度闭合差(")±16n,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1/10000。
复测导线时,必须与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4.4.2中线复测: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方法进行。
恢复中线时要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
如发现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4.4.3查对复测及增设水准点:查对复核建设单位所交付的水准点,并尽可能地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容许误差范围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报的有关部门。
根据经过复验合格的水准点,沿线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所布水准点稳定,并满足施工需要。
采用自动水准仪测设,所设临时水准点的距离不大于150米,临时水准点必须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20L mm(L为水准线长度公里数)。
临时水准点设置在坚固稳定,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并定期复核。
4.4.4施工测量管理:现场成立3人的现场测量专业组,专人负责,隶属工程技术部管理。
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由专门检测单位进行校正仪器。
测量仪器的控制、保养严格按照公司内部有关的规定进行。
建立测量复核制度,工程控制点、控制线施测后,须经项目工程技术部主人任组织复核;细部尺寸施测由各施工段、各专业人员负责,工程技术部测量人员组织复核;总控制网线,高程控制网点测设完毕后须经项目总工、复核。
4.4.5测量记录:每次测量均需完整的、详细的记录,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工程竣工后,汇总施测的所有成果资料,并写出施测技术总结报告。
4.5沟槽开挖1)开挖前应调查清楚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及附近已建管道、构筑物的位置与高程。
2)制订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
3)根据设计图纸及已查明的地下建筑、构筑物分布状况,在地面上划出开挖轮廓线、并对地下建筑、构筑物做出标记,开挖时,应请有关的管理单位现场监视。
4)本工程采用人工小面积的挖槽,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米,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