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学校初中部自主高效落实课改文件(意见征求稿)关于小组建设与高效课堂的几点要求与建议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而小组建设就是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重要途径,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高效课堂核心。
一、小组建设的基础内容:1、座位编排:2、帮扶对子、竞争对手的安排: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表示学习程度的高低。
③④⑤⑥学习程度高,其中④为正组长,⑤为副组长,①②③④为一个组内小组,⑤⑥⑦⑧为一个组内小组。
① ③ ⑤ ⑦② ④ ⑥ ⑧3、学习用品的准备:⑴、每人必备双色(红黑)水笔或圆珠笔。
⑵、每组课桌上摆放一个笔盒,内装双色白板笔(红黑)各8枝,白色、彩色粉笔数支。
讲台上备粉笔盒一个,内装白色、彩色粉笔数支。
4、课桌布置:⑴、座号:统一在左上角粘贴座号。
大小适中,颜色鲜明。
⑵、个人备忘录:一般包括姓名,组号,帮扶对象,竞争对手,口号,学习目标,能营造轻松、快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学习气氛的就行。
6、小组长培训:小组建设成效如何,组长的管理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组长的培训是各科老师特别是第一种形式: 师:上课! 值日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面带微笑) 生:老师您好,谢谢指导! 同学你棒,黄金搭档! (帮扶对子握手) 师:请坐!第二种形式: 师:上课! 值日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面带微笑) 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喊口号。
见参考口号) 师:请坐!班主任应长期坚持的工作。
1、转化组长的思想作为组长,也就是几个同学的小老师,一份责任,一颗爱心,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成就感、满足感是组长最在乎的,比如说当自已带领的组员在每周的排名中获得好的名次而露出灿烂笑容的时候;当本小组课堂的表现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当本组组员、或自已的帮扶对子行为习惯、成绩均有进步的时候;当听到组员家长对自已说感谢的时候,那时心理上会得到一种非常强的满足与成就感。
组长自已的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不知觉中就不断的提高了。
当组长们意识到体会到这些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已的付出是值得的,是快乐的。
2、小组的工作内容组长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提高组员的思想认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严格管理;第二、因人而异的进行不同的方法管理,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对今后自已发展的影响,积极看待组长对他的严格管理和评价等;第三、要营造小组的学习氛围,关键是让组内后进生能自主的去学习;第四、能在课内课外花时间去从实处帮助组员提高学习成绩,并在课堂中鼓励每个组员大胆说出疑问、大胆展示、积极主动的思考;第五、每次考试后组长要及时对组员的成绩进行分析,并与组员制定后阶段的目标,让组内形成一种良性意争、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第六、组长也应多与组员的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对建设好小组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具体要求⑴、每周一次。
以实体两个班为一个班组(如701、702为一班组)。
⑵、内容:小组内部管理及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配合。
⑶、地点:实体班主任自定。
⑷、时间:每周一第八节自习课。
⑸、责任人:每个实体的两名班主任。
培训记录写入班主任工作手册期末上交学部。
1、课堂评价:⑴、授课老师课前(以后是每学期初)向学生讲清评价内容与方法。
⑵、以小组为单位,尽量少对个人表扬。
⑶、课堂评价样式表:东升学校初中部班课堂小组评价记录表(课代表用)⑷、此表由课代表保管,每节课上授课老师都要根据课堂情况对六个小组做个评价,评价以加分、扣分的形式来表示,单次加分或扣分不能超过5分。
⑸、每周五班会课前课代表将6个小组一周中每节课的总分相加好后报给记分班长,此表作业记录保存。
⑴、各组设立记录人员一名。
可由组长担任,也可由组长指定。
⑵、各班设立活动、作业、迟到、卫生、两操(大课间和眼操)、仪表、午休及其它,共8个小项,设若干个专项班长。
(专项班长使用的记录本由班主任自行安排)⑶、小组个人评价记录表:东升学校初中部班个人常规评价记录表①、“常规”一项实行扣分制,由小组长和专项班长将扣分单发到各小组。
记录员及时登记。
②、总计后要按得分高低排名。
③、此表每周一张,每周五班会课前由各小组长将此表上交记分班长,并将优秀组员姓名用白板笔书写在“比一比”中相应栏目里。
3、小组量化评比:⑴、小组量化评比表:①、每周五班会课记分班长收齐课代表和小组记分员的记录表,将分数计入小组量化评比表中。
②、书写主要以抽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和“课堂展示板演”工整度为计分依据。
由班主任给予打分。
③、根据“合计”分,进行“排名”。
第一名和进步最大的分别评为“优秀小组”和“进步小组”。
④、“小组量化评比表”用A4纸横向打印,每周用胶水(易清理)张贴于“比一比”公示。
4、晨会:对昨天的情况班主任总评,小组长小结、组员谈个人进步等。
对今天提出要求和希望。
晨会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并做好记录每周五与班会记录一起上交学部。
5、班会⑴、各班根据一周的情况,评选出“优秀小组”和“进步小组”各一个。
⑵、填写《自主高效课堂周报表》,每周班会结束立即交年级组长。
⑶、自主高效课堂周报表:东升学校初中部自主高效课堂第周报表⑷、小组长小结反思、值日班长总结、班主任总评。
⑸、颁发“优秀小组“、”进步小组”流动牌(笔筒)。
⑹、组员“说说我的好组长”、“说给我竞争对手的话”,“说说我心目中的学习榜样”,全班齐唱班歌(大屏幕放音乐)等等环节。
班主任灵活运用。
精心做好准备,并做好班会记录周五上交学部。
⑺、后半部分进行主题教育(如诚信,勇敢、做有公益心的人等),形式可为:小故事、名言警句、小品、歌曲、对联、诗歌。
等。
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既是对新课堂学生必备素质的训练,也是一种体验式、内化感悟的德育有效形式。
⑻、将下一周的班会主题告知学生。
(写在黑板上某一位置,保持一周)6、升旗仪式⑴、填写“光荣榜”:每周五由学部干事按照各班“周报表”填好。
⑵、由学部领导在升旗大会上对各班优秀小组、进步小组进行表彰。
7、实践活动:条件成熟,由学部组织优秀小组长外出进行实践活动。
三、课改教学流程与环节动作:1、教学流程:传统的课堂中只有老师的教授,一言堂的现象非常普遍。
高效课堂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老师只作为课堂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把以自主学习探究为先导、以合作交流讨论质疑追问为手段、以教师评价鼓励引导补充归纳提高为补充、以适量的作业背诵默写为落实等四个环节作为课堂的主体结构来构建高效课堂体系,并把任务式早读、爬黑板、讨论、展示、围学、检测等作为落实高效课堂的有力学习手段贯穿于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可展示,堂堂有提高。
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检测落实2、环节步骤及训练进度安排:(一)预习⑴、预习是新课堂的关键,也是新课堂的核心。
只有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后面的教学环节才能顺利进行。
⑵、预习内容:①导学稿的第一部分;②要展示的内容。
⑶、提示:①如有要背的,应在预习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背诵的效果。
②鼓励预习其他内容。
③要求每个同学完成导学稿中的全部内容不太可能,有的学生也会有畏难情绪。
(二)讨论:周一训练⑴、讨论导学稿中的第一部分,办法是互相交换导学稿学习、批改。
讨论完后一般不再展示和讲解,只通过达标检验或下一个导学稿的前提测评进行反馈。
⑵、讨论需展示的问题:①展示的结论,展示的人,展示的办法。
②较难的问题或重点问题老师要给予指导。
⑶、讨论的方式:①讨论可以8人大组讨论,组长主持;也可以分为四人小组讨论,正、副组长分别作为两个小组的主持人。
②讨论内容要明确、集中,要有必要性(三)展示:周二训练1、学生要培养。
①要用小问题去鼓励关注不活跃、内向的学生。
②要重点培养优秀学生,可以代替老师。
③展示时要讲解者站位要尽量面向全体学生,配合姿体、手势等等辅助动作。
④展示时要有开头语(我是几组几号,现在我为大家讲解……)和结束语(我的讲解完毕,请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和提问的?)⑤展示时要脱稿,语言要流畅,神态要自信,声音要洪亮。
⑥展示结束后教师必要时要进行补充,并指导、鼓励学生,让他们更有信心进行展示,并且更会展示。
2、学生要管理。
①老师要站在全体学生的后面,以便于检查纪律和检查展示学生的声音。
②展示完后要用语言鼓励展示学生的长处,还是指出听讲不认真学生的问题。
3、题目和答案要写在黑板上,有一题多解更好,学生要照着黑板讲,不要对着导学稿讲。
4、展示中师生都可以质疑和补充。
(四)围学:周三训练1、对于课程中有些重难点可以组织围学的方式2、围学时动作速度要快、轻,站队要整齐3、围学时帮扶对子要站在一起4、围学时要带好相关材料和笔,及时做笔记5、以不同的组阵地为中心进行围学时转场要进行多次训练,以求找到最佳的站位和最快的速度(五)帮扶:周四训练1、对于学困学生一时无法掌握的内容要及时开展帮扶2、帮扶在对子之间进行,由小组中间的③④⑤⑥号同学为两边的①②⑦⑧号同学讲解(六)爬板:周五训练1、爬板是面对学困生开展,是对他们进行检测和巩固2、爬板要有固定的小组阵地和具体位置3、爬板时学生要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做到快、静、齐4、板书结束后帮扶对子迅速进行批改并反馈结果3、课堂辅助动作:(一)口令每个课堂环节在衔接转换时教师要有清晰明确的指令,以以上课堂环节名称为指令,简明、有力。
(二)掌声1、当一个课堂环节结束时教师可用击掌的方式提示学生,具体方式为教师拍两下学生迅速拍三下来回应,如学生一时还没来得及回应,教师可再反复一次。
2、当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时,教师用语言提示其它学生用掌声对其进行肯定与表扬,具体方式为学生按二三的节拍鼓掌两次。
4、重要要求:⑴以上环节动作在年级中一定要统一,实体老师间要统一,学科组内要统一。
⑵在开展小组基础建设时以上环节要一个一个进行训练,先由实体两个班主任带领科任老师一起进行训练(每天第8节课),然后各备课组内结合学科特点、课型对教学环节进行训练(可在平时也可以利用教研时间)。
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