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大事件之一。
因为这象征着人类终于完整地认识了自己居住的这个“世界”。
而且,从文化史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件事情对于西方人还有着另一种特殊意味,即从西方人的眼睛里看去,也看到了世界上原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传统,有各种不同的民族和地域,这对欧洲人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因此形成了他们关于欧洲或者西方文明的自我定位。
所以,关于“世界”或者“地球”的认知,并不仅仅是一个天文学与地理学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文明的观念的大问题。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过一种让中国人很自豪的天下观,这种天下观给古代中国人心中确定了“世界”的范围和“中国”的位置,它的形成大约是在两三千年前,虽然那个时代的人没有真正地到达世界各个角落,但是他们常常把它称为“天下”。
他们想象: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天下的大地仿佛一个棋盘,或是像一个回字形,由中心向四边不断延伸;第三,地理空间越靠边缘,就越荒芜、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
在大约战国时成书的《尚书·禹贡》等古代典籍中,有“九州”、“五服”的记载。
这个观念是怎样起源的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根据推测,它可能与古代中国人关于空间的想象有关。
古代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在他们的想象中,天是圆的,想一个斗笠一样,覆盖在大地上,中心是北斗和北斗星的位置,据说天上最高的神太一就在那里;儿大地是方的,就像棋盘,中间是洛阳一带,王也应当在那里。
这种关于宇宙空间的想象根深蒂固,而且是一种完美、合理的布局,所以很多古代最重要的东西都是模仿这种空间的,像祭祀天地用的玉琮名堂、圜丘一直到后来的祭天的天坛等等,就要模拟这样的格局,才获得祭祀天地的权力;又像古代王宫和古代都城,也要仿效天圆地方的模样,象征这个地方有当然的合法性;甚至像一些游戏与占卜的用具,如博具、式盘甚至后来的围棋,也在模拟这种空间格局。
正是这种空间的观念,使中国人形成了关于世界和文明的基本想法,正像前面说的,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中央,在文明的位置上高于四裔,儿四边无论是文明上,还是在财富上都远远低于中央,应该受到中央的制约与管辖。
(以上参考《古代社会与文化十讲》)
当外国的船坚利炮打到中国的家门时,中国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于是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到今天依然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