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我的young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内容摘要]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目标、意义及其行为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的观点和根本态度。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现状是有部分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甚至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从未思考,这将会直接地影响大学生以后的发展。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对新一代人的成长,对坚持社会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主旋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是当代每个大学生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而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对其进行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正文]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
当今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某些原有的观念和规则被废弃或搁置,而某些新树立起来的观念和规则也难以很快建立健全,加上封建腐朽观念以及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都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使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趋势。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追求健康向上的、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他们崇尚自我,强调个体能动性的的发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所出现的很多问题和误区:
1. 个人主义人生观:有的大学生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集体、他人之上。
有的同学直接表现为自私自利,不愿意帮助关心他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在“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发生矛盾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2. 拜金主义人生观:有的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把“挣很多钱”“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认为读书无用,“书读万卷不如腰缠万贯”。
他们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一股不可忽视的“厌学风”。
有些大学生唯利是图,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他们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
梦寐以求地以大学文凭为跳板来谋取金钱和地位。
3. 享乐主义人生观:有的大学生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满足于“60分万岁”。
他们懒散怠惰,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而是用于上网打游戏、聊天上,吃喝玩乐成为生活的全部。
他们甚至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用父母辛苦劳作挣来的血汗钱比阔气、摆排场,在消费上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追逐名牌和奢侈品,有的甚至因此负债累累:甚至有的同学为了追求高消费,走上了堕落犯罪的道路。
4. 功利主义人生观:有的大学生做事带有极强的实用主义色彩,个别同学为人处世以是否给个人带来好处为出发点,忽视人的社会价值。
比如青年入党是一件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好事,但他们把入党作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和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
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实用主义功利性促发的投机性政治热情,是入党动机不纯的一种体现。
他们积极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但绝不会参加第二次相同的公益活动,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阅历。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尚未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目前的根本任务是努力提高自我价值,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
面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种种误区,如何纠正当代大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提出的新的挑战。
而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靠外部教育和培养,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二要靠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锻炼,提高内在素质。
1学校可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各大高校应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素质教育,同时注重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构建符合国情和学生特点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可采用开办讲座、举办辩论会、进行演讲等多种方式。
同时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把学生作为行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把对于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认知放到实践中加以体验与践行。
另外,学校要重视与社会沟通,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可以请一些杰出的人士来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积极为学生广开社会实践的门路,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更多地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客观认识社会现象,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调整到正确轨道上来。
;
2.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成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阶段,学校与家长沟通多处于真空状态,双方沟通很少。
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避免目的一致而手段不同,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最终没有收到效果。
学校与家长要对学生多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学校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增强家长育人责任感,使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时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自己的孩子。
鼓励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吃苦耐劳教育和竞争与合作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设计人生道路,明确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家庭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对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修养,学习目的的修养,学习意志和毅力的修养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里的实践不仅强调大学生要把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样注重的是要求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军训、生产实习、公益劳动、居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献爱心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都能使每一位参与者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一种无私奉献,为大家服务的精神,使大学生深刻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有利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确立。
总之,当代的大学生要确立好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拥有每个人的精彩,拥有独一无二的young.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对社会的贡献为真正价值的人生价值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百度文库/view/34593e4dfe4733687e21aa4c.html
[3]沈旭,张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调查与分析,中国教育报,2006
[4]陈喜林.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剖析,经济与发展,2006,(12).
[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