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中应用.pptx

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中应用.pptx

• ■上世纪40年代,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 国军方大量应用试验设计方法。

■随后,和对试验设计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使该分 支在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日趋完善,在应用上日趋广泛。
■50年代,日本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试验设计中应用 最广的正交设计表格化,在方法解说方面深入浅出 为试验设计的更广泛使用作出了众所周知的贡献。
优化试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意义
1.试验设计方法是一项通用技术,是当代科技人员必 须掌握的技术方法。
2.科学地安排实验,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费,在最 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简称为: 多、快、好、省。 可应用于: 提高试验效率、优化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技术等。
试验设计流程
➢建立试验目标。 ➢明确试验指标。 ➢寻找对试验指标的可能影响因素。 ➢识别可控因素和噪声因素。 ➢选择适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安排和实施试验。 ➢分析试验数据,寻找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 ➢验证和应用试验结果,评价试验绩效 。
中心点( )
中心点,亦即设计中心,表示在图上,坐标 皆为0。
区组()
也叫块。设计包含正交模块,正交模块 可以允许独立评估模型中的各项及模块 影响,并使误差最小化。
但由于把区组也作为一个因素来安排, 增加了分析的复杂程度。
旋转性()
旋转设计具有在设计中心等距点上预测方差 恒定的性质,这改善了预测精度。
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中应用
2007-12-25
科研过程中,为了提高目标产物产量、品质,或者是 减低成本,都需要做试验。
如何安排试验,有一个方法问题
不好的试验设计方法,即使做了大量的试验, 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个好的试验设计方法,既可以减少实验次数,缩短试验时间和 避免盲目性,又能迅速得到有效的结果。
• 我国优化试验设计方法

■60末期代,华罗庚教授在我国倡导与
普及的“优选法”,如黄金分割法、分数法和
斐波那契数列法等。
• ■数理统计学者在工业部门中普及 “正交 设计”法 。
• ■70年代中期,优选法在全国各行各业取
■ 1978年,七机部由于导弹设计的要求,提出了一个五因素的 试验,希望每个因素有多余10个水平,而试验总数又不超过 50,显然优选法和正交设计都不能用,随后,方开泰教授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和王元院士提出 “均匀设 计”法,这一方法在导弹设计中取得了成效。
在响应分析中,观察值y可以表述为:
y f(x1,x2,,xl )
其中 是自变量 f(x1,x2,,xl )
x1,x2,,xl
的函数,是
误差项。
x1,x2,,xl
yˆ f(x1,x2,,xl )
在响应面分析中,首先要得到回归方程,然后通
适用范围
➢确信或怀疑因素对指标存在非线性影响; ➢因素个数2-7个,一般不超过4个; ➢所有因素均为计量值数据; ➢试验区域已接近最优区域; ➢基于2水平的全因子正交试验。
如果要求进行设计,但又希望试验水平安 排不超过立方体边界,可以将轴向点设置 为+1及-1,则计算机会自动将原缩小到整 个立方体内,这种设计也称为中心复合有 界设计( )。
这种设计失去了序贯性,前一次在立方点 上已经做过的试验结果,在后续的设计中 不能继续使用。
对于α值选取的另一个出发点也是有意义的, 就是取α=1,这意味着将轴向点设在立方体的表面 上,同时不改变原来立方体点的设置,这样的设计 称为中心复合表面设计 ( )。
响应面试验设计
缩写
杂志名称
影响因子 (2006年数
据)
10.452
6.352 3.799 2.358 2.327 1.535 1.387 1.375 1.209 1.084 0.99
什么是?
➢响应面设计方法( ,)是利用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并 通过实验得到一定数据,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 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的 分析来寻求最优工艺参数,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 计方法。
这样做,每个因素的取值水平只有3个(-1,0,1),而 一般的设计,因素的水平是5个(-α1,0,1,α),这在 更换水平较困难的情况下是有意义的。
这种设计失去了旋转性。 但保留了序贯性,即前一次 在立方点上已经做过的试验 结果,在后续的设计中可以 继续使用,可以在二阶回归 中采用。
中心点的个数选择
α的选取
在α的选取上可以有多种出发点,旋转性是 个很有意义的考虑。在k个因素的情况下,应 取
α=24
当2, α=1.414;当3,α =1.682;
当4, α=2.000;当5,α =2.378
按上述公式选定的α值来安排中心复 合试验设计()是最典型的情形,它可以实 现试验的序贯性,这种设计特称中心复合 序贯设计( ),它是中最常用的一种。
基本概念
➢ 立方点 ➢ 轴向点 ➢ 中心点 ➢ 区组 ➢ 旋转性
三因子中心复合设计布点示意图
立方点( )
立方点,也称立方体点、角点,即2水平对 应的“-1”和“+1”点。各点坐标皆为+1或 -1。在k个因素的情况下,共有2k个立方点
轴向点( )
轴向点,又称始点、星号点,分布在轴向上。 除一个坐标为+α或-α外,其余坐标皆为0。 在k个因素的情况下,共有2k个轴向点。
• 什么叫做(优化)试验设计方法?
• 把数学上优化理论、技术应用于试验设计中,科 学的安排试验、处理试验结果的方法。
• 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安排试验,处理试验结果,以 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费,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 多、更好的生产和科研成果的最有效的技术方法。
• 优化试验设计方法起源
• ■上世纪30年代,由于农业试验的需要,费 歇尔()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面做出了一系 列先驱工作,从此试验设计成为统计科学的一 个分支。
响应面方法分类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 ,);
➢试验设计。
一般步骤
1.确定因素及水平,注意水平数为2,因素 数一般不超过4个,因素均为计量值数据;
2.创建“中心复合”或“”设计; 3.确定试验运行顺序( ); 4.进行试验并收集数据; 5.分析试验数据; 6.优化因素的设置水平。
1.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满足旋转性的前提下,如果适当选择,则可 以使整个试验区域内的预测值都有一致均匀精度 ( )。见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