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机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机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3年4月1日机电队会议室主持:李社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一、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二、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三、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四、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监控系统有效,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严禁违规作业。

五、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六、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严禁非阻燃、非防爆设备违规入井。

七、必须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
2013 年4月8月机电队会议室主持:李社
机电事故预防
1、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和操作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气事故处理规程》、《电器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动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等各电力设备运行规程。

2、认真贵方执行变电所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变电工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干部上岗检查制度。

3、认真落实《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定》、《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

4、抓好停产检修工作,合理规划,保证停产检修项目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保证措施、人员和材料到位,保证安全检修。

5、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供电设计;井下变电所高压
全部实行双回路供电,局部通风机实行双三专供电。

6、加强供电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完善奖惩细则,确保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7、建立健全晚上的供电设备及其安全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8、变电工、电钳工必须经过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复训,持证上岗。

2013年4月15月机电队会议室主持:李社
9、结合矿培训计划,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岗位安全技术培训,进行责任心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自主保安、业务保安能力。

10、使用矿方或其他单位的电气设备时,应做好交接手续,并做好使用中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11、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没有煤安标志的电气设备不得下井使用,选用质量可靠的电器设备厂家的产品,严格试验制度,检查防爆完好性能,合格再发放入井证容许入井。

(2)对导电部分裸露的高啊电器设备无法用外壳封闭的,必须围以遮拦,防止人员靠近。

同时在遮拦门上装设开门即停的闭锁开关,确保人员开门进入高压电气室时,电器设备电源断开。

(3)井下电气设备带电部分和电缆头全部封闭在外壳内部,即成封闭型,闭关在操作手柄与盖子之间设有机电闭锁装置,确保不合上盖子,便不能接通电源,
合上电源后,便不能打开盖子。

(4)各变(配)电所的入口处或门口都要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

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时,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牌。

(5)对手持式或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降压的工作电压。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6)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高、低压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接地装置。

(7)遵守电缆敷设相关规定。

在水平巷道或倾角30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在倾角300及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进行敷设。

电缆悬挂高度应保证有矿车掉道时不致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上。

电缆接头应执行相应的规程要求。

2013年4月22月机电队会议室主持:李社
(8)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各种制度,停送电制度,必须是谁停电谁送电,停电时,必须把有关线路电源全部断开,停电开关操作机构必须锁住,并在操作手把上悬挂“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验电时必须使用与电压等级相适应的合格验电器,验电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有人监护。

(9)检修搬迁制度,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及电缆。

必须带电搬迁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检查和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验无电后,必须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10)工作监护制度,电气设备操作特别是高压电器设备操作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11)设置各种保护装置,设保护接地,当设备绝缘损坏,电压窜到其金属外壳时,把外壳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防止供电系统漏电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12)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所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装置,或至少应装设短路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短路的保护及远方控制装置。

(13)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应装设带有漏电闭锁的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检漏电保护装置,如无此种装置,必须装设带自动切断漏电电线的检漏装置。

(14)36V以上的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构架等,都必须有保护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和主接地极联成一个接地网。

(15)接地网上任意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或其他相当接地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16)维修电气装置时要使用保安工具,如绝缘夹钳、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013年4月29月机电队会议室主持:李社
(二)机电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发生无计划停电事故后值班电工必须先汇报调度室,同时切断有关电源,在调度室、动力部的统一安排下检查原因,处理故障。

恢复送电时,必须经过瓦检员检查送电区域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确认不超限,由瓦检员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后,指挥部按先送风,后送电的原则,下令向指定地点及区域逐级送电。

(1)一般事故由矿综掘队、施工项目部根据事故性质、大小、影响范围组织当班电工进行处理。

(2)系统出现高压单相接地、变压器故障时,应尽量控制事故扩大,双回路供电的要先联络,然后及时切除接地线路或故障变压器,减小影响范围,同时及时向矿调度安监部汇报,有调度安监部统一调度处理。

(3)对设备着火、母线故障、全矿停电等重大事故来不及向有关领导汇报的,可自行按照处理重大事故程序进行,处理完后及时记录、汇报。

(4)事故处理完毕,有现场操作单位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处理事故经过、结果。

2、其他电气事故处理
(1)现场抢救,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行动沉着,处理果断,对事故的发生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进行现场抢险,将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全矿停电或通风系统停电后,必须立即通知井下受影响的区域,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受影响地点人员。

(3)在电器设备、电缆着火时,立即切断电气设备、电缆的电源,再用不导电的材料灭火,必要时,确知已经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可用普通的灭火器材来灭火。

(4)发生触电时:
①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受电流危害的状态。

②将脱离电源后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较好、较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③对触电者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和创伤包扎。

(5)安全撤离,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事故抢救人员安全时,井下职工应想方设法,迅速撤至安全区,防止事故扩大,
(6)妥善避难,如在有效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遇险人员应在灾区内进行自救和互救,尽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人员救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