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聘管理制度

招聘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科学的员工招聘管理及配置体系,规范企业招聘及新聘员工入职规程,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及时补充提供合格的人选,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和业务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达到员工与岗位的最佳配置。

2.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职位的招聘管理。

3.参考文件
3.1《员工手册》
4.定义
4.1 直接人员:直接从事产品实际生产的一线操作人员。

4.2 间接人员:公司内除直接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4.3 其余见《JQEOS一体化管理手册》
5.流程说明
5.1招聘需求:
5.1.1各部门因人事异动、流失或其他原因出现人员短缺时,在确认部门内部调配难以满足的情况下,部门主管填写提出用人需求,对招聘岗位情况和岗位任职资料进行详细说明,交予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

5.2 招聘渠道:人力资源部收到各部门的用人需求,考虑招聘成本,选择适当的招聘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5.2.1在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
5.2.2在厂门口、公告栏,粘贴出真实无歧视招聘信息;在全厂周早会通告,欢迎在职员工进行推荐亲友来应聘。

5.2.3在工业区、枫泾镇等热闹的公园、广场、公交站点,张贴或散发招聘传单;
5.2.4联络学校(中专,高中) 应届毕业生,联络职业培训学校建立建教合作关系;
5.2.5人才中介机构、猎头公司的推荐;
5.2.6参加招聘会。

5.3 甄选:
5.3.1人力资源部收集应聘材料,对基本资料符合的应聘人员进行初步筛选,并通知面试。

5.3.1.1应聘人员基本资料,需符合《社会责任方针》要求;(招聘政策,招聘制度)
5.3.1.2普工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5.3.2面试:
5.3.2.1招聘文员先对面试者的身份证、学历证明、职称证明等有关证件进行识别。

确认身份证是否与本人相符,年龄是否满16周岁,身份证是否过期;再用验证仪器检测身份证的真实性、有效性。

5.3.2.2基本资料符合的应聘人员,安排各部门(单位)主管或代表,进行面试或技能考核。

5.3.2.3通过身证识别的人员,填写《人事档案表》;招聘文员要检查填写的资料是否完整,特别是紧急联络人电话、过往工作地的联络电话等。

5.3.2.4直接人员由人事审核及确认身份合格后通知用人部门(单位),由部门(单位)或代理人,带应聘人员到车间进行实做考试。

5.3.2.5经过部门(单位)主管或代表面试合格,人力资源部与面试者进行会谈,约定试用期限,薪酬待遇,录用时间,合同期限等事项。

5.4录用:
5.4.1用人部门(单位)与应聘人员达成一致的,由人力资源部开出《录取通知》;
5.4.2人力资源部通知被录取人员,并约定报到日期,及报到所需携带的资料。

5.5报到与入职:
5.5.1新报到员工,先在人力资源部建立个人档案,办理识别卡。

5.5.2 需要在工厂食宿的人员,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安排食宿并办理食宿登记。

5.5.3新员工报到后,由人力资源部先组织安排入职培训(具体见《培训管理制度》),再到用人部门(单位)上岗。

5.6试用与转正:
5.6.1新入职员工统一约定试用期2个月,因工作需要免除或缩短试用期,按《核决权限》审批。

5.6.2招聘人员配合当地派出所,对新进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并完善《面试人员相关资料调查表》。

背景调查结果,有触犯法律法规背景的员工,立即向当地派出所备案,并结束试用。

5.6.3试用期内,由用人部门(单位)的班组长,填写《职员工考核表》,部门(单位)主管签署意见,人力资源部会签,并对试用合格者,进行转正并签订《劳动合同》。

5.6.4与转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员工与人力资源部各执一份。

6.附则
6.1《人事登记表》
6.2《录取通知》
6.3《职员工考核表》
6.4《劳动合同》
6.5人力资源部对本程序进行制订、修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