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
延安精神的形成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关。

当时,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国难当头时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不得不屈服于国内外的压力,把矛头指向日本帝
1、1935年
的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政治路线,进一步确认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袖地位。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提出及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用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是延安精神初步形成的又一重要标志。

2、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至1945年4月召开的党的七大前后,是延安精神正式形成阶
优良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精神。

同时,在军民大生产运动中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南泥湾精神,而整风精神和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形成的主要标志。

当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1941一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日寇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而且华北各地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陕甘宁边区面临的严酷斗争形势和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坐以待
月党
延安精神原生形态,即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党的七大精神,都与毛泽东倡导、培育和弘扬联系在一起的。

二、延安精神的内涵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必须要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依据历史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需要,制定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并且还善于转换成带领亿万群众前进的具体方针和政策。

政治方向绝不是空泛的、虚无的。

坚定不移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当时唯一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

正如毛泽
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难以置信的”,这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并逐渐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不可分。

1936年底到1937年夏,毛泽东先后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力求在全党范围确立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首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

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富于“实事求是”丰富的内涵,又作了详细的阐释。

在我党的历史上,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后来使之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终革命取得胜利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
期,121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系统形成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工作方法,为各级干部如何正确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从道德价值层面看,1939年2月20日晚,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提了出来。

1944年9月,在中央
直属机关和警备团召开的张思德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使为人民服务成为我党我军一切革命同志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深刻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

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党的七大明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抗战”,为了民族救亡图存,人们发扬自我吃苦、自我牺牲精神,把平凡的生产自救工作和坚定的政治方向联系起来,“大囤小囤都装满,丰衣足食支援前线。

”359旅开发南泥湾,就是体现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精神的典范。

由于战士们起早摸黑地劳动,使得359旅制定了“不得早到、不得晚退”的劳动纪律,正是有了这样的英雄气概,359旅将士"背枪上战场,荷锄斗田庄",在短短的三年中,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边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不发薪俸,实行津贴制度,收入不超过普通工人工资的水平,但在工作中却能表现出模范作用。

边区行政长官每月最高的津贴也只是5元,各县县长每月津贴2元半。

边区政府
1
在崛起,迎来了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并不断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主义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与外来意识形态发生碰撞和冲突,因而也必然遇到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攻击,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利用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我们进行较量,从而实现其文化霸权的野心,达到对社会主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多层次、多方面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

在国内,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等等,通过先进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引领人们的思想动态,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否则,如果越来越多人的精神世界被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占领,那么,我们的政治文化主权就形同虚设,其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演变的能力就大大减弱。

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

而弘扬延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自觉地克服市场所自发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具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

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助于克服拜金主义。

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以最大限度追求利润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评判标准,这就容易诱发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和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正如邓小平所说:“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个人都向‘钱’看。

”②由此可见,我们搞市场经济,必须弘扬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把不断满足

裕时,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克服个人主义。

市场经济革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重整体轻个体的弊端,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获利并实现了一定的人生价值。

但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的自主性无形间造成个人行为的无限度放任,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连带关系消弱,
使一些人游离于社会之外,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沦丧。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冒伪劣、弄虚作假、诈骗、行贿以及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都是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我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互助友爱、团结合作、不谋私利、廉洁奉公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以克服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