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网本文共37页更多详细内容》》
/shuili.asp
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人工摊铺)
施
工
工
法
编制:
2011-4-29
中、小型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人工摊铺)施工工法
——以XXXX工程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法为例
1、工程概况:
XXXX工程位于XXXX山口上游约2.5Km的中低山区,南距XX县城11Km,XXX市104Km。
水库库容990万m3,最大坝高48.4m,坝顶长195.0m。
属小(Ⅰ)型山区河式水利枢纽工程,抗震烈度Ⅸ度,水库防渗采用碾压式沥青砼心墙防渗。
1.1沥青心墙设计:
1.1.1沥青砼心墙为垂直式,墙体轴线偏向上游,距坝轴线3.5m。
1.1.2心墙顶高程2404.5m,心墙顶宽0.5m,在距心墙基座(钢筋砼铺盖)2m高度处,沥青砼心墙厚度由0.5m渐变至厚1.0m,以弧形与钢筋砼铺盖连接。
2、沥青砼原材料
2.1沥青
沥青采用石油化工厂生产的AH-90A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技术指标见表1-1
沥青技术指标表1-1
2.2沥青砼骨料
沥青砼骨料选用新鲜坚硬的碱性岩石进行加工,碱性骨料场距水库2.5Km。
碱性岩石经爆破,机械粗破、细破加工而成,填充料在黑孜苇水泥厂订购。
粗、细骨料、填充料技术见表1-2、1-3、1-4
2.2.1粗骨料技术指标
粗骨料技术指标表1-2
2.2.2细骨料技术指标
细骨料技术指标表1-3
2.2.3填充料技术指标
填料是由岩石等矿物原料加工而成的粉状材料粒径要求全部小于0.075mm,其技术要求见表1-4
填充料技术指标表1-4
4
细度(%)
2.2.4沥青骨料级配
2.2.5.沥青混凝土心墙各种材料用量
沥青混凝土设计方量3859m3,依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各种材料用量
2.2.6.碱性骨料的加工
碱性岩石经爆破(洞室爆破后粒径大于60cm用小炮分解)成块拉运至加工厂进行加工,加工方式为二级破碎(一级为鄂式破碎,二级为锤式破碎),采用筛分机进行筛分从而获得较理想级配料。
沥青混凝土骨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骨料超径、逊径超标应调整骨料加工系统使生产的骨料质量基本满足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骨料超径、逊径超标基本在允许范围内)需要经常调整骨料拌和计量用量。
2.2.7骨料的堆放
⑴骨料堆放场地的选择:骨料堆放场地应选择在场地较为宽阔,灰尘较少的地方,骨料堆放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硬化厚度不小于15cm)。
⑵骨料的堆放方式:开普太希水库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方量为3860m3,供需粗骨料约2162m3,细骨料约1178m3,矿粉约521 m3。
粗骨料分二级堆放(级配为20-10mm、10-2.5mm)场地面积为2×(8×15m)采用隔离墙隔离,隔离墙高度为1.2m;细骨料(2.5-0.075mm)堆放场地面积为8×15m与粗骨料用隔离墙隔离,隔离墙高度为1.2m;矿粉堆放场地面积为10×12m在沥青拌和站附近。
3、碾压砼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
3.1名词解释
⑴针入度:针入度是用一定质量(200g、100g或50g)的标准针,在一定的温度(0℃、25℃或46.1℃)条件下,经一定时间(5s或60s)插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1/10mm为单位表示。
⑵软化点:软化点通常采用环球法测定,在沥青试样上安好钢球(直径9.53mm,
质量3.5±0.05g)后,置于水或甘油中,以5±0.5℃/min的速度升温,沥青试件逐渐软化流动,当下垂到25.4mm(1英寸)时,水或甘油的瞬间温度即为软化点。
⑶延度:将沥青试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水中,以一定的拉伸速度将其拉断时所延伸的长度即为延度,以cm表示。
⑷耐久性:沥青的耐久性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沥青材料保持其性能稳定的能力,通常称为大气温度性。
⑸针入度比:针入度比是指沥青加热蒸发前的针入度与蒸发后的针入度的比值。
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运输温度控制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然必然伴随着温度降低,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一种温度敏感性材料,合适的施工温度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因此在施工中尽量缩短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与沥青心墙之间距离,减少中间温度损失
5.试验碾压参数:
人工摊铺施工模拟试验采用三种碾压方式
⑴RWYT450型振动碾静碾2遍+动碾6遍,收光2遍
⑵RWYT450 型振动碾静碾2遍+动碾8遍,收光2遍
6.检测内容
⑴施工模拟试验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检测项目如下:①检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含量;②检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及马歇尔试件表观密度、孔隙率。
⑵沥青混凝土检测内容:①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沥青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以计算孔
隙率;②钻芯检测沥青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③检测碾压后心墙的宽度、厚度、层间结合效果及过渡料与沥青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情况。
7.试验小结
1.7.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连续、均匀、快速(不得中途转运)、及时地从拌和站运至铺筑地点,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卸料、运输及转料过程中不发生离析、分层现象,不允许出现骨料分离、外漏、温度损失过大等现象。
运输设备的运输箱应保持干净、干燥且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在运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之前,保温箱应涂刷一层防粘剂,运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设备不用时立即清理干净。
1.7.1.运输方式和条件
⑴运输方式
采用50型装载机(2辆)改装的保温箱转运至浇筑点入模,人工摊铺,振动碾碾压。
心墙两侧的过渡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50型装载机端运平整人工细平到位,2T振动碾碾压自卸汽车运输能力与铺筑强度相适应。
⑵运输条件
a.运输道路应平坦,以减轻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振动,防止混合料离析、分层。
b.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分层现象,运输设备的吨位应加大,保温箱应打扫干净,不得有灰尘、泥块、积液等残留物在箱内。
c.为防止沥青与箱粘结,涂刷一层防粘剂,防粘剂的配合比为:火碱:硬脂酸:滑石粉:水(80℃)为1:20:330:400,方法是先将80℃的水与火碱、硬脂酸混溶,然后加滑石粉。
筑龙网 本文共37页 更多详细内容》》
/shuili.asp
d.运输设备应具有保温、防晒、防污染、防漏料的措施,并设置车序标志,以避免车辆阻塞,延误运输时间。
1.7.2.运输设备数量 1.7.3.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⑴各种运输机具在转运或卸料时,应尽量降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自由落差,一般自由落差不大于1.5m ,装卸时应尽量保持平稳,避免骨料分离。
⑵下料速度应均匀,每卸一部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后,应挪动一下运料车的位置。
⑶检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下料温度和外观质量,发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温度过低或过高,外观质量不好,均作废料处理。
⑷认真记录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若发现温度降低到规定的温度以下,或离析现象明显,应及时处理。
7.4.2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施工质量检测
7.4.2.1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要求
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按有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制定质量检测制度,对沥青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过程中各项主要工艺措施及沥青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测,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并及时分析整理。
(1)原材料的检验与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供货厂家应提供运至工地材料(如沥青、骨料、填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到货后施工单位应进行复验。
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见下表
筑龙网本文共37页更多详细内容》》/shuili.asp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制备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工艺控制、温度控制、施工配合比控制等,具体检测项目与控制标准见下表
(3)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应将模板中心线与心墙设计轴线的偏差控制在10mm 以内,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过程中应对温度、厚度、宽度、碾压及外观进行检查控制,对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与坝基、左右岸翼墙及其他隐蔽工程等部位进行中间检查验收,确保每层摊铺的心墙厚度偏差为0-2cm,外观检查发现的裂纹等异常现象必须及时处理。
芯样检测内容及频率
筑龙网本文共37页更多详细内容》》/shuili.asp
筑龙网 本文共37页 更多详细内容》》/shuili.asp
7.4.2.2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施工质量,制定如下具体措施:
(1)在施工准备期间,选择适宜的水泥混凝土基面处理方法,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各种质量控制检测仪器及配套设施的完好情况、施工材料准备情况、现场模拟试验过程中的施工作业人员配训情况,报请监理工程师对铺筑部位及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复核,在监理工程师签发开仓证后再开始进行铺筑。
(2)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机具进行经常性清理和维修保养,对计量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定期效验,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连续、均匀地进行铺筑。
随时观察铺筑效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对不合格或因故停歇时间过长、温度损失过大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清除废弃。
在清除废弃时,不得损害下部已铺筑好的沥青混凝土。
更多详细内容》》 本人于2011年11月撰写于北京筑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