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保简答题整理

继保简答题整理

继保简答题整理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①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②对于异常状态发报警信号
2.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包括那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测量部分: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电气量,并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动作。

逻辑部分:根据测量部分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根据逻辑部分输出的信号,完成保护装置的任务。

2.何谓主别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远后备和近后备保护有何区各有何优、缺点?
主保护::反映被保护元件本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近后备保护:在本元件处装设两套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动作;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上一级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近后备保护优点:后备保护功能由本地实现,不扩大故障范围。

缺点:不能对本地断路器起到后备保护作用,需要与断路器失灵保护相配合。

远后备保护优点:能够对下级保护元件及断路器起到后备保护的作用。

缺点:易扩大故障范围。

3.微机继保硬件系统构成及各模块作用
①数据采集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②微机主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完成各种保护功能③输入/输出系统完成各种保护的出口跳闸、信号报警、外部接点输入及人机对话等功能;④通信接口:包括通信接口电路及接口以实现多机通信⑤电源:供给微处理器、数字电路等所需电源。

3.数据采集单元的构成?
①电压变换②采样保持电路及采样频率选择③模拟低通滤波器④模拟量多路转换开关
4.微机保护软件构成和各种算法比较、采样定理
①主程序对硬件初始化,自检(定值自检、程序自检、开出检查、开入量监视等) ②
采样中断程序采样,起动元件判别等③故障处理程序实现保护功能全周傅氏算法:速度慢、精度高半周傅氏算法:速度快、精度差
采样定理:如果随时间变化的模拟信号所含的最高频率成分为f max,只要按照采样频率fs≧2f max进行采样,那么所给出的采样值序列才能用以恢复原信号。

5.采用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在相间短路时会不会有死区?为什么?(分析计算可
能是一小问)
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

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间电压,其值很高。

三相短路时仍有死区。

6.试说明在不同地点发生接地时,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大小和分布特点。

零序电压: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离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为零。

零序电流分布: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多少和位置有关与电源的多少无关;大小:与线路及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有关。

7.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有无死区?为什么?以及接线方式?
没有死区。

因为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大。

最大灵敏角为-110为+3U0和3I0;70度时为—3U0
和3I0。

8.方向阻抗继电器死区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产生死区的原因:当在保护安装处正方向出口发生金属性相间短路时,母线电压降到零或很小,加到继电器的电压为零或者小于继电器动作所需的最小电压时,方向继电器会出现死区。

消除措施:引入极化电压获取极化电压的办法:1)利用R、L、C电路构成记忆回路2)引入非故障相电压
9.纵联保护与阶段式保护有什么异同?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就是利用通信通道将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判断故障在区内还是在区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段,作为主保护。

阶段式保护:无法区分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作为后备保护。

9.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和高频信号的种类及作用?
工作方式:①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②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③移频方式
信号种类:①跳闸信号是线路对侧发来的直接使保护动作与跳闸的信号②允许信号是允许保护动作与跳闸的高频信号③闭锁信号是制止保护动作将动作闭锁的信号
9.系统振荡与短路区别
振荡:①三相对称,无负序分量电压、电流周期性缓慢变化③测量阻抗随δ角变化
短路:①有负序分量出现②电压、电流突变③测量阻抗不变
10.自动重合闸作用及对其基本要求
作用:①对于瞬时性故障,可迅速恢复供电,从而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②对双侧电源的线路,可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

③可以纠正由于断路器或继电保护误动作引起的误跳闸
对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
①动作迅速②不允许任意多次重合③动作后应能自动复归④手动跳闸时不应重合⑤手动
合闸于故障线路不重合
12.三相自动重合闸和单相自动重合闸工作过程?
三相自动重合闸工作过程:线路上故障 => 跳开三相 => 重合闸起动 => 延时后合三相。

结果:若瞬时性故障,则重合成功;若永久性故障,则再次跳三相,且不重合。

单相自动重合闸动作过程:单相接地短路=> 跳故障单相=>重合单相结果:瞬时性故障,则重合成功;永久性故障,则重合不成功,跳开三相。

13.重合闸前加速与后加速优缺点?
前加速:先无选择性的将故障切除,然后利用合闸重合予以纠正保护无选择性的配合方式。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优点能够快速切除各条线路上的瞬时性故障;所用设备少,简单经济;能使瞬时性故障来不及发展为永久性故障,从而提高重合闸成功率。

缺点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切除的时间可能较长;装ARD的断路器动作次数很多;若断路器或ARD拒动,将扩大停电范围
后加速: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动作,然后进行重合。

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加速保护动作,瞬时切除故障而与第一次动作是否带时限无关
后加速:优点第一次跳闸是有选择性的,不会扩大停电范围;再次切除故障的时间加快,有利于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缺点第一次动作可能带有时限。

每个断路器上都装设一套重合闸,较复杂
14.线路发生故障保护和重合闸的动作情况?(检无压、同期)
对于瞬时性故障,两侧保护动作,断路器断开,线路失去电压,检无压侧重合闸先进行重合。

重合成功,另一侧同步检定继电器在两侧电源符合同步条件后再进行重合,恢复正常供电;对于永久性故障,两侧保护动作,断路器断开,线路失去电压,检无压侧重合闸先进行重合。

重合不成功,保护再次动作,跳开断路器不再重合,另一侧的检同期重合闸不起动。

15.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原理框图。

1.分别叙述保护动作区内部与外部故障时的保护的动作过程;2.说明原理框图中各元件的功能与作用;3.如果通道遭到破坏,当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保护的工作会受到何影响?
1.动作过程:
•保护区内故障:两侧保护方向元件I1,I2,S+动作,I1,S+动作后闭锁发讯,两侧保护均不发讯,保护动作跳闸
•保护区外故障:近故障侧保护方向元件S+不动作,I1动作后启动发讯,闭锁对侧保护2.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S+ 功率方向元件:判断短路功率的方向;
I1低定值起动元件:灵敏度较高,起动发信机发信I2高定值起动元件:灵敏度较低,起动保护的跳闸回路
t1延时返回元件:外部故障切除后,保证近故障点侧继续发信t1时间,避免高频闭锁信号过早解除而造成远离故障点侧保护误动
t3延时动作元件:防止外部故障时,远离故障侧的保护在未收到近故障点侧发送的高频闭锁信号而误动,要求延时t2大于高频信号在保护线路上的传输时间。

3.如果通道遭到破坏,线路内部故障(外部)故障时,保护正确(错误)动作。

16.闭锁式纵联保护为什么需要高低定值的两个启动元件?
采用两个灵敏度不同的起动元件,灵敏度高的起动发信机发闭锁信号,灵敏度低的起动跳闸回路,以保证在外部故障时,远离故障点侧起动元件开放跳闸时,近故障点侧起动元件肯定能起动发信机发闭锁信号。

17.变压器差动保护产生不平衡电流的原因?
①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不平衡电流②三相变压器接线产生的不平衡电流③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④电流互感器变换误差产生的不平衡电流⑤变压器带负荷调整分接头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消除措施:①防止励磁电流措施,下面有。

②选择两侧同相位的电流量构成差动回路③利用差动继电器的平衡线圈进行磁补偿
18.励磁涌流产生原因及特点
在电压突然增加时,例如当空载投入变压器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过程中,由于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急剧增大,使变压器铁芯瞬时饱和,出现数值很大的励磁电流励磁涌流的特点:①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②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尤以二次谐波为主;③波形经削去负波后出现间断。

防止励磁涌流措施:采用具有速饱和铁芯的差动继电器;采用间断角原理的差动保护;采用二次谐波制动;采用谐波对称原理制动。

19.发电机纵差动保护能否反应单相接地故障?为什么?
发电机单相接地故障时候,接地电流主要为发电机以及外接设备的对地电容电流,其数值比较小,所以差动保护不能反应单相接地故障。

20.发电机差动保护和不完全差动保护有何区别?
(1)接线的不同(2)反应故障类型不同。

前者不能反应匝间短路,接地故障;后者不仅可以反应相间短路,也可以反应匝间短路、分支开焊等故障。

21.失磁保护的主判据①静稳边界阻抗圆判据②异步阻抗圆判据③无功方向判据④系统三相电压降低 22.母线差动保护分类?①母线完全差动保护②固定连接的双母线差动保护③电流比相式差动保护④母联相位差动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