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实验结题报告以研究性学习实验为突破口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初中研究性学习实验》结题报告沙洋县实验初中张为芬一、实验的背景21世纪伊始,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以信息和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观念势必主导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在教育,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了重大调整,其中强调从小学至高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亮点。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初中现行的课外活动、活动课程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育人价值,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存在薄弱环节。
为了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全教会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作了重大调整,教育部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性学习”,在实现“改变因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目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是从根本上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教与学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突破口。
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实验与研究,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沙洋县200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积累经验,2001年9月我校成立了与新课程同步成长的《研究性学习实验》课题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始研究和探索,开沙洋县乃至荆门市之先河。
二、实验目标——关注“三层面”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计划》精神为指针,在省、市、县综合实践活动实验与研究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探索并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规范有序化运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
在具体目标上我们关注“三层面”:(一)学生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2、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4、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学会分享与合作;6、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7、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二)教师8、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学校9、深层次触动学校办学理念,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整体变革,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1、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领域的整合开发研究2、研究性学习向学科教学有效渗透、迁移研究3、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4、研究性学习管理与评价体系研究5、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研究6、研究性学习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四、实验的实施我校研究性学习实验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实验。
实验于2001年9月开始筹划,2002年3月启动试行,2002年9月正式开展。
在省、市、县教研室的长期关怀中,在省市专家的不断点拨间,我校研究性学习实验开展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形成了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实验特色,构建了我校独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凸显了我校在全县乃至全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方面的引领及窗口作用,将我校打造成为具有文化品味和精神感召力的特色学校。
我们这个实验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实验准备阶段:2001年9月至2001年12月,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积极组织培训教师:1、开题论证成立课题组通过开题论证,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实验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突破口,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贯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就教师职业追求,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研究领导小组,并将研究性学习实验作为全校众多课题中的拳头课题。
2、配备硬件建设实验学习基地学校为有效促进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校长和教科室主任亲自赴汉购一大批有关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图书,并专门为实验教师配备电脑,为实验教师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和学习环境。
3、培训骨干专家引领学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综合实践活动实验与研究研讨会,学习外地先进的理念和实践操作,并多次请市教研室杨书记亲临学校指导讲座。
(二)实验试行阶段:2002年3月至2002年6月,课题组成员在全校三个班级试行本课题研究。
1、以专家提供的借鉴内容为体系开展实验。
我们根据市教研室杨书记提供的《初中研究性学习指导选题》示例,并借鉴全国各地的已有资源包中的案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计制作类,比如《关于一次性碗筷的调查研究》、《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处理研究》、《下岗职工再就业研究》、《课堂纪律与学习成绩相关关系研究》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兴趣盎然,感到新奇和快乐,实验教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2、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实践基地为了使学生、教师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我校做好了相关的协调、计划、统筹工作,学校建立了社区基地,比如沙洋监狱、革命烈士陵园、沙洋武警三支队、沙洋消防大队、沙洋福利院等。
(三)正式实施阶段:2002年9月至2004年6月,课题研究自主探索实验。
2002年9月,我校审时度势,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这标志着我校研究性学习实验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我校借鉴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已有成果,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知识结构、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特点,结合我校及地区实际来实施研究性学习。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实施:1、组织形式——完善“三种类”(1)全班集体研究:全班确定一个课题,选定若干子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子课题研究,全班汇总交流。
(2)小组合作研究:个人选题拟定方案——教师初审、合并相近题目——公布初选题目,组成课题研究小组,选举组长——制定方案,写开题报告——方案评审、开题报告会——小组研究、教师指导——撰写研究报告——班级展示——答辩会、年级报告会——评定成绩、总结。
(3)个人独立研究:个人提出问题——选题论证——拟定方案、计划——方案评审、开题报告——个人独立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成果展示、同学评议——答辩——教师评定成绩。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研究形式,长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主要采用个人独立研究形式,不管哪种形式,都与全班交流相结合。
2、实验内容——注重“三整合”据初中生的特点,我校从学校学生和区域的实际出发,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其它活动领域进行整合,试图走出一条研究性学习可持续发展之路。
(1)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领域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是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这四大领域各有侧重,互相联系,它们体现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
我们开展实验研究时并不割裂这四个领域,而是积极有效地整合,即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探究手段,有机结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比如我校二(6)班同学在研究了《棉花的种植生长、价值和利用》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棉花田间捉虫、摘棉花……这样很自然地就将研究性学习与劳动技术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
(2)研究性学习与其他非指定领域的整合非指定领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
研究性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注重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将其与非指定领域活动整合,非指定领域的活动也就具有了上述的特点。
比如,我校一(7)班同学针对班级学生喜欢上网的现象,组织开展了以《初中生上网吧现象透析》为课题的研究,学生们自己通过研究活动,认识了沉迷网吧的危害,从中受到教育,从而正确对待网络,而后开展的主题班会,收到了比传统班会活动更好的效果,同时拓宽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3)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各内容领域的整合可以采用学科渗透式的方法进行,即对每一个活动主题,都尽可能地向各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活动的深层次内容与最佳切入点。
另一方面,在研究性学习实验中,教师不自觉地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到自己所教学科中,引导学生做学科性的主题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研究的深入拓展,并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教师指导——注重“三方面”在研究性学习实验中,我们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导师。
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活动规范严格按《研究性学习学生手册》进行,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活动,有自己的研究成长袋,记录学生自己参与研究活动的全过程。
在此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方法分类指导我们以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制作法等基本方法为核心,结合实例,以具体问题为载体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今后顺利开展研究。
比如,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方法的指导,我们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明确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和任务,研制简要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选择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的方式,拟订访谈问题或问卷,访谈调查应注意的问题,调查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实事求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
(2)流程分步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为:选题——拟定研究计划、方案——开题报告——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演示汇报。
对于流程的每个步骤、每个阶段,也以具体问题为载体进行落实,促使学生熟练掌握选题技巧;知道怎样拟定计划、方案,如何进行开题报告,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展示汇报研究成果。
例如,在选题阶段,我们扎实训练选题过程,指导学生从自我、自然、社会生活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此时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但80%的同学会提出诸如“有没有外星人”、“人为什么会长头发”等之类的问题,教师相对指导学生从感兴趣、有价值、有可行性等方面来审度,筛选出一部分问题转变为课题,指导学生学会课题的表述,然后再引导学生初步查阅资料分解主课题,形成多个子课题。
同时结合市教研室杨汉衍书记的“初中研究性学习专题示例”,编制了《沙洋实验初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目录》,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制作设计四类。
(3)整体实施指导对学生进行方法分类指导、流程分步指导后接着进行综合性的整体实施指导,我们以《沙洋监狱研究》为例来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