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二、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设计流程
(一)、确定组织结构、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
(此处省略)
(二)、职位梳理
1、依据集团各职位所属组织架构及工作内容结合集团业务内容,汇总、整理集团公司及地方公司的岗位及职责
可参考《人力资源岗位职责(V2.8.14)》(附件一)
2、职位(族)序列设计
2.1职位体系设置:将公司所有职位划分为6大序列:管理序列、技术序列、营销序列、专业序列、事务序列、操作序列,对每个职位序列进行划分不同的职位类,将汇总、整理的岗位分别纳入到每个职位类中。
1.5提取关键工作项:
1.5.1进行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调查:
建议以访谈、问卷调查、标杆岗位确定、专家顾问分析等方式,确定各岗位序列、岗位类别及具体岗位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访谈、问卷调查初稿请见附件四);
1.5.2选择关键工作项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
建议以前置因子判断法对已确定的专业技能、素质能力进行筛选,选出相对重要、关键的专业技能、素质能力;(详情见附件四《前置因子判断能力表》)
3.1总专业序列职位通道设计图(以专业序列为例)
3.2各专业序列职位管理通道设计图(以人力资源管理序列为例)
(三)、任职资格标准设计---能力模型+标准定义
1、任职资格标准开发步骤:
1.1职位分析:通过职位分析,划分不同的专业类别,并在同一类别中初步划分出不同的级别
1.2级别角色定义:各部门根据公司统一的级别角色定义,结合专业的特点,制定本专业级别角色定义:
备注:级别角色定义注意点:相邻级别之间要有明显差异;和公司统一定义保持一致
1.3确定标杆人物:确定级别定义后,根据本专业级别角色定义选取多个级别的标杆人物,标杆人物要有典型性,可以在一个级别中选取多人。
1.4总体工作分析:对标杆人物的总体工作进行分析,确定该级别人员所从事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基本条件、专业技能、素质能力,进行概括总结后即确定了主要方面的内容。对每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主要方面工作流程中的几个要点即为标准,标准不是流程中的每个步骤,而是对步骤进行的概括与提炼。
1.6、定义关键工作项的成功行为:
关键工作项规定了“做了些什么”,还要规定“做到什么程度”,即定义关键工作项的成功行为----“标准项”
备注:标准项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该包含至少一个关键评价点
B、对标准项的评价是可操作的
C、标准项不能只是一个动作和行为的描述,这种动作和行为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一、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设计的目的
1、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2、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市场竞争
3、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牵引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保持持续性发展
4、为职位晋升、薪酬、人员招聘、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建议稿)
提交人:XXXX
任职资格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企业员工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和运作确实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和企业职位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3P)结合紧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员工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就像企业的造血池,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支持企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岗位
职位
岗位
职位
岗位
五级:资深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四级:专家
资深专员
资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师
资深工程师
三级:骨干
高级专员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二级:有经验者
专员
工程师
销售工程师
一级:初做者
助理专员
助理工程师
助理
/
备注:其中每个级别分为三个职等:基础等(C级)、普通等(B级)、职业等(A级)
2.3职位族序列图:
3、职位通道设计
职位族
职位类
岗位
备注
管理序列
经营类
职能类
生产类
专业序列
人事行政类
财务管理类
IT类
计划类
技术序列
研发类
工程技术类
工艺质量类
建设规划类
营销序列
策划类
销售类
市场类
公共关系类
事务族
仓储类
行政后勤类
操作族
质检类
操作类
备注:此表为举例说明,不作正式文件使用
2.2资格级别设置:
级别
管理序列
专业、技术序列
营销序列
职位
(四)任职资格认证/测评
1、建议认证流程
2、建议测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