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
结课论文
《幸福何必寻找》
所属学院:
所在班级:
提交者:
学号:
幸福何必寻找
在当今社会,所有人似乎都在寻找幸福:微博、人人网上大家都在转发诸如“十招让你找到幸福”、“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之类的微博;江苏台甚至以“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这里”为电视台口号。
面对全社会寻找幸福的状态,我不禁产生了怀疑:幸福真的是寻找得来的么?
想得到幸福,就要知道幸福是什么。
和许多概念一样,幸福是个人人都能体会到却很难定义的感情。
因此千百年来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而足。
一个比较能为世人接受的定义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关键词:满足、巨大乐趣和持续久远。
而我重点想强调的,就是满足。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
也就是说,能对生活感到满足的人才是幸福的。
而如何能知足?很简单,珍惜已经拥有的。
国外有个演讲大师叫做力克·胡哲。
有段时间我要准备一个演讲,听人说他的演讲很震撼人心,我便在网上找到了他一个演讲的视频,想一睹这个所谓的大师究竟是何方神圣。
但是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力克·胡哲竟然是个残疾人,而且四肢皆无!他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
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
爱鼓励身边的人,年仅30岁,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
随着尼克的成长,他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自己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用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做运动和其他更多的事情。
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的荣誉称号,这是一项很大的的荣誉。
尼克鼓励每个人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开始完成人生梦想的征程。
通过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和与人们沟通的惊人能力,尼克深受孩子、少年和青年人的喜爱,Nick 是真正的使人备受鼓舞的演说家。
一个残疾人做到了很多正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他的成功令人惊叹。
当记者问到他为何能拥有如此成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因为我看到的不是我没有什么,而是我拥有什么。
的确,把目光放在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上面,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如此幸福:我们所拥有的健全,是无数残障人士的渴望;我们所拥有的家庭,是无数无家可归人士的梦想;我们所拥有的健康,是无数身受病痛折磨的人们的夙愿;甚至我们正在度过的今天,都是昨天无数人遥不可及的明天。
身处在这么多值得令人幸福的事物之间,我们却还要去寻找幸福,无异于拿着金碗要饭啊!所以,我认为幸福不是寻找的,而是去发现的。
从小家长老师都把大学描述成一个自由轻松、可以肆无忌惮的玩、可以谈恋爱,总之就是可以满足一个小孩所有梦想的地
方。
于是我抱着对大学的憧憬一路忍辱负重(绝对不是夸张,我及其讨厌学习理工科知识),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再到重点高中,尤其在黑暗的高三,都是对大学的憧憬在支持着我。
终于高考也拿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考上了交大。
但是来到了大学我傻眼了,说句不好听的,绝对是坑爹啊!不但没有那么多好玩的,而且参加了一堆社团,做为一个新生理事被各个部长使唤来使唤去,每天从早忙到晚,而且最让我绝望的就是大学里还要好好学习,还有那么多的作业,还有早晚自习!!!而且我从小到大从没住过校,头一次住校就得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我又比较恋家,因此在刚刚上大学的前几个月里,失望和想家双重折磨让我觉得大学生活黑暗到不行,太不幸福了。
但是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大学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糕:住宿生活让我拥有了一帮在我需要时可以随时出现的好兄弟;在社团里我和部长还有其他理事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还找到了我心爱的那个女孩,并且她成为了我的女朋友;在我参加学院的歌唱比赛时,看着台下那么多前来支持我的朋友们,心里的温暖无以复加。
突然间,我发现,生活很幸福。
所以,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与其盲目的寻找幸福,不如发现我们身边的幸福。
寻找幸福,我们始终看到的是别人的幸福;而发现幸福,我们拥有的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学期很幸运选到了孙老师的幸福心理学,课上把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诠释。
因为身处恋爱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惑,而老师的课在很多方面上对我进行了启迪,
让我收获颇丰。
马上课程结束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