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厥证 PPT

厥证 PPT

12
病机总结
• 厥证的病位在肝、心; • 气机的调畅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 • 厥证的基本病机:突然气机逆乱,升降乖戾,
气血运行失常; • 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虚者多为气血不足,不能
上荣心脑,神明失养所致;实者多为气盛有余, 气逆上冲,壅塞清窍;或血随气逆或夹痰夹食, 壅滞于上,蔽阻清窍所致。
13
类证鉴别
15
辨证论治
16
一、辨证要点
(一)辨诱因 详问病史、体质情况、发病时的诱因,有 助于分辨病情轻重与虚实: 气厥、血厥实证大多形体壮实,气盛有 余,而发病又多与精神刺激密切相关; 痰厥则好发于恣食肥甘,体丰湿盛或宿有 痰喘之疾者;
17
Hale Waihona Puke 食厥则多发于暴饮暴食之后; 气厥虚证,多发于体质素虚,且有过度 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受寒等诱因; 血厥虚证,则与急、慢性失血或津液过 分丢失有关,对于女子尤其要关注月经 的情况,月经过多是临床常见原因之一。
尸厥 • 按病因病机命名有:寒厥、热厥、煎厥、
薄厥、气厥、血厥、痰厥、食厥、蛔厥 和暑厥等
4
历史沿革
《内经》关于厥的论述主要为二种情况 1.指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2.指手足逆冷,并认为厥证是气机逆乱, 气血运行悖逆所致。 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有关手足逆 冷为厥的观点。《伤寒论·厥阴篇》: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厥证
1
概述
2
定义
• 厥证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省人 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 临床表现:可伴有四肢逆冷、或四肢不 温。轻者可于短时间内苏醒,苏醒后除 感疲乏、口干、头晕外,无失语、瘫痪、 口眼喎斜等后遗症;重者可一厥不醒而 死亡。
3
命名
• 首先见于《内经》 • 按其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命名有:暴厥、
• 因暴饮过食,骤逢恼怒,气逆夹食而致气机升 降受阻,壅塞清窍发为本证;
• 若平时嗜食酒酪肥甘,损伤脾胃,以致聚湿生 痰,痰湿素盛或宿有痰喘之疾者,因恼怒等因 素,痰浊随气一时上壅,清阳被阻则也易发为 厥证。
11
三、体虚久病,心脑失养。
体质虚弱或多种慢性病日久耗气伤血: 偏于气虚者常因疲劳、睡眠不足、饥饿、惊恐 等诱因进一步耗伤中气,使清阳不升,一时间 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致厥证; 偏于血虚者,多因急慢性失血或热病失治、误 治致大汗,吐下太过,津液过于亡失,津血亏 虚,不能上荣,神明无主,而引起厥证。
5
《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论》认识到厥证某 些证型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卫生宝鉴》初步将杂病厥冷和外感厥冷 进行了鉴别;
《景岳全书》以虚实论治厥证且对暑厥、 酒厥大有发挥,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医家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把中风与厥证 从临床表现上进行了鉴别。
6
范围
厥证常伴发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 中。本篇讨论的厥证则以内科杂病中突 然发生的一时性的昏厥为主证,伴有或 不伴有四肢逆冷。西医学中的血管抑制 性昏厥、阿-斯氏综合症,高血压脑病、 癔病、剧烈咳嗽或排尿后引起的昏厥及 部分失血、血糖过低等患者出现厥证表 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18
(二)辨虚实 实者:气壅息粗、面红、口噤拳握,舌 红或苔黄腻,脉象有力,临床表现为亢 奋有余; 虚者:气息微弱、面色淡白,张口自汗, 肤冷肢凉,舌胖或淡,脉象无力,临床 表现为不足、虚弱。
19
(三)辨气血 气厥、血厥的实证均可由情志波动而引 发,发病时二者均有卒然昏仆。 气厥实证常由情志过极导致且有反复发 作的特点,发作表现为口噤拳握,呼吸 气粗,或四肢厥冷。 血厥实证则多见于肝阳偏亢之人,平时 常有头痛头晕的症状。发作表现为牙关 紧闭,面赤唇紫,头痛头晕。
21
二、治疗要点
发时回厥醒神; 醒后辨证论治,调治气血。
22
• 实证:气厥,顺气开郁; 血厥,活血顺气; 痰厥,行气豁痰; 食厥,和中消导。
• 虚证:气厥,补气回阳; 血厥,补养气血。
23
具体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时救治,注意体位 厥证往往突然起病,病情相对危急
而重。因此,及时救治很重要,如条件 许可的话,实证宜平卧位或头高脚低; 虚证宜头低脚高位。同时须松开患者衣 领、腰带,躺在空气流通处,使气道通 畅。
7
病因病机
▪ 厥证的致病原因主要有情志刺激、饮食 不节和体虚久病;
▪ 共同病机特点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 戾,气血运行失常。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一、情志失调,肝气逆乱。
• 素体气盛有余之人,骤因惊骇,情志过极,肝 气不疏,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闭塞清窍,而 发本证;
• 若元气偏虚之人,因陡遇恐吓,“恐则气下”, 清阳不升,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致神明失养 也可发本证;
• 素体肝阳偏亢之人,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 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而引起厥证。 此即《内经》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 上,使人薄厥”。
10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伤。
• 因于暴饮暴食或过饱之后,饮食积滞,停于中 焦,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脾失升清,上下痞 隔,发为厥证;
24
(二)回厥醒神,宜分虚实 气厥实证及痰厥可先用搐鼻散取嚏,
继而气厥实证用苏合香丸化服,痰厥实 证频服竹沥水并另饲猴枣散。血厥实证 可吞服羚羊角粉(便秘可用大黄粉通腑 导滞,引血下行)。
20
(四)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确诊者必须首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即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
➢检测血清电介质、血糖、血常规及心电 图检查,了解起病原因及虚实之所在;
➢如有必要尚可做心脏超声波、颅脑CT、 脑电图等,以排除其它心脏器质性疾病、 颅脑肿瘤、癫痫等;
➢有出血现象的,尽可能估算出血量的多 少,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
一、厥证与中风 中风以口眼歪斜、言语蹇涩、半身
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特征。 虽然厥证与中风均可出现卒然昏仆,但 厥证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14
二、厥证与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精神恍惚,甚
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 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 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的病证。 病有宿根,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病状 相似。虽然厥证与痫证均有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的症状,但厥证一般无两目上 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如猪羊 叫声的临床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