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材料及磁路基础资料
(18)粘结铁基稀土NdFeB磁体永磁的特点
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 成本较低 可机加工 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 成型尺寸精度高 直线退磁特性 较低的磁特性
(19)粘结NdFeB磁体的磁特性及物理特性
2、永磁磁路及永磁磁路的基本定律
(1)永磁磁路
磁路:磁通所经过的路径
各类电机的磁路基本一致
第三代稀土永磁:钕铁硼永磁(NdFeB)
1983年日本住友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现 最大磁能积达431.3kj/m3 (54.2MG • Oe)
(4) 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
按成型方法:烧结稀土永磁 粘结稀土永磁 按元素组成:钴基稀土永磁 铁基稀土永磁
(5)铁磁材料的磁化过程
物质的磁化是由于 其内部的分子电流 转向后合成磁矩不 等于零所致。 起始磁化曲线 磁化过程 磁滞回线
3、稀土永磁电机磁路的基本结构形式
串联磁路和并联磁路 径向励磁、切向励磁和轴向励磁 拼块式结构 混合励磁结构
径向励磁的串联磁路
径向励磁的串联磁路
模型
空载场磁力 线
切向励磁的并联磁路
轴向励磁磁路
单永磁转子盘、单定子盘
中间定子盘、两 端永磁转子盘
(3) 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
第一代稀土永磁:1:5型钐钴永磁(RCo5)
1967年美国K.J.Strnat教授发现 最大磁能积达199kj/m3 ( 25MG • Oe)
第二代稀土永磁: 2:17型钐钴永磁(R2Co17)
1973年出现 最大磁能积达258.6kj/m3 ( 32.5MG • Oe)
HdL I
L
H L I
i 1 n i i
n
F N I
i 1 i j 1 j
K
j
(3) 磁路和电路的相似性和不同性
磁路和电路的不同之处:
有绝缘材料,没有绝磁材料 磁通路经难以约束 漏磁—修正磁路第一、第二定律 磁路欧姆定律只适合线性铁磁材料 没有磁断路现象
(B•H)max=Br • Hc/4
(11)内禀矫顽力Hci
饱和时,当剩余磁化 强度Mr降到零时所需 要的反向磁场强度
决定磁体的温度稳定 性
代表抗外磁场干扰的 能力
内禀矫顽力Hci的物理意义
退磁曲线上任一点的磁能 积——向外磁路提供的磁场 能量
内禀退磁曲线上任一点的磁
能积——内部储藏的磁场能 量 外磁场为Hc时,B=0,磁体 不向外提供能量,但磁体本 身仍有能量 外磁场为Hci时,M=0,磁 体被退磁,磁体完全无能量 Hci真正代表磁体拥有磁场 能量和抗外磁场的能力
(12)温度系数
类别:
剩磁感应强度温度系数Br 矫顽力温度系数 Hc 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 Hci 温度变化1°C时,性能可逆变化的百分比
定义:
Br (t1 ) Br (t0 ) 1 Br 100% Br (t0 ) (t1 t0 )
(13)不可逆损失
3.1
永磁材料及永磁磁路基础
电机—以磁场为媒介进行机械能和电能 相互转换的电磁装置 磁场的产生:1、电励磁 2、永磁
1、永磁材料综述与扩展
(1)铁磁材料包括以下三种材料:
软磁材料
矫顽力小于100A/m 作为导磁部件:定转子冲片等 矫顽力为100-1000A/m 磁滞材料:磁滞电机的转子 矫顽力大于1000A/m 作为磁源:永磁材料
饱和时,去掉外磁场时 的磁感应强度Br 愈大愈好
(9)矫顽力Hc
饱和时,当磁感应强 度降到零时所需要的 反向磁场强度
代表抗外磁场干扰的 能力
Hc愈大,磁体在磁化 方向的厚度可以愈小
(10)最大磁能积(B•H)max
表示磁体向外磁路提供 的磁场能量 决定于三个因素:
剩余磁感应强度Br 矫顽力Hc 形状系数
(14)烧结钴基(稀土钴)、烧结铁基(钕铁硼) 永磁体退磁曲线随温度变化
烧结钴基永磁体退磁曲线随温度变化 Br=0.03~0.05%/ °C Hci=0.2~0.4%/ °C 温度稳定性稍好
பைடு நூலகம்
烧结铁基永磁体退磁曲线随温度变化
Br=0.08~0.13%/ °C Hci=0.5~0.65%/ °C 温度稳定性较差
半硬磁材料
硬磁材料
(2)永磁材料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铝镍钴永磁出现 最大磁能积达85kj/m3(10.7MG • Oe) 20世纪50年代:铁氧体永磁出现 最大磁能积达40kj/m3 (4.1MG • Oe) 20世纪60~80年代:稀土永磁出现 最大磁能积达431.3kj/m3(54.2MG • Oe)
永磁电机磁路的构成
永磁体:磁势源 软磁材料:导磁部件 气隙:能量转换的主要空间
(2)永磁磁路的基本定律
永磁磁路的基本定律同电励磁磁路的基本定律相同,包括:
磁路第一定理
通过任一闭合曲面S的磁通量等于零
i 1 s
n
i
0
BdS 0
磁路第二定理
任一闭合磁路中,各段磁压降的代数和 总等于各段磁动势的代数和。
类别:
剩磁感应强度不可逆损失 矫顽力不可逆损失 内禀矫顽力不可逆损失 从室温开始,经加热(或冷却)再回到室 温时磁性能变化的百分比
定义:
Br (t0 ) Br (t0 ) Br 100% Br (t0 )
影响温度系数和不可逆损失的因素
材料成分 成型方法 温度变化范围
(15)第一、第二代烧结钴基稀土永磁的特点
高的磁特性 直线退磁特性 耐高温 温度稳定性较好 较脆,不能车、铣等机加工 价格较贵
(16)烧结铁基稀土永磁的特点
最高的磁特性 直线退磁特性 耐高温性稍差 温度稳定性稍差 较脆,不能车、铣等机加工 易氧化 价格较低
(6)稀土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线
第二象限的一段直线 磁化强度M 表示物质的 磁化程度。
B 0 ( H M )
0 真空磁导率
(7)稀土永磁材料的特性
剩余磁感应强度Br 矫顽力Hc 内禀矫顽力Hci 最大磁能积(B•H)max 温度系数 不可逆损失
(8)剩余磁感应强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