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什么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什么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点有什么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
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
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1.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
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
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
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
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
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
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
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
的可能。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

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
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

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

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
应良好。

但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离退休
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业,退休、离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
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

他们渴望在
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

然而,很多年高志不衰
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

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
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
也非常明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丧偶的打击,若是缺乏足够的社会
支持,会很快垮掉,甚至导致早亡。

据统计,居丧老年人的死亡率
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除丧偶之外,夫妻争吵、亲友亡故、
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的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

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

一是生理因素。

人到老年大脑和其他生理机能开始退化。

如果此时
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
上失常。

二是环境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
良好环境。

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
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

三是生活因素。

有意义的活动,良好
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
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康。

四是文化因素。

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
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
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

要做
到长寿,老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多做心理保健。

1.“动”,就是多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
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

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
“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

”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
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道理。

2.“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

“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说,对人宽厚、帮助别人,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利于自身。

3.“智”,就是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

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
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


要“活到老,学到老”。

进入老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老年自
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

同时还要了解国内
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

另外,还应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两手具有新时代特征
的技术,如打电脑、上网等。

“网上的世界真精彩”,因特网上有
很多值得老年人惊喜的东西。

4.“乐”,就是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好奇心,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与时俱进,保持积极向上
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
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

”快乐与豁达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仅要会
享用,更要善于发掘。

猜你喜欢:。

相关主题